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在2020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讲话
417
2020年
在2020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讲话
苏州大学校长 熊思东
(2020年6月28日)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此刻,我站在百廿苏大的起点-钟楼与大家交谈,可谓百感交集,思绪万千。2020年,对于世界、对于中国、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很特别的一年,对于苏大,这份特别就更添一分。今年是我们建校第120周年,回首过去120年波澜壮阔的办学史诗,如长江蜿蜒,虽经曲折,却奔腾不息。
当时光回拨至1900年,苏大历史的扉页上,写着这样一个故事:来自大洋彼岸的YoungJohn.Allen、DavidL.Anderson、Alvin.P.Parker和长居苏州的曹子实(CharleyMarshall)等前辈,走遍姑苏城,来到天赐庄,建立了一所以全新的教育理念举办的新型大学堂SoochowUniversity。打开视野、敢为人先,这一年便是苏州大学的庚子元年。
当历史定格于1960年,这一年,苏大人响应国家“向科学进军”的号召,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架5000倍投影显微镜,极大地拓展了我们探究自然科学的视野;这一年,我国血液学奠基人之一陈悦书教授首次招收研究生,标志着学校中断了十余年的研究生教育全面重启;这一年,学校的前身之一、原苏州丝绸工学院正式成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这一年便是苏大的第二个庚子年。
2020年,再遇庚子年,苏州大学站在新时代、新甲子的交汇点上,每一位苏大人都对新一年充满了期待和憧憬。我们无数次想象过120周年校庆的盛况,同学们也无数次想象过毕业庆典的场景,但是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我们既定的计划和节奏。疫情的现状,迫使我们不得不将传统的毕业典礼仪式“升”上云端。尽管方式不同往年,但庄重依然、温情别具、充满惊喜。飞云之上,我们一样能看到绿树成荫、听到声声蝉鸣;隔着屏幕,我们一样能山水相连、心手相牵。此刻,散落在天南海北的你们,被网络和学校的牵挂一线串联。这是苏大120年办学史上第一次举办的云上毕业典礼,也是一场零时差、零距离、零缺席,全球苏大人同步观礼的盛典。
2020届的你们,注定与众不同!你们原本计划好的毕业季todolist,因为疫情,添上了许多不期而遇的变化:开学无限延期,毕业遥遥无期,被迫在家待机。你们原本打算在寒假里弯道超车,给毕业论文一个完美的revision,谁知调研去不成,实验做不了,导师只能线上辅导。磨人的不仅仅是毕业论文,一再推迟的复试时间、迟迟不来的offer、反反复复的求职面试、无限搁浅的毕业旅行,还有那苦苦维系的异地恋情,2020届的你们真是“太南了”。难归难,烦归烦,你们一面用智慧和汗水将困难一一克服,一面力所能及地投入到这场战“疫”中。收到你们寄来的抗疫物资,听到你们勇斗疫情的感人善举,看到你们线上答辩时的沉着冷静和云中求职时的自信满满,我由衷地感慨“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你们成长了,你们成熟了!
但是,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世界,依旧并且有过之而无不及地充满了不确定性。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所说:世上唯有“变化”才是永恒的。变化的不确定性,或许就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确定。在纷繁复杂、变动不居的社会中,如何保持人生的航向,避免迷失自我、丢失自我?我想,我们需要有约定。约定,意味着有言在先、有约在先、以终为始,它将成为我们思想的稳定器、成长的路线图、行动的导航仪。
谈到约定,我们实曾有过。诸君是否还记得,四年前的9月20日上午9点,伴随着悠扬的钟声,我们相聚在钟楼南草坪,共同许下了青春之约。我们曾约定,将大学之行作为认识自我的发现之旅。我在典礼上介绍的42位同学中,那位来自祖国最东边的姜昕彤同学,四年来,她扛着三角架走遍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用13286张照片记录了苏大的光影,发现了最美的苏大,苏大也发现了最美的她;还记得那位来自祖国最南边的吴淑怡同学吗?她已然成为一名跨越山海的国际志愿者,参加过泰国大象的保护工作,做过当地贫困儿童的中文老师,她用爱心温暖了他人,也照亮了自己。尼采所说的那个“离你最远的自己”,已真正“成为了你自己”。我们曾约定,将大学之行作为完善自我的成长之旅。社会学院的房梓晗同学,四年里她跨越三大洲,在研修交流中感受了艺术的伦敦,踏过雨边的清迈,拥抱过热情的奥克兰,她以脚步丈量世界,在行走中不断成长;轨道交通学院的黄蕾同学,她不问成败、但求耕耘,跨界参加了各类学科竞赛并在美国数学建模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在大学这个舞台上,你们不仅仅做了导演,也成了最佳主角。我们曾约定,将大学之行作为超越自我的追梦之旅。有位被同学称为“实验室一哥”的纳米学院的佘嘉霖同学,独墅湖畔的晨光与909号楼的灯光,记录了她勤奋的模样,愿获得Erasmus全额资助的她,在逐梦科研的道路上永不停歇;医学部的冯雨同学,在疫情防控最严峻的时候,主动请缨坚守发热门诊,尽早发现了新冠肺炎患者并让他们得到了及时的治疗,大疫之下显真情,他以逆行的背影践行了医者仁心的誓言。正是你们这一点一滴地积累,一步一个脚印的自我超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成为现实。
今天,我无法一一回顾你们每个人的履约之行,但文星阁旁的朗朗书声,炳麟馆中的奋笔疾书,东吴桥上的披星戴月,工训中心里的废寝忘食,体育馆里的挥汗如雨,社会实践路上的铿锵脚步,国际舞台上的神采飞扬,所有你们曾挥洒汗水的地方,都是这份青春之约的见证者,你们是最可爱的履约者,最守信的追梦人!
