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融合 学术育人 以高水平科研支撑高质量教育教学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安徽省“三地一区”“七个强省”建设和XX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秉承“走好应用路、做足‘铜’文章、擦亮财经牌”的发展理念,聚焦重点立项建设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特色学科建设,深入推进科教融合,学术育人,以高水平学科建设为契机,以重大科研项目和成果为抓手,以高层次人才团队和创新平台为支撑,守正创新,笃定前行,实现了科研方向有聚焦、研究领域有特色、科研成果有创新、服务社会有途径、学术育人有成效,科研与教学融合不断开创新局面。
健全科研管理制度体系? 构建科研育人机制
近几年,科研处不断健全从顶层设计到学术生态建设的全链条科研管理制度体系,陆续修订学科平台建设、项目管理、成果转化、科研诚信等多项制度,仅2023年至今已修订和出台13项科研管理制度,不断提高科研管理的规范性,并将意识形态审查作为项目立项审查的第一关。科研管理机制的日臻完善,为科研创新活动营造了既规范又宽松的环境,厘清了学科建设思路,明确了学科建设方向,加快构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特色鲜明的科研平台体系。推动学校科研成果向人才培养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转化,强化了教师科研诚信意识,规范学术道德,为科研工作营造风清气正的大环境。促进了科研工作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服务本科教学格局的形成,以切实推动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办学水平。
科研制度体系的建设,推动我校教师及时跟踪学科发展前沿信息,把握学科发展动态,将科研工作的思路、方法和进展带入教学领域,不断充实教学内涵,实现科研反哺教学,为高校教学工作提供永不枯竭的活水源头。鼓励教师将科研与学科发展及专业建设相结合,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融入于课程建设,鼓励教师将科研与教研互动,倡导将科研成果与教学实践相结合。《XX学院科研业绩认定及标志性科研成果奖励办法(试行)》《XX学院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XX学院大学生科研基金项目管理办法》等各项制度的出台,不断改善全校师生教学科研的创新生态、激发创新活力。
发挥科研平台优势? 助力应用型人才培养
科研平台是提升学校科研实力和学术地位的重要支撑,是实现学校长远发展的关键,是撬动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近年来,学校围绕国家和地方战略发展,聚焦安徽十大新兴产业和XX市的“铜”产业,打造优势学科平台,加强有组织科研,先后建有11个省级科研平台。2022年以来,与XX市企业合作积极申报并获批5个省级新型科研创新平台,分别为安徽省铜基材料数字化智能制造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铜基新材料产业共性技术研究中心、铜业发展智能决策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高端铜基新材料关键技术安徽省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空间信息获取与应用安徽省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
加强科研平台实体化建设,落实“四独立一特殊”政策,划拨专项建设经费,组建专门管理团队,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开展校企共建融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技术前沿性实验室,如博士力士乐、智能电网、电机控制等先进实验室;通过资金投入和管理模式优化等措施,提升科研实验室的硬件设施和管理水平,为助力师生开展科技创新提供条件保障。多名青年教师和学生依托实验室开展创新性实验,产出创新性成果。
聚焦核心任务? 持续推进学科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
近年来,学校聚焦重点立项建设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特色学科建设,聚焦安徽省十大新兴产业和XX市首位产业需求,加强学科发展顶层设计,强化应用型学科发展定位,形成了财经特色鲜明、工科发展势头强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建设格局。建有工商管理、材料科学与工程两个安徽省应用型高峰培育学科,工商管理、材料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五个校级重点学科,2024年工商管理学获批省级培育特色学科。
学校将申硕工作列入“十四五”规划重点任务,全校上下瞄准目标、统一思想,加强顶层设计,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厘清工作思路,优化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强化监督考核,以“争”、“抢”、“拼”的精神状态,顶格推进申硕工作,2024年获批安徽省重点支持建设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近年来,通过建立人才、资金、激励“三优先”保障机制、专班调度机制、闭环管理机制、干部人才队伍配备和作风保障机制、全员参与申硕机制、调度考核奖惩机制,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效:4个核心指标和13个基础性指标均得到明显提升;师资队伍方面,现有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25人,博士占比超过25%,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等省级高端人才32人,博士生、硕士导师68人,33个省级教学科研创新团队;人才培养方面,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特色专业2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有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获省级教学成果奖60项,其中特等奖3项; 科学研究方面,2023年师均经费15.69万,2024年以来横向到账经费达3500万元左右。2021年以来获批省部级及以上项目278项,获省部级科研奖项8项;条件支撑方面,建有省级科研平台11个,省级及以上教学基地50个,近年来举办国际国内重要学术交流活动20余场。
加强有组织科研? 科研项目驱动教育教学新成果
深入贯彻“有组织科研”理念,积极凝聚科研力量,整合现有资源,从重大现实问题中发掘选题,以需求为导向,强化高层次科研项目培育,提升科研项目的有效申报率和立项率。2020年以来共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参与国家重大研发计划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6项,安徽省高校协同创新项目6项,安徽省重点研发项目3项,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及其他省部级科研项目150余项。2021年以来累计争取产学研合作项目经费8800余万元。在2024年前两个季度省委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赛马”考核中,连续两个季度位列省属本科高校第三。
