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委书记、校长:高起点构筑现代产业学院新标杆
建设新时代现代产业学院,要主动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聚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产业人才,促进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有效衔接和深度融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工智能产业学院作为国家首批现代产业学院,也是江苏省重点产业学院,以“新”提质、以“融”增效、向“精”迈进,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发展,全力打造新时代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标杆,为引领区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作出高校应有贡献。
以“新”提质,赋能产教深度融合。
建设现代产业学院要主动顺应新业态快速发展和新技术创新应用的发展潮流,服务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变革需求,契合知识生产组织演化和学科知识结构变革的逻辑秩序。基于产业发展需求,开辟新领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一直植根气象、聚焦气象、服务于气象事业,为破解我国气象产业发展难题和气象领域关键技术,创新开辟智慧气象领域作为人工智能产业学院的发展重点方向,与中国气象局人工智能气象预报大模型敏捷攻关团队、华为云盘古大模型团队、航天宏图等开展交流合作,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教育教学改革,建成江苏省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3个,江苏省级产教融合型一流课程4项,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47项,在学科布局、专业设置、产业拔尖人才培养等方面勠力推动气象产业发展。基于地区禀赋特点,布局新赛道。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双向奔赴、互为支撑。立足长三角区域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发展需要,采取“大学主导、政府出资、行业参与、企业转化”的多方合作方式,搭建产学研服务平台。紧密围绕医药技术、信息产业等区域发展主导产业,着力布局新赛道,加强产学研联动,促进科技成果应用转化。基于学校办学基础,找准新定位。始终坚定“依托行业、突出特色、错位发展”的办学定位,发挥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强基计划2.0”的优势,依托大气科学特色学科新设智慧气象专业培养方向,同时将长期积累的图像处理技术应用于智慧医疗领域,全国首设元宇宙工程系并牵头发起成立中国元宇宙技术与应用创新平台,构建“本—硕—博一体化”产业拔尖人才培养体系,打造高端产业人才培养品牌。2023年获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4项。
以“融”增效,推动体制机制创新。
积极推动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共建现代产业学院,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实现平台共搭、人才共用、资源共享。推动产学融合。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建设始终与产业界保持深度合作与交流,学校举办“高性能计算与智慧气象产教融合论坛”“元宇宙与智慧教育国际论坛”,持续推动产业界与学界协同育人。在国际气象教育与科学研究协会年会上,学校牵头组织“气象服务和国际产学研用”主题系列报告,成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英国全球技术创新伙伴联盟产学研平台”。人工智能产业学院与合作企业共同建立了健全的管理机构、管理制度以及教学运行和质量监管机制,建立产业学院党委,设置党员教授工作室和党员先锋岗,常态化开展党员先锋工程。校政企合作构建“一云(智慧云)二端(校企)三链(创新链、教育链、产业链)四智(智慧气象、智慧感知、智能网联、智慧教服)”的创新产教融合体系,促进党建、学科专业建设、教育教学工作与产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确保可持续发展。推进校企融通。人工智能产业学院打破原有“校—院(部)—系(专业)”直线式组织架构,围绕重点发展领域,突破原有学科院系壁垒,与神州数码、百度等实力雄厚且拥有丰富产教融合经验的行业龙头企业合作,牵头组建全国信创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智能网联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并参与建设了数字信息技术创新、新一代智能硬件技术行业、全国北斗导航智能服务行业、全国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行业等4个产教融合共同体。通过共建产业学院拔尖班、与中大医院共建智慧医疗研究院、与沐曦集成电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沐曦高性能计算研究院等方式,建立横向聚合资源、促进学科交叉发展的制度手段,理顺校企合作关系。促进校地融汇。积极争取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包括研究设施、大型研究设备等硬件设施的投入,以及孵化器、人才与税收政策等方面的软件配套。先后与南京江北新区管委会、江苏省教育厅签订共建协议,加快气象科学技术成果在当地应用转化;携手打造校地联动的示范标杆,共建集“校区、园区、景区、社区”为一体的中国气象谷产业园区,与相关合作企业共建航天宏图信大研究院、墨迹天气智慧气象研究院等5个校企合作研究院,建设数字取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元宇宙工程研究中心等8个省部级工程创新平台,切实加快科技成果应用转化,助力区域未来产业发展。
向“精”迈进,完善自主培养体系。
现代产业学院的人才培养思路要从学科导向转向产业需求导向,实现跨组织跨学科学习,解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离的“两张皮”现象。精准构建培养模式。现代产业转型升级要求高校必须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协调推进多主体之间开放合作。通过鼓励师生参与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和企业相关项目,推动校内教育教学与企业实践深度融合;教学中注入思政元素,建设课程思政示范中心,为国家建设培养思想素质过硬的拔尖人才,获批江苏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1个、课程2门;推动学校与企业、行业、政府深度融合,建立新型信息、人才、技术与物质资源共享机制,推进学习、研究、应用的有机联结,发挥好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等职能。精细塑造培养过程。对标区域产业需求,与华为、航天宏图、九天科技等气象产业领域知名企业建立有效、开放的信息沟通和决策机制,充分发挥集体协商作用,把立德树人贯穿产业学院办学各环节,协同共构人才培养方案。大胆革新课程教材体系,发布“产教融合型”课程与教材(新编、修订)揭榜挂帅项目,与华为云、航天宏图、东软睿道、海康威视、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等12家行业领军企业紧密合作,开发与产业实践相关的合作课程,探索构建符合人才培养定位的课程新体系和专业建设新标准。推进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改革,以及合作式、任务式、项目式、企业实操教学等培养模式综合改革,促进课程内容与技术发展衔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融合。精心完善条件保障。积极建立完善新型组织、人才、技术与物质资源等条件保障机制,在组织保障方面,政产学研多方共同组建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管理机构,签订相关协议等契约,明确各方育人责任、权利和义务,强化参与各方的主体责任。在人员保障方面,产业学院实行双导师制度,确保每位学生都配有学业导师和产业导师。学校最早在全国推出双聘制度,为企业招聘的高端技术人才提供编制、工资福利和教学科研资源,目前已和南京市江北新区双聘各类人才近40名,相关经验向全国推广。在实践平台建设方面,多方协同构建多层次实践平台,开发面向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的实践项目,产业学院本科专业的实践教学比例达到35%以上,其中,综合性和设计性实践教学占据总实践教学的58%,建成中国气象局及各省市气象局、华为云、鼓楼医院、硅基智能等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近500个,有力支撑现代产业学院人才自主培养。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