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航空大学校长卢超:在2023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6846
2023年
大学,是另外一个起点
在2023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南昌航空大学校长 卢超
(2023年9月2日)
初秋已过,中秋将近。在这个秋意渐浓、寓意团圆的时刻,我们迎来了2023级的5647名(320名专升本)本科新同学和1454名研究生新同学。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党委书记李德平同志和全体教职员工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地欢迎!向精心培育你们的父母、师长致以崇高的敬意!同时,也对同学们、家长们选择南昌航空大学,表示真诚的感谢!
经历三年疫情,今年的迎新与往年有很多不同:同学们不用再担心旅途中突如其来的密接、次密接和时空伴随,可以尽情欣赏沿途的风景。家长们不用再止步校门、焦虑张望,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徜徉美丽的校园。老师和学长们也不用再戴着口罩,可以让微笑面对面地传递。这一切,都预示着你们与昌航的牵手,将开启一段美好的时光。所以在这个启程的时候,我想同大家一起谈谈我们的大学和大学生活。
关于我们的大学。可能在踏入昌航校门之前,大家想了解的是,南昌有什么美食和网红打卡点?昌航校园有多大,传说中的江西最美风景校园之一长什么样?但我相信在踏入校门后,大家更想了解昌航是一所怎样的学校?昌航人是一群怎样的人?要回答这个问题,我想先跟大家分享三个故事,这三个故事跨越了时光20年。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今年。2023年5月28日,国产大飞机C919顺利完成全球首次商业载客飞行,从上海浦东机场飞抵北京首都机场,标志着中国突破了外国技术封锁,将承载国家意志、民族梦想、人民期盼的民航大飞机送上了世界竞争的舞台。而今天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在C919研制生产过程中,学校航空材料表面工程、精确成型与连接技术、无损检测、飞行器动力等科研团队的上百名教师和以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厂总经理余泽民、航空工业沈飞董事长纪瑞东、西飞董事长吴志鹏等为代表的上千名校友深度参与其中,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在铸就“国之重器”的征程上书写了昌航的精彩。他们是我们的骄傲!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十年前。2013年1月26日,西安的阎良机场,大型运输机运20成功首飞,标志着中国从此告别了不能自主研制生产大型飞机的历史,标志着中国空军正式走向战略空军。在这个历史时刻,在首飞现场,在一片欢呼声中,两个人紧紧相拥的画面让每一个昌航人倍感自豪。他们一位是时任西飞董事长、运20研制现场总指挥唐军校友,一位是驾驶运20,时任空军试飞团团长、运20首席试飞员邓友明校友。71年来,一大批像唐军、邓友明一样的昌航校友先后投身运20、歼20、直20等一系列关乎国家命运、关系国防安全的重大工程,用他们坚持和拼搏在铸就“蓝天利剑”中展现了昌航的风采。他们是我们的骄傲!
第三个故事发生在二十年前。2003年10月,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将首位航天员杨利伟顺利送上太空,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同学们可能不知道的是,1957年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成立之时,昌航首届毕业生就加入其中。1958年35名负责筹建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的人员中有19人(占一半以上)是昌航校友。如同服务航空一样,从第一枚导弹仿制到长征系列火箭、洲际导弹的问世,从“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到神舟、嫦娥、玉兔、天宫遨游太空,昌航人从来都没有缺席,他们用不懈奋斗、刻苦攻关为祖国的航天强国事业贡献了昌航力量。他们是我们的骄傲!
这就是昌航。从1952年建校至今,虽三移校址、七易校名,但无论是曾隶属于航空航天工业部,还是现在由国家国防科工局与地方共建,学校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不忘航空报国、航空强国的梦想,为航空航天国防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这就是昌航人!1952年10月9日,当627名军人脱下戎装,成为昌航首批学生那刻起,他们就始终秉承日新自强、知行合一的校训精神,勤奋求学、踏实为人、务实做事,走出了以国家“两机”专项工程副总设计师向巧院士等为代表一大批行业翘楚、技术骨干。所以,昌航是一所值得我们信赖的学校!也一定会成为我们梦想启航的地方!
