当前位置:首页 > 材料 > 正文内容

XX医学院:实施“1+1+1”数字化工程,赋能医学课堂教学创新发展

2025-01-03345

近年来,XX医学院以数字化赋能为主线,以课堂教学创新发展“1+1+1”工程为抓手,在构建现代化智慧空间集群、创新智慧教学形态、涵育智慧育人素养三大方面持续用力,有效促进了现代信息技术与医学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探索形成新时代医学人才培养数字化教育新模式。

一、打造智慧空间集群,多管齐下搭建远程跨域教学新平台

一是建设新型智慧教室。充分结合5G、AI、大数据技术,建成先进的高科技的配套硬件设施。教室利用5G网络高宽带低时延特性,有效摆脱了时空限制,实现异地无感知的教学,让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优质教学资源,对网络课堂、远程互动、协作讨论等教学模式形成有效支撑。二是建构远程教学实践场域。通过一体融合互联网络技术和高级互动功能,实现教师在线授课场景,并与学生实时互动,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通过虚拟技术建构远程实验室场景,突破传统实验教学地点和设备的局限性;建构直观的虚拟演示和模拟场景,呈现化学反应、地理景观等内容,方便学生深入理解知识。三是建塑全程三维互动体系。贯通课前、课中和课后一体化教育,融合智慧教学、人员管理、视频监控、远程控制功能,凸显探究式、个性化、参与式特点,实现了传统课堂由单一灌输向互动启发转向。

目前,学校建成智慧教室10个、多地直播互动教室2个、直播云教室30余间,智慧式讨论教室66个、PBL教室10个,雨课堂等智慧化教学工具覆盖两校区三园区全部教学空间,为“探究型、小班化、个性化”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配套支撑。

二、创新智慧教学形态,多措并举塑造医学教改新优势

一是重构复合教学模式。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学、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改革,探索教学资源、教学手段、教学环节、教学评价创新,实现教学现场、手术直播、云上直播、线上会议、“两地三院”百余个会议室、手术室、DSN、内镜室和120急救车及时音视频连线等复合教学模式,开创“硬核直播麻醉课”“云端亮刀”“术说精彩”等全新的临床见习带教新模式,有效提升教学效果,保障患者身心安全。二是提升融合教学效果。积极利用线上教学资源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活动,创新“互联网+”环境下教学实践,完成27个专业400余门核心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全覆盖。聚焦专业教育和双创教育的融合发展,打造“智汇青创”双创训练营品牌项目,在2023年度国家和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中,学校有200个项目获批省级立项,其中82项获批国家级立项,省级以上高层次项目获批数量和立项率位列山东省高校第5名。三是多边聚合教学路径。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教师改进教学过程,聚焦互动方式、师生关系、课堂边界等课堂形态创新,提升教师备课、上课、作业设计、学生评价和教师自评能力,进一步优化学生学习体验;积极开展教与学全过程数据分析应用,探索精准教学个性化指导,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效能;利用智慧教学平台实现学生差异化教学管理和教学辅导,进一步推动智慧教育的规模化与个性化的统一。

三、涵育智慧育人素养,多维牵引数字+发展新动能

一是建构卓越数字素养课程体系。优化“全数字素养”课程内容,将数字技能型课程拓展为数字通识素养、创新素养、跨学科素养、技术素养、数字伦理素养等五维课程;创新“虚实结合”数字素养课程类型,突出数字化、信息化特征,加强学生综合实验和创新实验课程、虚拟仿真等课程类型的开发和建设;开发“线上线下”优质数字化课程资源,探索开发应用纸质教材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新形态教材资源;挖掘校本数字化案例库资源,持续引进校外线上优质课程资源。二是拓升学生数字素养质效。建立“线上线下、虚拟仿真”等信息化学习模式,打破学生时空的学习限制,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学习需求;提升智能化自主学习服务,基于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建设优质学习平台,通过线上讨论答疑、作业互动等,提升智能化自主学习服务,实现时时、处处可进行的个性化学习。三是实施教师数字素养提升计划。根据国家数字化发展战略要求,构建教师信息素养标准,并将标准贯穿教学、评价、培训全过程。分类开展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从“点”入手,抓“点”促“线”,以“线”带“面”,促进教师队伍数字素养全面提升,切实提升教师“三大能力”,即:基于网络教学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的教学改革能力、基于信息技术进行有效课堂管理和精准教学评价的教学管理能力、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反思能力。目前,已有两名教师入选首批山东省教育系统“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宣讲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链接:https://aaghb.com/?id=6677

“XX医学院:实施“1+1+1”数字化工程,赋能医学课堂教学创新发展” 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