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山县长兴小学学校发展三年规划
第一部分??背景情况
鲁山县长兴小学是一所新建的现代化公办小学,该校位于鲁山县长兴路与望城路交叉口西南角,占地面积约18869.3平方米(约28.3亩),总建筑面积约10572平方米,规划24个教学班,可容纳学生1080名。我校在县委县政府和汇源办事处领导们的密切关注下于2018年10月份已经开始建设。两年多来,鲁山县长兴小学全体教职工充分发挥主人翁意识,团结拼搏,无私奉献,科学管理顺利完成了学校建设的初期工作,目前,三座教学楼已经竣工并投入使用;学校规划的200米标准化跑道、校园道路硬化、校园绿化、消防水泵房等附属工程也正在建设中。1、2号教学楼现在由鲁山县29中借用,3号综合楼2020年秋季也已招收小学一、二年级新生。学校第一年仅招收一、二年级学生,每个年级两个班,共计四个班129人。现在教师总数11人,学校组织机构健全,教师学历层次高,教学业务精,敬业精神强。我校已成为更多优秀学生向往的学校。
第二部分??长兴小学三年发展目标和措施
一、总体发展目标
坚持“立德树人、红色引领”的教育理念,坚持“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红色优秀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目标,以“播种红色、润泽人生”为办学特色,发扬“团结、奉献、自强、求真”的学校精神,通过有计划的培育使我校学生在行为规范、习惯养成、审美能力、合作意识、体质健康以及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主学习等方面良好发展,凸现鲜明的学生“红色品质”特色:把学生培养成“爱党、爱国、爱社会”的人;把学生培养成“会运动、懂礼仪、善学习、能合作、惹人爱”的人;把学生培养成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最终使学生成长为又红又优秀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具体发展目标和措施
(一)德育工作
目标:营造“播种红色、润泽人生”的红色育人德育氛围,构建“红色教育”德育工作体系,培养具有鲜明“红色”特色的学生。
措施:红色文化集政治优势、精神优势、文化优势、历史优势于一体,在政治教育、文化传承、道德示范、价值引导等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把红色文化深度融入青少年育人体系中去,需要积极构建以红色文化为引领的育人教学体系,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围绕“为何教”“教什么”“在哪教”“怎么教”,深入推进红色文化资源研究阐发、坚持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道法课堂,着力构建青少年红色教育体系,做好青少年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
2、强化全员育人意识,完善德育工作管理体制。在“全员、全方位”的德育管理模式下,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体验型德育活动”的管理,构建学校办公室规划,年级组、班主任贯彻落实,学生操作、实践的教育网络。
3、狠抓学生行为规范教育。行为规范是国家对中小学生的基本要求,是学校德育的基础工程,是中小学生的基本伦理道德教育和基础文明行为训练的主要内容,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标志之一。行为规范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现在和未来更适应社会生存。围绕此项教育主要抓好两个重点:一是学生文明礼貌教育,二是学生良好行为养成教育。任课教师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少先队要发挥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职能,配合学校开展各项活动。班主任要加强对学生行为规范的教育和管理,要重点关注“行为偏差”学生,制定“行为偏差生”的转化计划。政教处要制定行为规范教育的系统方案。
4、营造班级“红色”特色文化,开展班级管理竞赛活动。每学期学校开展班级红色文化建设和红色班级竞赛活动,将红色班级文化作为评价班级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活动的延伸。逐步把行为规范教育由外部压力变为学生的自觉行动。红色班级文化建设的重点从班级物质文化建设转移到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上来,班级精神文化的主题是班风。建设优良的班风,能在班级成员的心理上产生一种内在的激励因素,从而增强班集体的向心力和归宿感。各班开学初要制定班级文化建设的实施计划,确定班风的主题,实施形式多样的班级文化活动,引导树立一种班级精神,形成一个班风正、学风浓的先进集体。
5、构建学校规范、系统的“红色教育”德育网络
(1)完善制度——《鲁山县长兴小学“红色教育”德育工作方案》
(2)充分挖掘重大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组织开展系列庆祝或纪念活动和群众性主题教育,精心组织公祭、瞻仰纪念碑、祭扫烈士墓等活动,引导青少年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缅怀先烈、面向未来,激发爱国热情、凝聚奋进力量。突出艺术性,结合青少年特点,积极运用新媒体加强传播,根据人们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信息浏览的习惯,运用卡通画报、动漫视频、歌曲童谣等可视化方式传播红色文化,让青少年在积极向上、生动活泼的文化产品中受到思想启迪。
