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价值遵循、重要任务与策略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学校、家庭、社会要紧密合作、同向发力,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实践,共同办好教育强国事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指明了方向。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形成育人合力,培育协同育人生态,是全社会建设教育强国的共同课题。
一、将教育根本问题的回答作为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的价值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1]?要回答好这个核心课题,促进教育强国建设,必须推动育人机制建设,尤其是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从培养什么人出发,育人机制建设需要科学确定协同育人的价值定位。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提出,“坚持科学教育观念,增强协同育人共识”。这里的“育人共识”,关键是学校家庭社会要形成共同的教育价值观,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价值共识。
(一)坚守育人初心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克服教育的功利化、短视化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全社会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成才观、教育观,加快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形成健康的教育环境和生态。”[2]新时代家庭教育最大的危机是价值危机,最大的挑战是价值挑战。今天的家庭教育日益脱离家庭生活,出现了学校化甚至被取代的状况,重智育轻德育、重应试轻能力的现象尤为突出,家庭教育日益服务于考试升学的需要,几乎变成了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有调研发现:无论四年级还是八年级学生,都认为家长最关注自己的是“学习情况”,其次是“身体健康”,而对“道德品质”和“心理状况”的关注不足三分之一。[3]?很多学者的研究也表明: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其次是身体和心理健康。教师认为协同育人的障碍是与家长的教育理念不一致(46.6%)。[4]《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简称《家庭教育促进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为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对其实施的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育、引导和影响。”教育强国建设呼唤家庭教育坚守家庭教育本质,全面回归育人初心。
(二)坚持健康第一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5]“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6]?个体健康是立身之本,人民健康是立国之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守住教育的“三条底线”:保障儿童的身体健康、呵护儿童的心理安全、培育儿童的积极人格。
(三)坚持立德树人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办学就要尊重这个规律,否则就办不好学。”[7]《家庭教育促进法》第十五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及其他家庭成员应当注重家庭建设,培育积极健康的家庭文化,树立和传承优良家风,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共同构建文明、和睦的家庭关系,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在建设教育强国的背景下,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必须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格局的五项重要任务
建设教育强国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要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良好的教育生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重要任务包括如下几方面。
(一)形成一致的教育理念
协同育人机制形成的前提和基础是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教育主体要形成一致的教育理念。一是共同承担儿童成长责任。家庭教育既是家事也是国事,要改变一些家长“孩子上学了,教育的事就是学校的事”的错误观念,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切实增强育人合力,共同担负起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责任”。[8]?二是尊重规律、相信科学。教育是一门科学,无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要尊重规律、相信科学。当前,在教育中存在的功利主义、全民教育焦虑、父母过度关注考试排名、中小学生超前学习、剥夺孩子正常睡眠等,这些错误或偏颇的做法,都是违背教育规律、违反教育科学的,亟待耐心引导和积极匡正。三是五育并举、因材施教。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党的教育方针,是儿童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都有其基于独特的大脑构造而形成的潜在能力倾向,要为每个儿童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每个儿童的全面发展。
(二)提供支持性教育环境
学校、家庭和社会要为每个儿童提供安全、积极、可持续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一是提供充满爱的教育环境。家庭情绪的稳定性取决于父母的关系。一个充满爱的家庭,家庭生活中会充满关怀、温馨、温暖,洋溢着爱、付出、支持,始终会让人感受到安全、向上和力量。二是提供充满道德感的教育环境。儿童品德的养成,靠环境熏陶、榜样引领。儿童的成长需要一个有道德、积极向上的家庭。如果父母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秉持极端利己主义的价值观,孩子怎么会有高尚的人格,长大了怎么能够自觉奉献社会?三是提供安全的教育环境。父母必须给孩子提供心理上的安全感,这对儿童积极的情绪情感培育和人格养成非常关键。《儿童发育杂志》发表过一项研究结果,父母冲着孩子大吼大叫,会产生类似于体罚的后果:孩子焦虑、压力和抑郁的程度增加,行为问题也随之增加。[9]?接受孩子的不完美是每位父母的必修课,无论孩子犯错与否,父母都应学会好好说话,大吼大叫不仅对改变孩子的言行无效,还会对孩子的身心造成一定的伤害。四是提供爱学习的教育环境。儿童的健康成长,需要营造热爱学习、自由读书的家庭氛围。五是提供民主且有松弛感的教育环境。传统的家庭教育常讲“棍棒之下出孝子”,这种家庭教育从理念到行为都是居高临下的。全社会建设教育强国的背景下,家长必须善于调整家庭关系、转变教育角色,要将父子关系、母子关系转化为平等的教育关系。家庭教育要摒弃强迫意识和强制行为,坚持平等协商、示范引领和启发诱导。
