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新区中小学师德建设主题督导工作报告
根据江北新区教育督导室2022年度工作计划,6月份全区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主题为“教师师德建设工作”。开展此项工作,主要是对江北新区各中小学坚持立德树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制定师德建设规划、建立相关组织架构及师德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包括学习教育、常态监控、奖惩奖励、档案管理等)及效果开展督查。主要通过听专项汇报、查阅台账、明察暗访、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进行专项督导。
一、总体情况
全区学校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队伍与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师德师风建设全过程。面对新的疫情防控形势,江北新区教育系统迅速响应、主动担当,全区教师迎难而上、勇担重任,第一时间到防疫一线报到,为基层群众服务。“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广大教师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课后延时服务各项工作,不辞辛劳、不计得失,为家长减负解忧,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江北新区教师服务人民、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高尚师德和责任担当。
二、主要亮点
1.健全督导监管机制
区教育督导室制定年度师德督导方案,完成一次师德专题督查,同时结合日常督导安排开展不定期督查,主要采取听取汇报(听取校长汇报学校师德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师德建设的组织架构和相关制度,具体师德建设活动开展形式、内容以及取得的成效,师德建设过程性管理和考核奖励举措等情况)、查阅资料(查阅师德建设的方案、制度、活动记录、师德档案等相关台账资料)、实地查看(巡视校园尊师、爱生、重教的文化氛围,教师的工作状态及精神面貌,校园显著位置举报电话、邮箱的公示等)、随机访谈(随机访谈4—8名教师,了解学校师德建设工作开展情况)等形式进行。
推行第三方师德满意度调查,对家长、学生、教师进行师德建设满意度调查,并构建多方参与的师德监督体系。
畅通师德举报渠道,设立市、区、学校层面的师德专用邮箱和电话,并向社会长期公布,保持“家校直通车”平台平稳运行, 健全来信、来访、来电、网络“四位一体”的江北新区师德师风举报渠道,不断强化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构建立体监督网络。
2.加强培训学习宣传
将师德教育纳入“五级金字塔”培训体系各环节,让师德教育成为教师培训与上岗的第一课及教师发展的必修课。对全体教师开展制度化、常态化的法律法规和师德师风学习教育。以学习为重点,提高全体教师的法治素养、规则意识,提升依法执教、规范执教能力。创新师德教育内容和形式,突出师德师风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天润城分校追求“做有温度的教育,办有故事的学校”的办学愿景,注重引导教师关爱每一个学生,学校被评为江北新区融合教育有功单位。南京市江北新区高新实验小学开展四个一系列活动:一个指尖学堂、一场主题教育、一次师德承诺、一段教育故事,全方位多层次地推进师德建设活动有效开展,涌现了一批优秀教师模范和动人育人故事。南京金地未来学校宣传优秀教师的典型事例《迟到的婚期》获江北新区先锋故事特等奖。
3.开展师德警示教育
将师德师风警示教育作为师德培训重要内容。通过典型案例剖析、法制教育宣讲等方式,引导教师对照师德师风和典型案例反映的问题进行自查自纠,深刻理解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严明师德师风行为底线,严防师德失范行为发生。引导教师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宪法原则,遵守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为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国而奋斗。南化四小畅通师德方面的投诉渠道,特别是校长公开自己的电话、微信、QQ等形式,还开辟面对面的“校长有约”栏目。南信大高新实小签订承诺书,召开师德师风会议、警示教育,生动诠释师德内涵,传递正能量,师德师风在线培训100%,通过问卷等形式听取民声,向人民汇报,弘扬新时代师德师能。
4.实施家校协同计划
建立健全家校协同育人保障机制,积极探索家校共育工作的新规律和新对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实施“千师访万家”计划,做好教师家访工作。筛选重点家访对象,以离异家庭、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家庭等为重点开展家访工作。优化家校沟通渠道,提升家校共育水平,形成教师全员参与、形式灵活多样、覆盖所有学生、关注特殊群体的新区家访工作新格局,切实提升育人成效。南京市江北新区玉带实验学校组建“玉园党员志愿者服务团队”,成立“留守学生青少年之家”,定期开展活动帮扶留守儿童,坚持开展多年,被评为南京市优秀社团、家校共育先进集体。南化实小开展“百师访千家活动”,对家访中的问题及时进行记录,形成典型性案例。
5.完善师德档案管理
各校根据《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师德档案(试行)的通知》要求,认真记录每一位在职教师师德档案,各校指定专人按要求将师德情况每半年汇总一次,电子档、纸质稿加盖公章报送至党群工作办,学校留存一份归档。南京实验国际学校(小学)学校有自制的“师德师风个人档案”,教师每学期对照规范写师德师风个人小结并自评,学校根据师德师风问卷调查结果及工作实绩进行如实记录、描述与评定,结果与绩效考核、评优评先紧密结合在一起,确保教师“心中有规范,行为有底线”。
结合12345 工单及群众举报等线索,教育督导室整理汇总各校教师违反师德师风情况,按季度报送至党群工作办。党群工作办负责收集、留存各校、各教师师德档案,在年度考核工作中提供相应材料。
二、存在不足