(3)渗透课堂——要通过教研组、备课组,根据学科特点开展活动。给学生讲明白“共产党怎么来的”、“新中国怎么诞生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怎么来的”。
(4)坚持做好红领巾广播站工作,给学生宣传红色英雄故事;宣讲红星少年、红色少年、红花少年的光荣事迹;我校优秀教师风采等。
(5)坚持规范的学生评优活动。如每学期的红星少年、红色少年、红花少年等评比。
(6)劳动实践教育活动。每学期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有意义的劳动实践活动。如:植树、种菜、种花等。
(7)坚持办好每学期的“红歌赛”、“红色故事演讲会”活动,形成特色,产生效果。
6、充分发挥学生少先队在“红色教育”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构建红色文化育人教学方式方法体系。坚持教学中的德育导向。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铸魂育人。将立德树人贯穿到人才培养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构筑育人大格局。利用好红色资源、发扬好红色传统、传承好红色基因,突出红色文化时代价值,激发学生责任感与使命感,引导他们立鸿鹄报国志、做爱国者和奋斗者。通过丰富的红色校园、红色班级文化渗透和多彩的课外文艺活动,推动红色文化入脑、入心,真正激励广大少年儿童坚定理想信念,强化使命担当,将来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教学工作
目标:打造高效课堂,完善特色教学模式,尝试和推进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特长,促进学生持续、和谐发展。
措施:
1、坚持以“问题导学”和“学以致用”为理论指导,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基本点放在课堂上,向课堂要效率。当堂问题,当堂学会;当堂作业,当堂完成。
2、在新课程理念下,继续狠抓师生课堂教学常规管理,做好听评课、磨课、书写课堂教学心得等工作,着力打造“长兴三步七彩智慧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提前备课,设计好“问题导学案”。不断优化教学手段,发挥引导作用,激发求知欲望,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落实每一节的教学任务。教务处要研究常规教学管理办法,落实好周三抽考和周五周考试卷出题、印刷、评卷、周清工作。
3、积极开展社团活动。成立小红军艺术团、读书社团、风筝社团、戏剧社团、打击乐社团等,通过社团形式把培养学生特长,把素质教育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4、坚持校本教研活动。制定系统的校本教研方案,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作用,重点加大备课组的管理力度。制定方案规范备课组的管理,对备课组长的选拔、待遇、职责、奖惩以及备课组的工作业绩等都要系统研究。教研组、备课组要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每周教研活动要有主题、中心发言人,有活动记录,备课组要定期进行集体备课,要求教案、作业、测试三统一,包级领导要定期参加教研组、备课组活动,教务处要进行检查。
5、积极贯彻落实新课改方案,制定校本课程系统方案,积极开发“红色教育”校本课程。要使“红色教育”校本课程成为我校特色;构建专兼职结合的“红色教育”校本课程教师队伍,构建“红色教育”校本课程育人体系。青少年红色教育在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中处在基础性、源头性地位,必须立得早、立得准、立得实、立得住。红色教育是青少年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的重要途径,能够帮助青少年更好地学习英雄事迹和革命传统,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在党领导下取得的,凝结着无数革命先辈的热血牺牲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奉献;能够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青少年时期的成长经历和阅历将影响孩子的一生。开展红色教育,是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红色教育必须抓早抓小,从娃娃抓起,通过知识灌输、情感培育、活动引导、环境熏陶,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让孩子们在长兴小学立志向、修品行、练本领,从小培养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怀。
8、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教务处要通过调研制定科学有效、简单易行的教学效果评价和过程监控方案,保证教学质量持续稳步提高。
(三)师资队伍
目标:强化师德建设,突出敬业精神培育,通过引进、培养、培训以及名师的辐射带动等形式,建设一支具有高标准职业道德、高水平教学能力、高素质和谐观念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敬业型、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构建“未来名师学校”奠定基础。实现两年打造一名县级班主任工作室,一名县级名师工作室,三年内走出一名市级名师的目标。
措施:
1、加强师德建设,强化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的教育,积极配合县教体局开展的师德评选和为每位教师建立师德档案活动,树立我校教师乃至我校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