(三)提高家庭教育素养
《家庭教育促进法》强调:“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针对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展家庭教育”“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引导其培养广泛兴趣爱好、健康审美追求和良好学习习惯,增强科学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能力”“保证未成年人营养均衡、科学运动、睡眠充足、身心愉悦,引导其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导其珍爱生命”“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智力发展状况,尊重其参与相关家庭事务和发表意见的权利,合理运用教育方式方法”等。从法律的角度对家长的家庭教育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四)发挥各自育人优势
促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绝不是让学校家庭社会都围绕学生的考试升学转,而是要发挥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各自优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学校是文化育人的主阵地,家庭是生活教育的主战场,社会是实践教育的大舞台。所谓协同育人,从本质上说就是要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各自的育人优势。
对于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习近平总书记历来强调知行合一,要求增长儿童的知识和见识。[10]?知行合一是人才成长的根本规律。儿童通过生活感知外部世界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是积累生活经验的过程,是自己去悟道理的过程,这个“觉”和“悟”的过程,就是儿童智慧发展的真实过程。如果儿童的学习脱离了生活,失去了生活源泉的滋养,那么就从根本上堵塞了儿童的智慧发展之路。
当今时代,人类教育面临两个挑战,一是儿童的知识学习过度,二是儿童的生活学习贫乏。这两个挑战是一体两面、相辅相成的关系。当下的儿童,既不缺乏学习知识的机会,更不缺乏学习的资源,缺乏的是生活和实践。家庭生活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要为儿童学科学习提供经验支持。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通过生活教育为儿童接受学校教育奠定学科概念、学科知识学习的经验基础。儿童在学校教育中接受大量学科概念、知识,其理解、贯通、内化往往需要生活经验作为基础。
(五)开展协同育人活动
促进教育强国建设,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在以下五个方面开展协同育人:一是协同习惯养成。家庭教育习惯养成比学习本身更重要,有了良好的习惯,孩子的学习就有了“能力上的支撑和保障”。二是协同品德教育。人的大脑的道德学习,其敏感的发达时期在3—8岁前后,在10岁前后其道德学习能力会达到最适状态,即道德学习的决定性时期在10岁之前。[11]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也就是古人说的“爱子,教之以义方”“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三是协同呵护儿童心灵。儿童的心理和心灵是美好的,但又是非常脆弱的,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滋养和保护。儿童一旦出现心理问题,更需要学校、家庭、社区和家长共同关爱。四是协同亲子教育。家庭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关系教育,或者说是借助良好的亲子关系这一中介进行的。家庭教育强调陪伴是最好的教育,但亲子沟通不是简单的亲子对话,更不是僵硬、死板的说教,良好的亲子沟通、最好的陪伴都是在有意义的亲子活动中实现的。五是协同学业安排。“双减”之后孩子的学业安排,学校和家庭必须强化协同。一方面指导孩子科学选择学校提供的课后服务课程,另一方面科学安排孩子的家庭教育任务。
三、全面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形成的策略选择
加快教育强国建设,必须全面推进协同育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担负着教育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三方应各负其责、同向而行、合作互补。要推动形成政府统筹协调、学校积极主导、家庭主动尽责、社会有效支持的协同育人格局,落实各方相应责任及沟通机制。
(一)加强家庭教育指导
人工智能时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伴随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教育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虚拟化的快速发展,儿童手脑并用的实体劳动、实践和生活空间的压缩,导致学科知识的学习无法与现实生活相联结,难以通过富有挑战性的认知活动激活儿童的大脑,无法有效重构儿童的心理、认知和情感结构,进而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基于此,家庭生活教育、社会实践教育越来越重要。
指导父母全面加强家庭建设。家庭教育的根基是家庭,家庭教育回归家庭本位,最根本的是父母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要在美好家庭建设上下功夫。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学习氛围、道德氛围,本身就是最伟大的教育力量。
家庭教育指导要以生活教育为本。好的家庭教育是适合儿童的生活教育,是尊重儿童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的生活教育。家庭教育指导的着力点是引领家长建构合理的家庭生活,引导家长能够真正以儿童生命成长逻辑设计美好教育生活,让儿童参与积极向上的家庭生活。在这里,儿童是家庭生活的参与者、主动建构者,是家庭新生活的重要创造者。一是让儿童享受家庭阅读生活。阅读是儿童打开世界这本大书的“不二法门”。儿童之间的差距,往往不是在课堂、辅导班上拉开的,而是在会不会阅读、喜欢不喜欢阅读、会不会思考方面拉开的。二是让儿童享受家庭劳动生活。劳动既是智慧之源,也是责任养成之根。或许可以说,没有劳动教育就没有良好的品德教育,就没有真正的积极人格的养成。三是让儿童享受家庭自然生活。只有真正走进大自然,深入大自然,才能让儿童感受大自然的奇绝美丽,感受阳光普照的公平,感受大海的包容等。四是让儿童享受家庭实践生活。带领儿童走进社会、走进历史现场,与自然、社会、历史对话,体会世态炎凉,探索人生智慧,发现人性之美。五是让儿童享受家庭体育生活。现代体育的意义远远超出强身健体本身。亲子体育是家庭教育最好的方式之一。六是让儿童享受家庭美育生活。美育无处不在。让儿童参与到家庭生活美、环境美、语言美、行为美的创造中,这就是最生动、最美好的美育。
