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材料 > 正文内容

在2024年学校政治监督工作部署推进会上的讲话

2025-01-03296

在2024年学校政治监督工作部署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前进的最大政治优势,而强化政治监督是高校充分发挥这一政治优势的重要保障机制。政治监督属于党内监督,是督促全党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有力举措,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居于根本和统领地位。高校党组织属于党的基层组织,履行日常监督职责。高校纪委作为党内监督专责机构,如何将政治监督和日常监督贯通协同,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高校鲜明的政治属性以及特有的价值属性和社会属性,决定了高校没有脱离政治的单纯业务,也没有脱离业务的抽象政治。新时代高校纪委强化政治监督要透过业务看政治,围绕当前高校面临的形势与任务,找准政治监督和高校业务工作相结合的切入点,创新政治监督的方式方法。下面,我讲几点要求。

一、强化使命担当。牢牢把握高校纪委强化政治监督的重要意义

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要求高校在教育实践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教育方针以及重大决策部署。这是高校成功应对当前形势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纪委政治监督的使命所在。

(一)政治监督是高校加强两个“坚强阵地”建设的重要保障。高校需要汇聚海内外优秀人才、营造学术自由的氛围、鼓励探索创新的精神,以承担思想传承、科技创新之使命,发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之功能。与此同时,“学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可不是一个象牙之塔,也不是一个桃花源”。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才的,高校是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而高校学生正处在思想最为活跃的时期,知识体系搭建尚未完成,价值观塑造尚未成型,情感心理尚未成熟。高校纪委强化政治监督,加强对党的教育方针及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监督,是推进高校两个“坚强阵地”建设、培养“四个服务”优秀人才的根本政治保障。

(二)政治监督是高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保障。高校不仅是思想的存放地,还是思想的生产地,尤其是创新思想的策源地。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推进,一些错误思潮纷纷涌入大学校园,利用各种方式进行思想渗透。伴随着学术研究走向国际前沿,在标榜学术自由的“外衣”下,诸多蕴含西方价值判断的学术评价标准和教育评价体系,削弱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地位。“党对教育领域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亟待加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决不允许在重大政治原则问题上、大是大非问题上同党中央唱反调,搞自由主义”。高校纪委强化政治监督,加强对坚定理想信念宗旨、践行牢记初心使命的监督,督促党员领导干部强化理论武装、增强党性修养,是高校警惕和防止各种错误思潮以各种形式同我们争夺阵地、争夺师生、争夺人心,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的内在需要。

(三)政治监督是高校始终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保障。党的二十大把教育、科技和人才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作出系统安排。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高校在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上攻坚克难的组织优势和政治保障。《意见》指出,基层党组织要着力提升组织力,党支部要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要自觉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下想问题、做工作。高校纪委强化政治监督,以有力有效的日常监督促进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落地,是高校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和优势学科的组织保障。政治方向决定着办学道路,高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突出作用,要求高校推进政治监督常态化,将政治监督贯穿办学治校的全过程、各方面。新征程上,高校纪委强化政治监督要透过业务看政治,回答好监督什么的问题,进而解决好怎么监督的问题。

二、强化工作担当,落实落细高校纪委强化政治监督的重点任务

高校纪委怎样通过强化政治监督推动解决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明确纪委日常监督方式主要包括:“座谈,召集、参加或者列席会议,了解党内同志和社会群众反映;查阅查询相关资料和信息数据;现场调查,驻点监督;督促巡视巡察整改;谈心谈话,听取工作汇报,听取述责述廉;建立健全党员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开展党风廉政意见回复等工作。开展专项监督,针对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中的突出问题,行业性、系统性、区域性的管党治党重点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群众反映强烈、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加强监督检查。”这为高校推进政治监督在教育活动全过程各领域具体展开,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