2、坚持学习制度。由学校或教研组长为教师提供教改信息、理论文章、经验总结以及上级政策要求,教师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
3、注重交流。加强校内交流以及与省内外学校的教育教学交流,及时了解省内外教育教学信息,促进先进教育观念的形成,在教学改革中形成更开阔的视野。校内的先进、骨干教师要为其他教师上观摩课,教研组也可以组织教师到市内兄弟学校听课,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到市外、省外听课,学习考察。
4、建立激励型的教师队伍管理机制
(1)评价机制。不断完善对教师的评价方案,每年、每期对教师进行全面、科学、规范的考核和评价,并将其作为评先、评优、职评、奖励的重要参考依据。
(2)培训机制。包括上级指定的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以及高学历进修。学校鼓励教师参加高学历进修,教师每年必须参加校本培训,制定教师校本培训制度,每年暑假进行一次全员培训,不参加培训者不能上岗。培训要具有可操作性,要立足本校,发挥骨干教师作用,努力实现三个结合,即校内培训和校外培训相结合,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相结合,教育科研和实际工作相结合。
(4)奖励机制。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成绩突出的予以奖励。
5、坚持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1)坚持拜师制,做好青蓝工程。
(2)开展青年教师岗位练兵制度。
(3)加速培养青年骨干教师。
(4)组织青年教师外出学习交流。
7、推动名师工程建设,完善名师工作室制度。充分发挥名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争取在平顶山市名师评比中取得优异成绩。同时要以名师标准培养中青年教师。实现两年打造一名县级名师工作室,三年内走出一名市级名师的目标。
8、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一是加强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其带班能力;二是强化责任意识;三是为优秀班主任解决实际问题。争取两年打造一名县级班主任工作室。
(四)教育科研
目标:坚持“问题研究”,聚焦学校教育教学,强调科研与教学实际的结合,形成教学和科研的统一。提倡探索、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以及学校发展过程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断更新教师观念,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服务。
措施:
1、提高对教育科研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性的认识。
2、坚持问题研究思路。根据我校快速发展的实际需要,设立校本重点课题,实行招标制,控制参与人数,提供适量科研经费,鼓励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3、以校为本,构建融教育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科研培训模式。
?(1)要求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每位教师每年至少写一篇高质量的教学论文和教育教学心得,论文切忌脱离教育教学实际。
(2)教科室要加强对科研课题的管理,特别是对课题立项、研究、结题的过程管理。
(3)定期出版我校教师教育笔记和教育成果、论文集。
4、建立科研成果的奖励制度。对在教育教学“问题研究”中成绩突出的给予特别嘉奖,并作为职称评定、推优评先的优先条件。
5、每周例会有一位教师讲解《我的课堂是怎样运用“长兴三步七彩智慧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
(六)学校管理
目标:完善和确定同心圆管理思想,积极合理地运用激励机制,让学校人、财、物等有效的教育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以尊重为前提,以制度为保障,以激励为手段,营造“规范+情感”的管理文化,追求学校的内涵发展,创造一种既规范有序又宽松和谐,既竞争进取又团结协作的管理环境,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全面、均衡、持续和谐发展。
措施:
1、坚持“科学、规范、民主、自主”的学校管理思想,完善“学校引导,制度管理,机制激励,自主发展”的管理思路,实行校长负责制。通过民主办学、科学管理和共同愿望实现全体教职工的紧密团结,同心同德、共同创造未来。
2、同心圆管理思想。学校管理的核心和动力是人,学校里的工作都要围绕人的发展展开,学生是学校工作中的核心,教师的工作应围绕所有的学生,而行政和后勤服务既围绕教师,更围绕学生。
3、强化校本培训。有计划地开展以解决学校管理中的实际问题、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提高教职工职业道德水准为内容的校本培训。注重全员性,体现“问题性”,实现“发展性”。校本培训的主要途径是“自我研讨”、“师师交流”、“学校引领”、“专家指教”等,可以请进来,也可以走出去。
4、激励机制。为引导教师更好的发挥作用,不断提高教学成绩和师德水平,学校将逐步贯彻“机制激励”的思路,靠激励机制调动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使能者上、庸者下,多劳多得、优劳优酬,提高学校品质,发挥示范作用。激励机制要体现出对优秀教职工和注重自我发展的教职工的奖励。要通过评优、晋职、推名师、奖金分配等形式起到良好的激励、导向作用。
