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材料 > 正文内容

xx小学:以科教育人才,以创新筑未来

2025-01-03120

xx小学持续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不仅成立了以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的科学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还专门组建了一支科学教育高校专家指导团队,对学校科学教育工作进行顶层设计和指导,形成了以科学类课程群建设为核心,以学生发展、教师培养为双翼,以学生科学普及、科技创新、教师师资建设和专业引领为四驱的“124”科学教育建设模式。

在科学农场挥洒汗水,亲身体验农作物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在航模室里近距离观看火箭发射、空间站对接等航空模拟表演;在气象站里观测风云变幻,变身为“小小气象员”……学生们在科学的世界里徜徉,在有趣的互动中探索未知。

深耕课程建设,提高科普质量

早在10多年前,学校就已经建立了必修课和选修课课程体系,开展每周一次60分钟的全校“走班”学习活动。学校以校内科学类师资为主,每年选择10名左右科学类专业教师,因地制宜构建学校科学类课程与资源体系,加强综合课程开发,打造品牌校本课程。开展了科学小院士、荒野科学、机器人基础创客、人工智能机器人、文化手工创客、计算机编程与思维训练班等12个种类,高达29个班次的科学类课后服务课程内容。

目前,学校结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立足学校科学办学特色,每年开展主题科技节系列活动,学生分年级参赛,科普普及率100%。为了给科学类、课后服务和社团建设等在软硬件建设方面提供保障,学校配备了科技馆、科学实验室、信息科技室、创客室、机器人室、航模室等18个科学类功能实验室,2块室外劳动种植基地,4个植物园和1个学校气象站等。

2024年,学校计划结合“劳动教育基地”“一碗茶园”“一片药园”“崇善园”“尚美园”等校内室外实践性园区提升建设,开展农作物、茶叶、草药种植实践活动,邀请高校、科协、高尖端企业相关领域专家到校讲座、授课,开展农作物、茶叶、草药种植实践活动,做科学种植社团“接地气” 的“真实性情景”教与学,力争在科学类课程建设、课堂提质、实验教学、馆校结合、实践育人等方面,形成更具代表性的科学特色办学模式。

推行馆校结合,增加科普数量

学校广泛利用校外优质资源,与具有科学教育功能的机构(馆所、基地、园区等)建立常态合作,深入开展“请进来”“走出去”活动。

“请进来”有做法、有成效。学校充分拓展校内科学活动资源,因地制宜,建成了安徽省中小学唯一校内大型自办、自管的科技馆,馆舍面积达670平方米,已于2016年6月面向校内外师生和相关需要参观群体开放。在校学生在科学教师的组织下,至少保证每年2次到馆参观、实操。

为进一步有序做好“请进来”,把校内科普资源利用最大化,学校在面向集团校及周边幼儿园、中小学免费开放的基础上,自2024年开始打造每年校内馆“一馆万人”科学教育普及行动品牌,即每年校内校外人员进学校科技馆参观达10000人的目标。同时,学校在开放办学的态度下,把科学类专家“请进来”。如结合每年的防震、防火疏散演练活动,邀请地震局、应急救援局等专家进校指导、讲课等。学校还承办了全国科普日弋江区主场活动,让校内超千名学生与科学零距离接触。

“走出去”有想法、有目标。为了让更多的师生家长能“走出去”,学校搭建了校内校外、常态联动的家校社协同科学育人体系,与芜湖市科学技术协会、安徽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协会、芜湖市科技馆、芜湖市博物馆、华东光电研究所等馆所进行科教合作,结合游学、红领巾假日等活动,有序开展以学校、年级、家庭为单位“走出去”;开展校外科普实践学习活动,打造学校校外馆“百馆万人”研学实践特色学习活动品牌,让参与其中的学生在进一步拓宽科学视野、培养科学兴趣等方面持续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链接:https://aaghb.com/?id=6533

分享给朋友:

“xx小学:以科教育人才,以创新筑未来” 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