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 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兴庆区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探索实施集团化办学改革,以“抓管理、提质量、促均衡”为突破口,在助推教育均衡、缩小发展差距方面“补短板”,在提高教育质量、优化教育结构方面“做加法”。目前已建立学前和义务教育集团19个,覆盖辖区全部幼儿园和38个中小学校区,惠及幼儿2.7万余人、学生4.1万余人。
一、创新模式,构建共建共治共享集团化办学新格局
按照“先进办学理念辐射、科学管理制度共建、骨干教师柔性流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校园文化和而不同”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辖区教育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实施了“兼并一体化型”“名校托管型”“联合办学型”等多种集团化办学模式。一是通过科学布局、强弱搭配,先后成立实验二小、唐小、十五中等19个实质性合并教育集团,采取集团总校负责制下的人、财、物统筹管理模式,实行一套班子、一体化管理、集体研训、资源共享、统一考评。二是立足区情打破校际壁垒,采取“名校+薄弱校”“名校+新建校”模式,与区市属名校强校结成发展共同体,银川一中、二中、二十一小先后托管8所薄弱学校,有效带动,促其快速步入发展轨道。三是积极引入清华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朝阳小学、上海方略教育集团等区外优质教育资源,通过组建跨省发展联盟、挂牌实践基地等方式,在教研指导、信息化培训、课程建设等方面深度交流。
二、优化机制,完善引领协同发展的集团化发展新路径
优化完善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名师名校长轮岗制、教学教研协同制,推进集团在内部管理、队伍建设、教育教学、考核评价等方面融合发展。一是优化集团治理机制。在直属中小学全面推行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完善学校党组织和行政组织架构,强化集团党组织统筹集团重大事项、重要决策,规范集团化办学运行机制。完善集团化人事、财务等各项管理模式,赋予集团校办学自主权、内部管理权和干部调配权。二是优化教师管理机制。根据各集团学校办学规模和形式,核定教职工编制和领导职数,结合教师“区管校聘”改革,通过兼课、走教、轮岗、支教等方式,加快推动优质教师资源向新校、弱校辐射延伸,每年互动交流、跟岗培训教师达740人次。三是完善绩效激励机制。统一集团内学校教职工年度考核办法和绩效认定标准。实现各集团总校管理、名师、课程资源共享,打破了各学校相对独立、封闭的办学格局,在办学理念、校园文化、教育质量、师生风貌等方面,集团总校、分校同步发展、同频共振。
三、聚焦难点,探索推动集团化办学可持续发展新策略
注重强化集团自身“造血”机能、教育品牌塑造,大力推进教育集团特色化发展,推进成员校品质整体提升。一是创新数字赋能,自我造血焕发办学活力。以“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创建国家西部地区“人工智能+教育”研究和实践平台,依托实验二小教育集团三十小校区,建成了集智慧教育门户、大数据中心、资源中心和智能应用中心为一体的未来教育创新学院。通过网络教研平台,实现跨地区、跨学校教师开展“线上线下”协同教研指导,平均每年培训学科教师4500余人次,有效提升薄弱校教师的创新素养、跨学科教学能力和信息化运用水平数字化赋能促进教师成长与发展。二是重视个性发展,推动分校彰显办学特色。在集团内部,秉承和而不同的办学理念,鼓励引导各分校既要充分借力集团总校优势资源,也要因地制宜、大胆创新,走适合自身的特色发展之路。如,唐徕小学通南校区充分利用乡村地域优势,打造弘扬农耕文化的宁夏首个校园农耕博物馆,把农耕文明融入学校教育;实验二小北塔分校开设“在地风物课程”,结合当地芦苇、枸杞、黄土、葡萄酒,从“物、器、道”层面进行“问、思、辨”的探索教育。三是平衡“质”“量”关系,避免“贴标签式”盲目扩张。在不断优化集团化办学模式的同时,严格控制数量,寻找“质”与“量”的最佳平衡点,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将薄弱校和新建校及时纳入集团化办学范围,让已经发展壮大的分校适时退出独立办学,给集团总校减负。既实现最大规模的集团化办学带动引领兴庆教育质量整体提升,又确保集团总校办学质量不降,社会影响不变,百姓口碑不减。
集团化办学的根本宗旨,是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是促进教育的优质均衡。下一步,兴庆区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全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人民至上,努力争创自治区级特色优质教育集团,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受益面,激活兴庆教育发展的“一池春水”,为宁夏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教育更加公平贡献兴庆力量!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