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师风师德发言
弘扬高尚师德师风 青春奉献三尺讲台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对廉洁从教的最好总结。这句名言也是我们许多优秀教师的座右铭。教师是最崇高的职业。对教师,人们有着数不清的赞誉:“教师是蜡烛,燃烧自己”,“教师是春蚕”,“教师是孺子牛”等等。社会赋予教师很多耀眼的光环,作为一名教师,在领受这些美丽光环的同时,更应该恪尽职守,廉洁从教,为自己增辉添彩。
那么,教师如何做到弘扬师德师风,坚持廉洁从教呢?
——首先,教师必须坚守高尚情操,传承和发扬奉献精神。教师的奉献精神就是以为学生服务为最高目的,以培育青少年成才成人为最大责任,不计报酬,淡泊名利,乐于献出,不重索取的以教为志、以教为荣、以教报国的精神。古人云:“不受日廉,不污日洁。”说的是不受贿赂,不接受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贪图财货,不沾不污,立身洁白。廉洁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历经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积淀,在当前已经成为一个人立身社会、投身事业和对待职业的基本素质和道德标尺。一个人,不管他从事什么样的职业,站在什么样的岗位,都应当坚守廉洁,抵制腐败,这不仅是党和政府的严格要求,是广大群众的殷切希望,也是做人的根本,做事的基础。教师之所以受人尊敬,不只是因为教师职业是神圣的,肩负着传授文化知识,教授学业的光荣职责,同时更重要的老师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社会规范和价值的传递者,老师的言传身教正是每一个学生塑造品德、锻造人格的榜样,老师肩负着培养一代又一代人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好人的重任。
——其次,要正确认识教师职业的苦与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师这个职业,不会带来任何物质上的富有,但是在精神上却是充实的、快乐的。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安贫乐教,爱岗敬业。只有坚守廉洁清白的品质,才能不辱教师这一光荣的称呼;只有坚守清正廉明的信念,才能真正做到出淤泥而不染。事实上,有许许多多的教师都把“廉洁从教、服务学生”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并因此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了非凡的成绩,实现了生命的辉煌。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些师德高尚、清正廉洁、业务精良的优秀教师,他们满怀对教育事业的热忱和对同学们的真心爱恋,默默的在三尺讲台上站了数十年。他们有的人到中年,上有七旬父母,下有正在读书的子女,家中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其有限的工资。有些热心的亲戚向他们建议,“XX老师,您教学水平好,不光同事们认可,而且学生家长也非常认可,何不带几个学生?您有了收入,学生提高了成绩,岂不两全其美?”而他们没有接受那些看似好心的建议,只是淡淡的一笑而过,守牢了师风师德。
——再次,教师要杜绝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当前确实还存在着腐败、分配不公、教师待遇偏低等问题,但教师作为社会上一个思想水平较高的群体,应以正确的心态来认识和对待这些社会问题,以坚定的立场来维护教师自身廉洁从教的形象。一个班主任老师对我讲,每一位家长都十分希望班主任能够关照到自己的孩子,每年9月10日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当天,一位家长拿着一个信封说:“这是我家孩子给你的小礼物,一定要收下!”当时他没有多想,以为是小朋友自己的手绘贺卡,没想到回到家拆开发现里面暗藏玄机——夹了一张超市卡。第二天,他悄悄地将这封信放回到小朋友的书包里,并用微信通知其家长,我也有一个“小回礼”。他写了一封拒绝信:“亲爱的家长您好,首先感谢您对我的信任和支持,我能够理解您的初衷和本意,其实作为一名教师,想要收到最好的教师节礼物是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我必将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孩子,有关于教育的问题也欢迎随时交流和沟通,谢谢您对我的信任和支持”。从此以后,他对每一个孩子的点点滴滴都加强观察,并及时反馈给家长,在时常交流中建立起信任,以后这位家长也不再提起有关于“礼物”的事。还有一次,一位家长向他打听家庭住址。于是他直言:“有什么事情我们可以面谈,教育方面的交流只要我有时间,随时可以恭候。”家长听到我的这样坚决的态度,也就不再说去他家里的事。礼物是需要“礼尚往来”的,任何人都无功不受禄,而最好的礼物,就是家长对教师打从心底的尊重。
廉洁从教不是装样子,也不是作秀,更不是自欺欺人的把戏,演给别人或是自己看的。廉洁从教要求的是实实在在,是从内心到行动上都清清白白、干干净净。在经济大潮下,有少数教师被物欲冲昏了头脑,“一切向钱看”,唯利是图,唯利为大,贪心无尽,欲壑难填,官升了,级晋了,却永不满足,一贪再贪,最终陷入腐败的泥潭,毁了自己的一切,更毁了教师这一职业在社会上的美好形象。所以,教师要崇廉戒贪,主动承担廉洁责任,才能自觉履行教师职责,强化廉洁行为,以廉洁为荣,以腐败为耻。这是一种觉悟、一种境界,也是一种廉洁自律精神,更是一名教师最根本的道德修养。
时代,要求学校抓好廉洁教育,时代,要求教师廉洁从教。我们应自觉地将师德原则、师德规范内化于心,刻意操守并最终达到“随心所欲不愈矩”的境界,自觉抵制不义之利的诱惑,社会“潮流”的冲击,扎根祖国教书育人的伟大事业!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