(一)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推进政治监督实化深化。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行动是思想的外化。思想认识问题往往会主观见之于客观,通过一定的行为表现出来。所以,先要解决好监督主体和监督对象的思想认识问题,才能推进高校政治监督实化深化。《党章》规定,党的基层党组织要“教育党员和群众自觉抵制不良倾向,坚决同各种违纪违法行为作斗争”。高校政治监督要防止和纠正一切偏离“两个维护”的错误言行,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始终,加强对党员遵守纪律的教育。首先,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党的理论和教育方针的学习。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从“两个维护”的高度看待政治监督,在主动担当政治责任的同时,正确认识政治监督保障教育事业发展的作用,自觉接受监督。其次,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旗帜鲜明地讲政治。通过全面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经常性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防止和纠正教师队伍中个别存在的错误认识,使教职员工深刻领会我国高校是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高校,开展教学科研工作要自觉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等方面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二)践行“一线规则”,推进政治监督抓早抓小。政治监督从政治上发现问题、纠正偏差,首先要明确问题出在哪里,才能抓早抓小。高校纪委强化政治监督,既要锤炼各级党组织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的政治能力,防范和解决教育教学科研工作中忽视政治、淡化政治、不讲政治的问题,又要锤炼自身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高校各项业务工作中精准识别政治建设存在的问题。如何练就在业务工作中发现政治偏差的本领?毛泽东强调:“一切问题的关键在政治,一切政治的关键在民众。”高校纪委强化政治监督,准确掌握人才培养的开展情况、教师队伍的发展情况、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情况、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情况,不能被动地坐等观望,而是要践行“一线规则”,深入师生员工、走进课堂食堂,听一听、看一看、聊一聊,真实感受广大师生关心什么、需要什么、反感什么,定期分析师生员工的思想动态,全面、动态掌握学校政治生态情况。在此基础上,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针对广大师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监督检查影响党和国家决策部署、损害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从政治问题的源头发现和纠正政治偏差,推动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三)开展调查研究,推进政治监督做精做准。政治问题隐蔽性强、破坏力大,政治监督在做精做准上下功夫,核心要求是实事求是、科学辩证,即对客观实际情况深入调查研究、客观分析研判。高校纪委如何精准识别政治问题,做到实事求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用好调查研究的“传家宝”,做好调查研究的“基本功”。他指出:“回顾我们党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什么时候全党从上到下重视并坚持和加强调查研究,党的工作决策和指导方针符合客观实际,党的事业就顺利发展。”高校开展政治监督,其一,要聚焦政治原则、政治部署、政治责任,从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党内监督责任落实情况,以及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满意度等方面入手,深入开展政治生态调查研究,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其二,要强化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刚性约束,定期梳理和综合分析信访举报和网络舆情,及时发现并解决教学科研管理等业务问题背后可能存在的政治风险、政治隐患,促进政治问题源头治理。其三,要对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各种错误思想、模糊认识、不良现象保持高度警惕,开展党员领导干部和师生员工思想政治状况的调查研究,防止认识上的模糊导致言行上的错误、非政治风险演变为政治风险、一般问题发展为政治问题。

(四)强化政治责任,推进政治监督有力有效。高校政治监督既不能抛开科学研究、教书育人,就政治说政治,搞空对空;也不能以学术自由、思想争鸣为借口,放松党的建设、弱化党的领导。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如何防止和纠正把加强政治建设和教学科研业务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党章》规定,“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担负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条例》指出:“高校院(系)级单位党组织应当强化政治功能,履行政治责任,保证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任务完成。”高校政治监督融入管党治党的全局、服务保障政治大局,“要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守正确政治方向的坚强战斗堡垒,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坚定不移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第一,要加强对院系二级单位党组织落实“两个责任”、担当职责使命、贯彻组织路线的监督检查,促进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贯通协同;第二,要监督纠正院系二级单位党组织以及师生党支部执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等方面的偏差和问题,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要充分发挥院系二级单位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党的建设带动科研创新,发挥党员领导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心怀“国之大者”教书育人,打通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

(五)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推进政治监督常态常在。高校培养对象、师资队伍、领导干部、工作成效均受到社会普遍关注,一旦出现违反党纪法规、违反政治纪律和破坏政治规矩的现象,就会产生较大的不良政治影响。需要明确,个别领导干部贪污腐化、阳奉阴违、弄虚作假是政治问题,个别党员师生道德败坏,违反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同样是政治问题。一旦发生此类问题,必然会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教学效果,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作用发挥。高校政治监督要善于从小问题发现政治上的深刻内涵,拓展日常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抓住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和办学治校的关键环节、关键人员、关键事项、关键时期,监督执纪问责。其一,在办学治校的全过程各方面,以严格的执纪执法增强制度刚性,严肃查处对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决策部署只表态不落实、维护师生利益不担当、不作为的突出问题,纠正各类政治问题和偏差。其二,在教育科研管理等各个环节,有针对性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对恶意诋毁党的形象、削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攻击或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言行,旗帜鲜明地予以反击、驳斥和处置。其三,以零容忍的态度,对道德败坏、品行不端,违反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违反高校学生行为准则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和个人,依规依纪依法,从速从严处置。此外,清除政治隐患,还要查找政治问题的思想根源。《监督条例》规定,党的基层组织履行监督职责,要“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发现党员、干部违反纪律问题及时教育和处理”。高校政治监督是标本兼治、防患于未然的教育过程,要在监督执纪问责中传道传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释纪释法,使铁的政治纪律内化为党员领导干部和师生员工的行为准则。