1.部分学校对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还不够到位,尚未将师德建设工作纳入学校的年度工作计划、教师培训计划及各类评优评先和绩效考核方案。
2.部分学校师德教育或学习培训的形式还不够丰富,缺乏创新,效果不佳。
3.部分学校党员、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充分,教师缺乏标杆和典型引领,参加各类志愿服务的动力略显不足。
4.挖掘和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师生进行相关教育和熏陶做的不到位,这方面的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强化。
5.在极少数教师的身上存在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一些心理问题,给师德建设和学生的德育工作带来负面和消极影响,应引起高度重视。
三、督导建议
1.认识再提高。师德师风建设,关乎党对学校的领导、关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薪火相传。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教育强国,必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着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和育人水平高超的优秀教师队伍。
师德师风建设是学校发展的保障,是教师培养的方向,也是学生成才的关键。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也是当今社会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要求。新时代呼唤新师德,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有利于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提高道德修养,更加符合新时代发展需求,为深化素质教育提供思想保证。
2.形式再丰富。根据南京市教育局新三年南京师德建设“456”提升计划,做到以高素质教师队伍支撑南京教育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光大行知思想,弘扬斯霞精神,建设一支“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继续组织开展系列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活动,引导江北新区教师“不忘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初心,勇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为推动江北新区教育事业健康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开好一场动员会,为师德教育明方向;二是组织一次主题学习会,为师德建设划重点;三是讲好一个典型案例,为师德建设树标杆;四是观看一场经典影片,为师德建设添动力;五是组织一次廉洁教育,为师德建设立规矩;六是创建一个品牌项目,为师德建设塑形象。
3.措施再强化。
以思想铸魂为统揽,强化党建引领师德师风。切实把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等工作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教师先锋模范作用。开展党建引领师德建设课题研究,参加“十四五”市教育党建师德专项课题申报和评审。
以综合治理为载体,匡正风气涵养师德师风。针对到校外培训机构兼职取酬,顶风违纪有偿补课(有偿家教),违规向学生推销教辅材料,收受学生和家长礼品礼金等问题继续开展专项整治,面向社会公布市、区、校三级监督电话和邮箱,建立市、区、校联动的师德失范行为查处机制。推动各区和直属学校落实《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以及江苏省《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幼儿园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等文件规范。
以长效机制为关键,纲举目张规范师德师风。新区将继续以“师德建设年”为主线,确立两级管理,完善健全协调推进、师德档案、督导监管、年度考核、责任追究以及先进典型宣传六项机制,着重做好开通家校直通车、发放教师承诺卡、筹建在线辅导平台等十项重点举措,着力于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以公示公开为支撑,扎实考核监督师德师风。每学期末通过学生测评、家长测评、个人自评、教师互评、行风监督员和学校负责人点评等方式,对师德师风考核测评一次,评议等次在学校公示公开,与教师年度考核、年度目标绩效奖、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挂钩。
以选树榜样为导向,关心关爱激励师德师风。大力宣传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等先进典型。编印先进事迹材料,举办表彰大会、教育好故事分享会,举行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形成校校有典型、榜样在身边、人人皆可学的局面,更好地发挥典型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
以从严问责为抓手,铁腕整治促进师德师风。加大师德师风在学校年度目标考核中的权重,凡发生师德师风失范事件造成恶劣影响的,学校年度目标考核降等。对违反师德师风的教师,以零容忍的态度,依法从重、从快、从严查处,并实行责任倒查,对处理情况通报曝光,确保处理一人、教育一片。
以初心使命为驱动,干事创业检验师德师风。着力抓好安全稳定工作,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推进教育重点项目建设,破解入学难、择校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管理,做实教研,努力提升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