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材料 > 正文内容

XX学校教学工作计划

2025-01-03153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双减”和“五项管理”规定,更新教学观念,立足实际,以教学常规管理为核心、以教研教改为重点、以提升教学质量为目标,加强课堂管理的力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抓好教学常规和教研活动的落实和创新,激活师生发展动能,深耕教育教学品牌特色,扎实提升育人质量。

二、目标任务

1、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全面落实“五项管理”规定,严格落实三级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国家课程,规范开设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建设“课程超市”,培植特色课程,力争基础教育课程实施水平评估成绩居于全县前列。

2、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完善全校教师专业发展三年规划,指导每位教师制定个人专业发展五年规划,从业务学习、课堂改革、课程实施、常规落实、课题研究和成果总结等方面,引领教师在落实规划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力争培养5名县级骨干教师,2名市级骨干教师,1名省级骨干教师。

3、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创新教学常规管理措施,过程管理更加精细:一要实行目标管理;二要管理重心前移;三要强化管理的执行力。加强教学质量阶段推进过程监控,构建教学质量竞争机制;创新学生分类培养机制,强化集体备课管理,加强课堂教学效益日常监控。

4、提高教科研水平。倡导老师积极投身教育教学研究,及时总结教学经验,撰写论文,本学年发表国家级论文不少于4篇,省级论文不少于7篇,市级论文不少于15篇;发挥学校信息化特色优势,加强学科课程与信息化技术整合研究,力争本学年内立项省级以上课题1项,市级以上课题1-2项,以课题研究带动教研科研工作上水平、高层次。

5、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三年规划中我们的总体办学目标是“通过三年努力,把学校办成高品质、示范性“九年一贯制”学校。具体来说,新学年学生文化课学习达到课标要求,各项技能均得到提升;音乐、美术等学科在“布谷节”等活动中获奖率位于全县前列;体育检测合格率达99%以上,优秀率达95%以上;信息技术检测合格率达90%以上,优秀率达80%以上。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抓实教学常规管理,落实“双减”和“五项管理”

1、规范课程设置,加强课程管理

⑴全面落实课程方案,助推三年规划实施。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足开齐各类课程,确保国家教育方针的全面落实。特别是道德与法制、劳动、综合实践、音乐、体育、美术、传统文化按要求开足课时。

⑵吸收校外资源进课堂,辅助课后服务工作。在严格筛查审核的基础上,吸收课外优质教育资源----书法、阅读等进课堂,建设“课程超市”,以此来辅助课后服务工作。

2、加强作业管理,提高作业效能。根据?“双减”工作要求及县教育和体育局关于加强作业管理提高作业效能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加强作业管理,优化作业设计。教务处和各年级成立作业审核小组,加强对作业管理,调控作业数量和质量;加强作业规范指导,做好作业设计、审核、备案、使用、交流、矫正各环节工作;加强作业针对性、实效性研究,适时组织优秀作业展评活动;学校落实作业定期与不定期抽查制度,确保作业质量。