同学们,毕业就像一束光,自过去点燃,把未来照亮。今天,站在毕业的门口,你或许可借由这束光,看见美丽新世界的入口。然而,人生海海,前方仍有数不清的关隘。在这个唯变不变的时代,在新的征程中,你们还将面临一次又一次的“通关升级”。此刻,我想将千叮万嘱化作几个约定,希望能充实你们的行囊,伴你们行者无疆。
相约2020,不晚起,要奋起。此刻的你,带着不舍与豪情挥别母校,迈向人生新的战场。人勤春来早,奋起正当时。年轻的你们正处在起好步、开好局的黄金时期,愿你们带上在大学时期陪伴你们成长的两位战友“学习”和“锻炼”。学习,是你们披荆斩棘的有力武器;锻炼,将为你打下奋斗之行的坚实根基。希望若干年后,卷不离手的你,能看到不一样的诗和远方;勤于锻炼的你,依然能够轻松穿上今天的衣裳,拥有傲人的发际线。
相约2030,不怕输,不服输。离开母校10年的你,可能有了幸福的小家庭和稳定的事业,也可能在犹豫要不要更换跑道,重新出发。人生是一个不断挑战的过程,不要因为怕失败、怕失去,而停止了逐梦的脚步。请相信,吃过的苦、受过的累、掉进的坑、走错的路,都不过是人生的潜伏,它终将在最好的时间助你破茧成蝶。愿你带上不服输的心,去追去闯,去乘风破浪。
相约2040,不贪心,守本心。毕业20年的你,随着时间的流逝,人生的加法越算越快,身边的诱惑越来越多。愿那时的你已经懂得人生的减法,学会舍去让你身心俱疲的欲望,丢掉让你迷失自我的攀比。名利和财富或许能证明你是一个成功的人,但我更希望你始终守住本心,做一个有责任、有温度、释放善意的好人,这远比做一个成功的人更难,但也更重要。
相约2050,不设限,创无限。离开母校30年的你,也许已迈入了知天命的年龄。天命是什么?《哪吒》说:我命由我不由天。时间和年龄从来都不是命运的设限条件,更不是衡量成长的标准。每个人的潜能无限可能,请不要为自己设限。生活给了你阅历,岁月给了你考验,日新月异的社会带来了机遇,这些都是命运的馈赠。天命不应该是坐而享受,而是用行动创造惊喜,让人生变得无限可能。
相约母校,不恋家,常回家。未来,还有毕业40年、50年以及更长时间的日子。无论你们走多久、行多远,苏大永远是你们的家。我很高兴你们爱家,却不希望你们因为留恋家的美好,而失去搏击未来、拥抱未知的勇气。家,是一个长大后注定要离开的地方,也是一个不常在身边却牵挂一生的地方。愿你将这个家置于视线里、藏在心深处。在母校遇到困难时,请你帮助她,为她穿上坚实的铠甲;在母校意气风发时,分享她的喜悦,也善意地提醒她行稳致远。愿你们从青丝到白发,心归处,是苏大。
相约时代,不拒变,善应变。面向未来,不确定性依然在加大,但我坚信时代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她、用包容的心态融入她、用切实的行动创造她。希望你们面对日新月异的变化时,与时俱进、跟上步伐;面对难以逾越的文化鸿沟时,尊重差异、开放包容;面对人类共同的难题时,扛起责任、展现担当。愿时代成就你们,更愿你们照亮时代。
相约祖国,不缺位,守好位。在初出茅庐时,我们要想想“能为祖国做什么”;在纵横职场时,我们要想想“为祖国做了什么”;在功成名就时,我们要想想“还能为祖国再做些什么”。在我看来,鲁迅先生所说的“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就是最好的回答。为学者,以文载道、经世致用;为医者,以德立身、敬佑生命;为师者,以身布道、润物育苗;为政者,以民为本、造福一方……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发热发光,就是为祖国做出的最好贡献。愿因为有你,祖国未来风光无限。
同学们,后浪总会入海,青春不说再见。再过112天,也就是今年10月18日,学校将举行建校120周年发展大会,希望大家作为最年轻的校友,返校重聚。当然,无论你们是毕业一年、十年还是五十年,母校随时欢迎你们回来,往后每届毕业典礼,你们都有参加的特权,我们会准备好新的学位服,预留好VIP坐席,请主礼教授亲手为你们扶正流苏,让今年的遗憾少一些,再少一些。
同学们,今天你们就要告别母校,驶入崭新而宽广的新航程。愿你们加满油、把稳舵、鼓足劲,驶向更加光明的未来。请大家不要忘记我们的约定,也请不要忘记母校“临行密密缝”的深情厚意,更不要忘了苏大人的追求和使命!
有了约定,重逢就不再是无期。同学们,前方多珍重,后会自有期!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