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材料 > 正文内容

深入推进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激发办学活力

2025-01-03829

2021年以来,镇原县聚焦教师资源配置不均衡、竞争机制不健全、人岗不适、活力不足等痛点难点问题,深入推进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实现了岗位科学配置、教师统筹调配、待遇优绩优酬,全县教师队伍思想一新、面貌一新、作风一新,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

一、“三轮竞聘”告别了“安逸圈”

印发《镇原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岗位聘任及绩效管理改革工作实施意见(试行)》等文件,全面推进教师岗位聘任和教师绩效管理改革。编办、人社部门核定全县教职工岗位总数,教育部门以各校生师比、班师比核定学校教职工数量,学校按照岗位类别、岗位需求精准配置教师岗位,遵循先校内、后校外、分步走的原则开展三轮聘任,将教师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实现了教师资源由县城向乡镇、由高学段向低学段、由优质学校向薄弱学校的合理流动,达到了教师均衡配置的效果。全县6149名教师参与竞聘上岗,149人第三轮聘任落聘被安排为期半年的跟岗培训,78名教师由县城分流到乡镇或低学段学校,真正聘出了教师“危机感”,告别了“安逸圈”。

二、“三个转变”考出了“新气象”

一是创新考核评价思路,实现从单一评价到捆绑考核的转变。建立完善以质量为核心、以实绩为导向的评价考核机制,印发了《镇原县中小学校(园)长考核办法》,将校(园)长、学校工作、教师三项考核捆绑落实,压实了校(园)长责任,在教师之间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二是优化教师管理制度,实现从单项规定到多维治理的转变。坚持管理牵引,督导、教研“两轮”驱动,修订《镇原县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规定》,从教师入口、职称评审、荣誉表彰、交流轮岗等16个方面对教师队伍管理进行系统规定。完善督学管理办法和督学责任区及责任督学工作绩效考核办法,健全乡镇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办法,构建运转高效、结果权威、问责有力的教育督导体系。印发《镇原县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指导意见》及5个配套方案和4个配套办法,构建县教研室、学科教研中心、名师工作室、学校教研组、年级备课组“五位一体”大教研机制,不断提升教研工作指导教育教学实践的水平。三是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实现从强制规范到奖惩并举的转变。建立师德师风建设层级负责、专项排查治理长效机制,果断治理教育领域违反师德师风突出问题,采取教师自查、学校清查、县局统筹的方式,着力解决管理行为不规范的问题。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开展评优选模活动,树立先进典型,对扎根基层、默默奉献的优秀教师先进事迹进行展播,突出重品德、重业绩的标准导向,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敬业奉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三项机制”打破了“铁饭碗”

针对个别教师存在的“只出工、不出力”“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等顽疾,创建了教师管理“三项机制”,全面激发了教师的活力。一是建立竞争上岗机制,教师全部通过公平竞争、全面考察,能上能下、合理流动,打破了原有的选人用人模式,学校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二是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坚持把教育成果、教育质量作为教师考核的主要依据,对教师实行绩效管理和考核,个人奖励性绩效工资核发最多者每年达到1万元以上。三是建立强制退出机制,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甚至存在违法违纪行为的教师及时予以解聘;对违反《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行为的、或因师德师风等原因不适宜从事教育工作的,强行调离教育系统。2021年以来,有23名教师因不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在聘任过程中被辞退,真正做到了能进能出、能上能下,打破了教师“铁饭碗”。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链接:https://aaghb.com/?id=279

分享给朋友:

“深入推进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激发办学活力” 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