3、深化课堂研究,提升课堂效益。一是加强海淀教学成果学习,积极推行海淀经验。利用教研组的主题教研活动加强大单元教学研讨,通过问题诊断、专题研讨等形式,加强对大单元教学功能、操作流程和运用模式的研讨观摩;引导教师分析和反思自己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将“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教学研究进一步深化推广,正确的确定学习目标,合理设计教学过程,有效反馈学习过程并及时评价,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二是加强信息化生态课堂的研究,探索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有效课堂教学的新途径。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实践策略,提高智慧课堂教学教学实践水平。加大对骨干教师的培训力度,全面提高骨干教师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的能力,逐步将信息化生态课堂常态化。三是加强课堂教学创新观摩研讨活动,提高课堂效益。学校将组织开展基于新课标理念下的领导干部示范课、骨干教师研讨课、青年教师汇报课、新到岗教师亮相课、人人一节公开课等活动,按照课堂教学评优标准,转变教师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四是加强监督检查。加大推门听课、听后检查、评议、当堂测评的力度和密度,以有效评价促进教师积极应用新模式,提升课堂教学创新水平,全面提高教师课堂教学创新能力。五是加强课题研究,发挥先导作用。抓好国家、省、市、县课题立项及过程研究工作,突出抓好立项课题的过程管理,边研究边总结,注重过程研究资料的积累,形成过程研究成果,力争及时通过结题验收,以课题研究带动课堂教学创新研究工作。六是加强“交互式教学系统”应用研究,提高教学效率。抓好“交互式教学系统”应用研究,开展系列研讨活动,优化课堂资源,备课组内互相取长补短,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强化过程管理,提高教学效率。一是落实网格化管理模式。继续实行“分管校长—教务处---包级领导---年级组—备课组”五级管理模式,推行“日清—周查—月结—学期汇总考核”的常规管理制度,促精细化管理上层次。二是规范计划管理。各教研组、备课组和任课教师要根据县教研室新学期教学进度安排和落实方案,制定出符合实际教学需要的教学计划,按照个人谋划、备课组交流审定、教研组审批、学校审查备案等流程,严格计划逐级审批制度,确保计划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凡不合要求、操作性差者,责令限期整改重拟,直至达到要求。三是加强备课管理。教务处要严格落实教案编写、使用制度,要在学科教学与教育技术的融合上、信息化生态课堂的研究上、优课的筛选与推荐上、教学目标的设计上、教材内容的挖掘上、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上、新课标的落实上、教法学法的指导上加大检查力度,确保备课的实效性;进一步完善新老教师结对子“一对一”帮扶制度,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组织优秀教案、学案展评,鼓励教师大胆尝试,相互借鉴,勇于创新,提高教案、学案设计水平。四是加强集体备课管理。严格落实集体备课管理制度,每周确保有两节课以上的集体备课时间,对集体备课要求要做到“三定”:即定时间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四有”:有计划、有讨论、有反思、有总结,“五统一”:即统一教学目标、统一重难点、统一作业内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单元检测,“六备”:即备课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作业、备学生,要采取“主备先行→集体讨论→二次备课→反思总结”的备课步骤,做到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面对面备课与网络研讨相结合,最大可能的用好传统备课资源和网络资源,提高备课效率和质量,真正发挥集体的智慧,确保集体备课的实效性。五是加强实验教学管理。保证物理、化学、生物三科的实验课开出率100%,确保实验课开出的真实性和实效性。六是加大矫正检查力度。对照教学常规管理要求,认真总结与反思,找准在制定学期教育教学计划、开发课程资源、备课、上课、作业、组织考试与评价、指导学生课外学习与生活、教育教学反思等环节中制约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症结,深入剖析,对症下药,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与途径,及时解决常规落实中的实际问题。

(二)落实质量管理机制,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1、落实教学质量竞争机制。修改完善考评激励机制,考评力求与全县一致,做到学科团体战和同学科教师之间竞争相结合,班级之间竞争和全级团体战相结合,不同年级竞争和全校团体战相结合,形成学校内部竞争格局,同时统筹抓好级部间、学科间、年级间的协调管理,打好教学团体战,进一步缩小管理单元,提高管理的精细化和精致化水平,激发各层面抓教学、抓质量的内部活力。

2、落实教学质量阶段推进机制。严格落实省教育厅出台的《山东省普通中小学考试管理规定(试行)》,合理设置考试次数;精心编拟高质量考试题,提高考试质量;建立“学生学习情况档案”,及时跟进了解和分析学生学习情况,不断反思改进教学。