2020年以来,学校获批4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分别为面向铜基新材料产业的光电检测与智能装备、铜基材料数字化智能制造、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与治理、安徽数字文化创意、土木与环境。
建立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制度,吸收优秀学生参与科学研究,鼓励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研究团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创造性思维,激发创新创业灵感;学校共有60余名学生加入到科研助理的队伍中,参与各类科研项目的研究、数据分析、学科竞赛和学术交流等工作。鼓励将优秀科研成果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运用到本科教学中,推动学院应用型课程改革。
强化激励导向? 高层次成果提升教学资源质量
围绕科技前沿、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建设,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激励导,出台《XX学院科研业绩认定及标志性科研成果奖励办法(试行)》着力培育高水平、标志性科研成果。2020年以来,公开出版专著31本,授权专利147项,主持/参与制定国际/国家/行业标准9项,发表高水平论文675篇,实现职务科技成果赋权2项,1名教师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1篇论文在国内顶刊《政治学研究》发表,4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2020-2024年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奖、社科奖6项,行业协会奖3项。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2024年7月,学校获得安徽省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工作阶段性评价A类(优秀),专利转让10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22项,累计转化金额超过600万元。
?依托智库平台,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智库成果。研究成果多次被光明日报、安徽日报理论版刊登,咨政报告《警惕过度治理》、《以系统思维推进城市有机更新》被国家发改委《改革内参》采用,《安徽纵深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研究》被省级重点智库《资政专报》采用并或省领导肯定性批示,《徽州文化传承创新的数字化路径》等2项研究成果获省领导肯定性批示。近3年共有130篇研究报告、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的资政报告和提案受到省市领导的批示。被相关单位采纳或被领导批示。我校教师承担近60%的市委政研室、市政府研究室委托或招标以及市领导圈定等课题的研究。
学校注重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反哺教学。鼓励教师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学术前沿知识融入课堂教学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我校数学与计算机学院教学团队依托科研项目设计的《制造业数智化转型工程型教学案例——拉膜产线智能仓储系统》教学案例在2024年中国高校计算机教育大会教学案例大赛中荣获全国二等奖。机械工程学院魏琦、肖睿等同学参与了王东生教授“原位自生纳米核壳结构TiC/Ti5Si3颗粒增强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CN202011439053.5)发明专利相关工作。这些措施不仅丰富了教学资源,提高了教学质量,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科教研产深度融合? 激发青年教师创新活力
科研处与教务处、合作交流处、创新创业学院以及各院部一起,融合汇聚行业企业、科研院校等优质科技资源,围绕“产、学、研、训、创”努力打造产科教协同平台。以产科教平台为载体组建以应用研究为导向的科研创新团队,以应用型科技项目为纽带,凝聚产业、学校、社会多元力量,校企联合开展科技攻关、产品研发、技术改造。培育以企业科技副总、产业教授和学校社会服务型教授为核心的科教团队带头人,赋予其必要的人财物资源。通过企业挂职锻炼、访问工程师等项目创新教师企业实践机制,提升骨干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
2023年、2024年选配18名博士到XX有色挂职“科技副总”,2024年选配9名博士担任XX经开区企业“科技副总”。坚持落实“三个走出去”策略,通过采取“科技副总”“产业教授”等形式,让学校走出去,学院走出去,博士教授走出去,推深做实校地校企合作,开展深度产学研合作,联合攻关解决产业、行业技术难题。
积极推动“产教融合百名专家(教授、博士)企业行”活动,让高校的博士、教授们走进企业,将他们的科研成果和学术前沿知识直接应用于企业的实际问题解决中,仅2023年就累计走访安徽、江苏、河北、北京等地区35家企事业单位,签订横向产学研项目57项,校企合作成效显著。这不仅推动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同时也为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案例和教学资源。
浓厚学术氛围? 学术交流活动呈现新气象
不断加强内外学术交流,近年来积极举(主)办“中国铜加工产业年度大会”“会计监督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海峡两岸(XX)铜雕艺术大学生交流活动暨第二届铜台高校铜文化艺术教育交流活动”等国际国内重要学术交流活动20余场,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运敏和刘文清教授举办学术报告。围绕各学科专业发展、高层次课题申报、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等主题,共举办学术会议、学术论坛、学术讲座等各类学术活动数百场,教师参加学术会议200余场,参加国外学术研讨会40余人次,学术氛围日益浓厚,学术影响力持续提升。
守正创新践使命,砥砺奋进新征程。XX学院已形成了以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研究区域经济和铜产业为主的应用型科研特色,今后,科研处将聚焦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再接再厉、奋发有为、破浪前行、砥砺奋进,不断提升整体科研创新力和学术影响力,奋力谱写学校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新篇章。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