那么,我们要怎样才不辜负在昌航的时光,实现人生的梦想呢?下面,我想跟大家再谈谈我们的大学生活。
关于大学生活。每年这个时候,我都会跟大家交流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成长。今年新生中最小的同学出生于2007年10月,正好15岁,而绝大部分本科同学正好18、9岁,研究生同学基本22、3岁。应该说,你们正处在人生最美好也最重要的时期。说它美好,是因为青春的你们有着无穷的活力,可以创造无限的可能。说它重要,是因为年少的你们正在亲手为人生大厦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人生航行积蓄前行的力量。因此,作为校长、师长,我想以飞行作比喻,跟大家分享几个人生经验。
一要有高上云端的追求,用志向为人生领航。飞机的舞台在蓝天,航空人的志向在云端。志向是前进的指向灯,也是前行的动力源。没有志向的人,注定走不远。老校长陆孝彭院士青年时代亲眼目睹同胞被日本飞机轰炸的惨状,暗暗发誓要为祖国造出自己的飞机。为了这份誓言,他一干六十多年,终于制造出中国第一架强击机,成为“强五之父”。老校长的身影虽已远去,但他的故事却激励我们前行。作为昌航学子,希望同学们将深厚的家国情怀、浓厚的航空情结融进血脉,树立远大的理想,坚定人生的志向,并且无论身在何处、境遇如何,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用毕生坚守并终身奋斗,干出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人民的辉煌业绩,成为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要有清晰准确的规划,用笃行为人生启航。志向就是航向,规划就是航线。只有精准的航线,才能帮我们顺利地到达目的。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全省最美大学生获得者赵建军校友,进校时家庭遭遇变故,毅然“背着”瘫痪的母亲上学。在校期间,他给自己制定明确的学习规划和详细的时间安排,每天不到6点起床,时常深夜才能入眠。他一边照顾母亲一边完成学业,一边参与学术研究一边从事社会实践,坚定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用三年时光完成了人生的蜕变。赵建军的事迹虽然特殊,但他的精神却值得学习。希望同学们像他一样,认真规划好自己的大学时光,笃实践行人生规划,以自律为帆,以笃行做桨,在数年之后也成为那个让人惊艳的自己。
三要有不畏浮云的清醒,用明辨为人生护航。飞行既有与云为伴的浪漫,也有浮云蔽眼的风险。进入大学,你们身边少了父母一日三回的叮嘱和中学如影随形的约束和提醒,同学们必须学会独自面对、独立生活。在这个资讯发达的年代,同学们必须警惕“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纷扰,保持“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清醒,因为纷乱的表象可能会撑大了我们的欲望,迷失了我们的双眼,动摇我们的意志,让我们无法发现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真谛。希望同学们做到每日三问,问一问自己必须做什么,主动担起责任;问一问自己能做什么,正确自我判断;问一问自己想做什么,时刻矫正方向。这样我们就一定能拥有一双慧眼,把纷扰的世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四要有穿越风雨的勇毅,用奋斗为人生续航。人生的旅途,不可能一帆风顺,就像高空的飞行,既有晴空也有风雨。我当然希望同学们遇到的都是晴天,但我必须要提醒大家如何面对风雨,那就是——风雨兼程、勇毅前行。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全省最美大学生获得者刘鑫校友,为了锻炼自己因脑瘫而行动不便的身体,每天给自己定下30个引体向上、200个俯卧撑的“硬性目标”,即便手指关节经常磨破出血、结出了厚厚的老茧,也毅然坚持。经过四年奋斗,他不仅成功保送了北航的研究生,而且收获了令人羡慕的荣誉和业绩,为我们诠释了他“要么被困难打败,要么站起来打败它”的豪言。希望同学们以刘鑫学长为榜样,把困难、挑战、挫折当成一种磨砺,在与风雨的搏击中变得更加坚强、豁达、自信,成为一个不被命运和挫折打败的人。
同学们:去年学校举办了70周年校庆,你们是昌航新的十年迎来的第一批新生。对学校来说,70年只是一段征程,对你们而言,昌航也只是人生一个新的起点。但我相信,依旧年轻的昌航遇见了正在青春的你们,无论对学校还是对你们来说,都是一种幸运。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努力,在昌航绽放你们的精彩,在祖国的蓝天大地,共同续写昌航的未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