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校长讲话:争做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的职教“先导者”
书记校长讲话:争做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的职教“先导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是强化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深度融合的新实践,融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新探索,推动中西部协调发展的新策略,优化生产力要素区域配置的新举措,促进区域携手互助高质量发展的新行动,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新方略,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贡献,也是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的新作为。
全面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XX倡议”的发布,是省委、省政府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批示和指示精神的生动实践,也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主动作为,更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率先垂范。教育部与省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意味着我省高等教育迎来了新机遇、进入了新征程。XX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将聚焦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的有关部署,抢抓机遇,守正创新,力争实现新作为、取得新突破,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肃贡献“资环力量”。
一、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建设职业本科教育“双高校”
一是坚持为党育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深入推进党管办学方向、党管干部选用、党管人才工作、党管意识形态以及党建引领改革发展的“四管一引领”工程,凝聚办学的政治力量。加快建设“大思政课”工作体系,充分发挥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的作用,强化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形成“三全育人”新格局。
二是创新职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坚持一种理念、把握三层定位、注重五项革新”的职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即坚持继承与创新辩证统一的发展理念,准确把握职业本科教育的职业岗位、培养层次以及培养目标定位,注重课程体系、课程资源、实践教学、产教融合以及师资队伍等五项革新,培养兼具“工程师+技师”基本能力,具有“较厚的理论基础、精湛的操作实践、敏锐的创新意识、较强的数字技术”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三是加快推进“双高计划”项目建设。学校“双高计划”中期绩效评价为“优秀”,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持续深化改革,及时总结典型经验,发挥示范带动引领作用,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通过终期验收,并以优异的成绩入围下一轮“双高计划”项目建设单位,将学校建成资源环境特色鲜明、国内一流、世界领先的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本科大学。
二、集聚优质办学资源,建设产教协同育人“标杆校”
一是对接产业转型升级设置专业。聚焦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三化”升级,紧扣生产要素和方式变革,面向新业态、新职业、新岗位的新需求,立足办学特色和优势,优化专业设置,如面向我省有色冶金、煤炭能源等支柱产业绿色发展,设置储能材料工程技术、智能采矿技术等职业本科专业;面向产业向绿色化、低碳化价值链延伸,设置生态环境工程技术、安全工程技术等职业本科专业;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设置人工智能工程技术、智能制造工程技术等职业本科专业,重构14个高水平专业群,建成国家和省级“双高计划”专业群各2个。
二是构建多元共建学校新局面。学校要进一步争取应急管理部与省政府部省共建学校的新政策、新支持,落实中国气象局与省政府共建学校的4项举措,全面推进省教育厅、省应急管理厅、省气象局、省地震局厅局共建学校各项建设任务,形成部省共建、局省共建、厅局共建学校新格局。
三是产教协同提升关键办学能力。依托学校牵头组建的甘肃省黄河流域职业教育集群、甘肃省资源环境职教集团以及甘肃省水利与水电职教集团,积极参与钢铁行业、有色行业、黄河流域等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与XX新区共建市域联合体,进一步集聚政府、行业、企业资源,与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协同培养职业本科层次现场工程师200人左右,校企共建职业本科专业教学资源库30项左右,其中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项;共同开发一批专业核心课程与实践能力项目,共同开发职业本科教材40部以上;校企共建国家级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个、省级及以上实践教学基地6个以上,全面提升关键办学能力。
三、坚持德技双馨导向,建设教师队伍革新“先行校”
一是持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师德师风是第一标准,完善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职能,坚持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年度考核制度,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警示教育。
二是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育力度。通过设置专项岗位绩效、配置10-5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提供教师周转公寓等优惠政策,大力引进博士研究生、领军人才等高层次人才,从工资待遇、发展平台、生活设施、工作环境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确保引进人才留得住、用得好。加强与中部省份高校教师队伍的交流共建,通过银铃计划、访问学者、挂职锻炼等方式,培育一批骨干教师。
三是建强产教融合型教学团队,在加大高水平“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的基础上,通过公开招聘、柔性引进、兼职聘用等途径,加大企业能工巧匠的聘用力度,依托大师工作室、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校企共建教学科研团队,提升教师的产教融合育人能力。
四、改革科技创新机制,建设科教融汇育人“示范校”
一是建强技术服务平台。依托环境垃圾资源化应用技术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甘肃省气候资源开发及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等技术创新平台,以技术技能积累为纽带,集聚创新要素,整合创新力量,强化目标任务考核,持续开展重大科技项目研究。利用国家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甘肃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陇原工匠培训基地等社会培训机构,创新培训模式,年社会培训量达3万人次左右。争取新建省级绿色生态产业研究院1个,横向课题、社会培训等技术服务年到款额达2500万元以上。
二是强化有组织的科研。结合学校优势特色专业,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绿色低碳等重点研究方向,集聚科研力量,优化资源配置,设置13个科技研究室,优化科技创新团队,开展高新技术研发、转让、咨询等服务,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三是改革教研机构。对接产业前沿,结合专业群发展实际,变教研室为教研所,设置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智慧气象技术等26个教研所,赋予教研所技术技能积累、转化与应用等方面的新职能,畅通技术创新与应用成果向教育教学资源转化通道,反哺教育教学。
五、聚焦国际产能合作,建设国际合作交流“特色校”
一是携手有色企业“走出去”。依托塔中职业技术培训中心筹建中塔应用技术大学,与塔中矿业有限公司等“走出去”企业联合开展学历教育和企业员工技能培训,如实施“1+1+1”有色冶金专业学徒制留学生联合培养,每年培养留学生20名左右,培训企业员工300名左右。
二是助推XX牛肉拉面产业“走出去”。依托“XX牛肉拉面研学体验培黎工坊”,持续开展XX牛肉拉面研学体验活动和“中文+跨境电商”培训,并与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新西兰分公司合作筹建“中文工坊”,推广汉语,服务本土员工入职技能培训,不断丰富培黎工坊的内涵和功能。
三是持续输出职教标准。输出3部中俄双语工业汉语教材、11个工种的培训教材、5门国际化网络课程、2项世界技能大赛竞赛标准;实施教育部中外语言合作交流中心“汉语桥”线上团组交流项目1项,建设“中文+职业技能”教学资源项目3项。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