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材料 > 正文内容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周庆安:在第六届中国特色新闻学高级研讨班开班仪式上的致辞

2025-01-03486

6525

2023年

在第六届中国特色新闻学高级研讨班开班仪式上的致辞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周庆安

(2023年7月24)

尊敬的柳斌杰院长、孔丹理事长,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学员:

非常高兴今天能与大家相聚在盛夏的清华园,共同举行第六届中国特色新闻学高级研讨班的开班仪式,我们将在清华园共同度过未来5天的珍贵时光。

我首先要感谢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的信任和支持,从2017年第一届中国特色新闻学高级研讨班在清华大学举行伊始,过去的六届当中,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特色新闻学秘书处以及中国新闻史学会中国特色新闻学专业委员会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次要特别感谢本次研讨班邀请的各位授课学者,在未来的几天时间内,来自政治、经济、文化、内政外交包括港澳台事务、国际传播等各个领域的专家会围绕与中国特色新闻学相关的所有问题开展进一步的交流,这对于进一步树立中国特色研究范畴、研究理念,树立文化自信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三我要特别感谢在座的来自五湖四海的各位研讨班学员,其中很多都是一线教育工作者、一线媒体同事、主任记者、主任编辑,各位暂时离开工作岗位参与到这样的交流之中,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期待听到大家畅所欲言并与讲座嘉宾教学相长,因此我们也专门安排了一次专题研讨,由李彬教授带领大家做圆桌讨论,请大家根据自己的研究领域、研究心得为本次研讨会贡献研究智慧。宋朝诗人曾几曾写过一首诗《大暑》,其中有一句话叫“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希望工作人员能够安排“瓜李”,让大家浅聊经书枕籍,这也是一种难得的体验。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去年庆祝了建院20周年的历史,从时间上说这是一个年轻的学院,但过去20年的时间里,在范敬宜、柳斌杰两位老领导的带领下,我们创造了中国新闻教育历史上非常独特的发展脉络。我们一直以国际化、实践性、研究性作为重要的发展理念。

中国特色新闻学是研究性院校建设中非常重要的支柱型研究方向。去年清华大学在确定双一流建设目标的时候,对新闻与传播学院提出了两个学科发展方向,作为双一流的建设目标。一个是中国特色新闻学,一个是国际传播。这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期内为学院的整体学科发展提供了明确的导向。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探索中国特色新闻学的缘起、脉络、发展,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一样,既有各国现代化的普遍特征,又有符合中国国情的特色,既有新闻学的普遍原理,又有符合中国发展实际的中国特色新闻学的发展方向。

说到实践性,此刻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多支学生实践分队,正奔赴在祖国大地上。“一带一路”大篷车项目由李希光老师牵头,国际新闻传播的国情调研由张莉老师牵头,全球胜任力实践由胡钰老师牵头,清影工作坊由雷建军老师牵头,乡村振兴实践由赵月枝老师、虞鑫老师、陆洪磊老师牵头。五大实践体系构成学院全面的实践教学范畴。我们的学生应该更多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甚至写在全球南方和“一带一路”国家上。下周李希光老师就要带队到新疆,今年的大篷车又将再次出发,奔向祖国各方。

国际化也是很重要的特点。我们谈中国特色新闻学,恰恰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打开中国开放的大门,进一步与世界融合,我们要超越传统意义上的欧洲中心主义,更好地面对一个更加多元化、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世界。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提出10周年之际,重新看中国特色新闻学面对的更多国际舞台对话,我们更明确地感受到,除盎格鲁-萨克逊体系之外,有了更多回应世界发展需求的声音,这都需要我们进一步奠定理论基础,做好本职工作。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愿意在中国特色新闻学的研究领域,与大家携手,在柳斌杰院长、孔丹理事长的支持下,做出更多贡献。

白居易说“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我想中国特色新闻学就是这样一股清风,能够带领我们共同消烦暑,共同交流,共同成长,谢谢大家!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链接:https://aaghb.com/?id=239

分享给朋友: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周庆安:在第六届中国特色新闻学高级研讨班开班仪式上的致辞” 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