三、强化责任担当,深刻明确高校纪委强化政治监督的重要原则

政治监督由具体的人和事组成。《党章》规定,党的基层组织“监督党员干部和其他任何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监察法》规定,公办教育中从事管理的人员属于监察对象。这将高校党员领导干部和广大教职员工纳入监督范围。《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把党的领导落实到高校办学治校全过程各方面”,又将高校办学治校和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纳入监督范围。教育活动由学生、教师和学校三者构成,与之相应,学生的成长成才、教师的教学科研和学校的管理服务是高校业务工作的核心内容。高校政治监督透过业务看政治,要将政治监督融入人才培养、教育科研和管理服务的各个方面,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教育活动过程之中,转化为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优势。

(一)将政治监督和人才培养相结合。千秋大计,人才为先。高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就是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政治监督的首要任务是,督促全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高校政治监督透过业务看政治,落实在推动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既要紧盯考试招生录取、毕业生就业等关键环节,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也要紧盯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推动贯彻落实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具体来说,就是要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学习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对人才培养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和实际效果的监督检查,不断增强做到“两个维护”的定力和能力,着力培养“四个服务”的优秀人才。

(二)将政治监督和教学科研相结合。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大批海内外高层次优秀人才身处高校教育教学一线或管理岗位,他们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有一定的建树,但往往注重专业知识的教学与科研业务,对思想政治教育和理想信念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并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教师理想信念模糊、育人意识淡薄,影响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高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有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政治监督的根本任务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高校政治监督透过业务看政治,落实在推进高校教师教学科研活动服务国家发展和人民利益,既要紧盯师德师风,又要加强对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监督检查,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教师、怎样培养教师”的关键性问题。具体而言,就是要加强对高校各级党组织履行政治责任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开展教师理想信念教育,使广大教师自觉抵制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侵蚀,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世情、国情、党情,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对高校有关职能部门在开展业务工作中加强政治建设的监督检查,督促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促进教师队伍政治能力建设和业务水平提升相统一,推进培养“四有”好老师。

(三)将政治监督和办学治校相结合。政治监督的直接任务是坚决查处各类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问题,监督纠正党内政治生活准则等方面的偏差和问题;长期任务是加强对落实“两个责任”、担当职责使命的监督检查,督促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夯实党长期执政根基。高校政治监督透过业务看政治,落实在高校办学治校各项工作中,既要加强对党的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履行职责、行使权力进行监督,又要引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推进贯彻落实好“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育、为谁办教育”的方向性问题。要督促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防止和纠正政治意识淡化、党的领导弱化、党建工作虚化、责任落实弱化等问题,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营造促进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的政治环境,推进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服务。值得注意的是,政治监督是对政治问题进行监督,政治问题具有很强的敏感性和严肃性。高校纪委强化政治监督既要防止监督不到位和简单化,又要防止泛政治化倾向。要根据《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关于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的有关规定,结合高校各项业务工作的特点,完善机制措施、搭建载体平台、创新方式方法,推进政治监督精准化。

各位老师,同志们,高校政治监督不能脱离教育教学业务,无所作为,缺位失位;也绝不能突破超越权限,越俎代庖,错位越位;更要防止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错误,杜绝脱离业务另搞一套,增加不必要的工作负担。对于高校而言,高校政治监督承担着推动高校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和历史任务,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高校政治监督在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的全过程,监督检查党的教育方针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这是一个完整的体系。高校政治监督要强化理论武装,依靠群众力量,深入调查研究,落实政治责任,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查处政治问题、纠正政治偏差,这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而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则是贯穿这一长期过程、完整体系和复杂工程的“主轴”。高校政治监督要根据高校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各项要求,按照这一“主轴”加强监督检查,把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融入教育活动之中,实现推动高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服务人民群众、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目标任务,为从政治上保障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奠定基础。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链接:https://aaghb.com/?id=5510

分享给朋友:

“在2024年学校政治监督工作部署推进会上的讲话” 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