3、落实全员育人机制。营造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优越氛围,做到教师人人是导师,学生个个受关爱,促进学校全员育人导师制管理体系的构建。一是大力抓好优生优培。建立优生自主合作学习组织,培养尖子生群体;建立尖子生培养常规,形成尖子生的跟踪分析机制,建立学生成绩档案,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定向定时分析,找症结,明策略,定措施,提成绩;实行优生培养学科导师制,开设学法指导课、心理辅导课,加强学法指导和受挫能力培养。二是重视“瘸腿生”和“弱科生”,抓好补“瘸”补“弱”工作。?根据学生成绩,准确界定“瘸腿生”和“弱科生”,落实学科教师承包责任制,找准问题存在的症结,制定帮扶计划,班主任发挥核心作用,协调各个学科补“瘸”补“弱”,?打好团体战,促进整体提高。三是抓好边缘生的提升。导师要对自己帮扶的边缘生及时跟踪辅导,通过与学生谈话,找原因,定目标,压担子,个别辅导等方法促进边缘生进步。四是关注学困生转化。实行学困生的动态界定和跟踪管理,立足班级,落实承包制,立足学科,落实知识补弱和方法指导。引导教师尊重爱护每一名学生,在生活上多关心、思想上多交流,坚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多向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倾斜,加强家校联系,形成转化合力,确保转化效果。五是重视特长生培养。各年级成立兴趣小组,坚持“奠定基础、促进发展,培养兴趣、尊重爱好,适度引导、因材施教”的原则,恰当处理好学生的文化课学习和特长培养,强化特长生专业辅导和文化课教学,保证特长生的有效性。

4、落实毕业年级教学质量目标引领机制。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包级领导、年级组长、备课组长、班主任为成员的学业水平考试送考领导小组,切实履行好对学业水平考试备考工作的指导。落实三个责任制:即年级备考质量年级组长负责制,班级备考质量班主任负责制、学科备考质量备课组长负责制。层层制定教学质量目标,年级组长定年级目标、备课组长定学科目标、班主任定班级目标、教师定个人目标。要定期召开九年级教师研讨会,重基础、强能力、抓进度。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制定可行性、阶段性的有效措施,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及时进行教学调整,要加强毕业班心理素质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面向全体学生,积极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定时进行追踪辅导,力争做好成绩。

5、加强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一是要扎实开展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月活动。学校要在本学期广泛开展“学习方法指导周”活动,坚持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认真听讲、做笔记、课后复习、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以及正确的书写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二是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教育。学校将通过校会、年级学生会、家长会等形式,帮助学生确立远大的人生理想、明确学习目标和正确的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兴趣,规范学习行为,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三是抓实学生学习能力训练。分阶段开展活动,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落实物理、化学、生物三科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培养学生规范操作的能力;开展作业、试卷展评活动强化学生的规范意识,提高规范作业、规范答题的能力。

(三)加强各类培训,促生教师素养

1、开展新课程标准和教材通研培训。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深入研讨、分析教材,提高对教材的理解水平和应用能力。要充分安排时间,扎实开展教材和课标全员学习培训活动。教材学习培训要做到点面结合,教材学习与课例观摩相结合,集中学习与分散研究相结合,不断丰富培训学习的方式、方法,提高广大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和培训效果。

2、开展新政策学习培训。要组织全体教师进一步认真学习有关教育改革的各级各类相关文件,使广大教师全面认识当前“双减”的新形势,引导教师转变教育观、质量观、课堂观,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3、开展学科技能培训。要充分利用好各教研组的主题教研活动,突出抓好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数学教师的解题能力和几何画板的应用能力,英语教师的口语能力,音乐教师的弹唱能力,美术教师的绘画能力,物理、化学、生物学科教师的实验操作能力等专业能力训练。

4、要适时开展学科业务交流展示活动。通过开展研究课、同课异构、微课程教学设计、教师论坛等活动,促进教师在教育教学反思中成长,进而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5、分项技能训练,提升教师素养。是扎实开展教学基本技能训练。认真组织教学基本功训练,围绕教师备课、教案编写,学案、作业设计,单元试题编拟,教学反思撰写等教学基本技能,扎实开展活动。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链接:https://aaghb.com/?id=6548

分享给朋友:

“XX学校教学工作计划” 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