(二)健全家庭教育指导公共服务体系
家长要履行好家庭教育主体责任,主动协同学校教育,引导孩子体验社会,亟须提高家庭教育水平,这有赖于健全家庭教育指导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家庭教育指导公共服务体系,是《家庭教育促进法》赋予各级政府的重要法定责任。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围绕建立家庭教育指导公共服务体系,提出了一系列务实有效的具体政策。这些政策亟待落地落实并转化为协同育人的实际效能。
(三)构建社会实践育人体系
在当前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过程中,资源利用多处于零散状态,缺乏整合,不同主体间的资源互补仍存在一些障碍。在三协同中,社会参与度最低,有30%以上的社会组织受访者认为没有必要。[12]?显然,社会资源的利用是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中的“洼地”。
发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社会教育职责。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必须明确和履行保护青少年、支持青少年、教育青少年的社会教育责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本身都是重要的社会教育资源,这些资源要有序向学校教育开放,成为学校社会教育的阵地、场所和资源。
加快社会教育资源供给体系建设。学校要统筹利用好各类社会教育资源,建立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和资源目录清单。一是强化社区的社会教育职责。社区要面向中小学生积极开展各种公益性课外实践活动。二是发挥公益性教育机构的社会教育主阵地作用。包括教育部门的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妇联、共青团的青少年宫和儿童活动中心等。三是强化教育基地的社会教育职责。爱国主义、法治教育、研学实践基地,以及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非遗馆、美术馆、纪念馆、科技馆、演出场馆、体育场馆、国家公园、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面向中小学生及学龄前儿童免费或优惠开放。四是强化文化出版部门的社会教育职责。鼓励支持社会有关方面提供寓教于乐的优秀儿童文化精品,着力打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清朗的社会文化及良好的网络生态。
(四)发挥学校在协同育人中的主导作用
学校既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更是教书育人的主阵地,学校在协同育人中要发挥主导作用。一是加强教育思想的引导。引导家庭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家庭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发展素质教育。二是加强学生情况沟通。学校要全面掌握并向家长及时沟通学生在校思想情绪、学业状况、行为表现和身心发展等情况,同时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中的有关情况。学校要与家庭保持常态化密切联系。三是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开发家庭教育指导资源,每学期至少组织2次家庭教育指导活动,针对不同家庭的个性化需要提供具体指导等。四是促进学校家庭协同教育。落实学生每日学业、体育、阅读、艺术、劳动教育、合理使用电子产品、营养均衡、按时就寝等8个方面学校家庭协同教育的要求。
(五)推进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育人
身心不一、知行脱节是当前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要发挥家庭生活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的功能优势,打开学校边界,拓宽学科课程实施空间,建构校内知识学习与校外实践学习相衔接的学科课程实施体系,让儿童的学科学习扎根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之中。
(六)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制度
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明确要求建立“学校积极主导、家庭主动尽责、社会有效支持的协同育人机制”,即学校充分发挥协同育人主导作用,家长切实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社会有效支持服务全面育人。
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组织机制。一是建立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由学校代表、家长代表、社区代表组成委员会,负责三方协同育人工作的组织、领导、决策和指导。二是建立学校家长委员会。由班级家长代表组成年级家长委员会,由年级家长代表组成学校家长委员会。学校要支持学校家长委员会把广大家长组织起来、调动起来,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分享家庭教育经验、参与学校教育和学校治理,倡导建设美好的家庭生活和教育生活。三是建立学校社区教育委员会。由社区各方面代表组成社区教育理事会,通过理事会组织协调社区内的教育资源,为学生校外教育特别是社会实践教育提供支持和保障。
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工作机制。一是建立学校家庭沟通制度。通过学校开放日、家长接待日、学生情况家校沟通、教师家访等机制,强化家校沟通。二是建立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制度。学校要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工作计划,切实加强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学校家庭教育专业指导优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网络平台和家庭教育资源,每学期至少组织2次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组织家长开展育子经验分享会。三是建立学生成长分类和专题指导机制。学校家庭教育指导要尊重家庭教育规律和特点。
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评价机制。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强国成败。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新生态,必须发挥教育评价的指挥棒作用,让学校、家庭、社会看得见协同育人成果。建立和用好亲子阅读证书、亲子运动证书、亲子社会实践证书,用这三本证书架起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纽带和桥梁,把这三本证书的成果纳入文明学校、文明家庭、文明社区、文明机关、文明城市建设考核,成为撬动和激励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重要抓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