5、、完善评价机制。采取多元评价、发展性评价为原则,进一步完善教职工评价方案,全面细化和量化教职工评价方案,通过评价促进教职工的全面发展。
6、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充分发挥教代会的民主管理职能,坚持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教代会,凡学校的重大决策都向全校教职工征求意见和建议,经过教职工充分讨论后由教代会通过后实施。坚持校务公开,按照《校务公开制度》,在校务公开监督小组的监督下通过多种形式公开评先、职评、分房、晋级、奖惩制度管理等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情,以及招生、收费等家长和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积极组织教职工开展体育比赛和文艺演出、才艺展示等活动。学校教职工太极拳队、健美操队、篮球队、排球队、合唱队等要逐步形成特色。
(七)校园文化
目标:完善校园硬件设施,走内涵发展的道路,着力提高校园的软件建设,营造以“红色”为特色的校园文化,不断提高文化含量和美育功能,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的红色文化学校、绿色园林化学校,使学校的每一处都成为育人的亮点,把学校建设成为精雕细刻的精品学校,不断形成我校的红色品牌文化。
措施:
1、理念文化。坚持学校的校风、学风、教风、校训。我们的校风是:传承、博爱、互助、奋进。教风是:博学、精研、善导、创新。学风是:睿智、乐学、知礼、竞优。校训是:德馨艺高、学勤品正。
2、构建红色育人文化体系。
(八)后勤服务
目标:构建节约型后勤组织,形成规范、高效的后勤服务体制,打造一流的后勤服务团队。追求“主动服务、超前服务、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工作效果,使师生满意率逐年提高。
措施:
1、进一步深化后勤服务体制改革,提高服务人员主动服务意识,增强敬业精神,提高后勤人员管理素质,规范服务制度。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强调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继续规范财产管理,加大管理力度,量入为出,增收节支,实行学校内部支出的预算化管理。水电管理责任到人,大宗物品实行集体采购。积极推行无纸化办公,尝试以网络方式将学校部分通知、文件资料、公示公告等进行校园网上发布,节约打印成本,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3、加强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较系统的校园安全防范体系,使师生有一个安全的工作、学习环境。加强学校安全保卫工作。
4、提高食堂的卫生水平和饭菜质量,校园保洁责任到人,实行责任追究。
5、加快校区建设,努力把校区建设成为绿色花园式的学校。
(九)干部队伍
目标:努力锤炼出一支“理论水平高、工作思路清楚、管理能力突出,重实干、善创新,既会指导又会服务”的、在教职工中有较高威信的、“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
措施:
1、继续坚持和落实干部的十条纪律和五项要求,尤其要强化五种意识、养成五种作风,提高五种能力,并将其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
五种意识:(1)工作成效意识;
(2)分级负责的责任意识;
(3)学习与思考意识;
(4)务实与创新意识;
(5)科学发展意识。
五种工作作风:(1)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
(2)落实学校工作计划、工作思路的作风;
(3)突出重点的工作作风;
(4)完善、创新、发展的工作作风;
(5)善于总结的工作作风。
提高五种能力:①决策能力;
②指挥能力;
③用人能力;
④协调能力;
⑤科研能力。
2、坚持以不同形式开展校本培训、问题培训和干部的自我研修。把上级、学校和个人的互动式学习和个人的总结反思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干部队伍素质全面提升。学校要逐步构建以教育培训、民主监督、绩效考核三位一体的管理制度。每学期进行一次培训、一次民主评议,实行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考核办法。
3、把“指导与服务”的思想贯彻到每一位中层以上干部的工作中。中层干部要深入班级,深入课堂,深入教师,深入班主任,深入为师生服务的每一个岗位。要善于寻找问题,及时发现问题,更要及时解决问题。
4、树立干部队伍“忠诚干净担当”的良好形象。担当从来都不是口头承诺,工作也从来都不是交差即可。而是要自觉维护学校的利益,时时刻刻为学生着想,才能真正走进同志们的心里。校委会干部必须按照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新标准,时时处处以身作则,干干净净的做人,实实在在的做事,守住正确的人生价值,自警自律,坚持原则,与时俱进,才能树立起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良好形象。
一位未来学家说过:“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我们要创造的地方”。未来三年学校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就,而通向共同愿景的道路,更需要我们踏踏实实、科学创新、与时俱进。这个过程不仅改变和提升学校的未来,也将影响和提升我们每个人的未来。让我们一起努力,打造特色品牌,构建和谐学校,共创美好明天。相信我们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