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 多元评价 推动学校美育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XX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质量评价为杠杆,撬动学校美育发展,取得了明显的育人育才成效。
一是实行中招艺考,树立导向强引领。XX市是国家第一批新课改实验区。在推进课改的过程中发现,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家庭和社会普遍对音乐、美术等“非中考科目”重视不够,美育重应试轻素养、重少数轻全体、重比赛轻普及,美育课应付、挤占、停上问题突出,学校美育资源被闲置浪费,学生天赋特长得不到挖掘和培养,制约着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从学生的成长来看,音乐美术技能是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技在身、终身受益。从国家课程设置看,音乐美术和语文数学一样,都是必修课,中招考试要同等对待,不应分主课、副课和“外三门”之说。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补齐美育短板,XX市以“中招制度改革”为统揽,在2008年率先将音乐、美术纳入中招科目,坚持“低起点、缓坡度”的原则持续深入推进,树立“加强和改进美育”的鲜明导向,促进音乐、美术等国家美育主体课程落实,推动素质教育真正面向全体、着眼素养,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二是尊重个体差异,优化评价促落实。XX市中招艺术考试的十年探索实践是不断调整、持续完善、深度优化的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重在素养、着眼全体、推动普及”的基本思路,在优化评价方式上着力,构建了“必考+选考”的考试评价模式,考试内容由“以基础知识为主”逐步调整为“以基本技能为主”,扩大选考项目范围,强化考试形式的自主性,让中招音乐美术评价落脚到对技能技巧掌握与使用程度的评定。比如,音乐选考项目中的“舞蹈”不限舞种,“声乐”考试可以从中外优秀歌曲、戏曲唱段中自选,“器乐”考试乐器和曲目自选;美术考试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长,从“绘画、中国画、毛笔书法”中任选项目,主题不限,书体不限。实行多元评价,有效激发学生对音乐、美术等课程的兴趣,激励学校发掘利用优势资源,从而让学生“人人掌握一至两项艺术技能”,让学校形成“一校一品”的办学特色。
三是搭建活动平台,强化实践助提升。XX市坚持把艺术实践活动作为美育的重要载体,各学校在抓实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因地制宜建立声乐、器乐、舞蹈、绘画、戏曲、书法、民间艺术等各类艺术社团1000余个,搭建“艺术学习大舞台”,努力让人人会唱一首歌、人人能画一幅画。把艺术展示展演作为开展美育的一种创新方式,坚持举办全市中小学生艺术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教育迈进新时代”文艺汇演等系列活动,班级、年级、学校、全市逐层展示,每年累计举办演出150余场,学生在丰富的艺术实践中提高了审美修养,丰富了精神世界,培养了创新意识,增强了动手能力,促进了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让学生拥有了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
XX市以考试评价为引领,构建课堂教学、社团活动、校园文化、交流展示“四位一体”的学校美育工作实施体系,有力助推了学生成才、教师成长和学校发展,XX市也成为全省唯一一个连续参加六届全国艺术展演的地市,充分彰显了愚公家乡儿女的良好素养。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教育思想和全国美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在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上,做出更多富有成效的探索实践。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