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面探索数字化“大思政课”建设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推进教育数字化”,这为“大思政课”建设点亮了改革创新的明灯。当前,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已成为“大思政课”建设的主流趋势,这不仅是善用“大思政课”并将其与现实相结合的鲜明体现,也是促进“大思政课”建设行之有效的必要保障。探寻数字化“大思政课”建设的现实路径,应从思维革新、资源协同、教学升级、师资完善四个方面发力。
涵养数字意识,构筑数字化大格局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数字化的理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搭载数字技术的快车。数字化“大思政课”建设须涵养师生的数字意识,提升师生的数字素养,积极构筑数字化大格局。
一是要深化数字化认识。数字技术赋能思政课建设是一把双刃剑,使用不慎可能会加剧教育不公。为此,首先要对数字技术有清醒独立的认知。教师要深化对数字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大思政课”建设中价值的理解,同时也要尽量避免思政课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负面问题;在帮助学生认识数字技术对学习的作用同时,也要引导他们学会甄别数字化信息的良莠。二是要增强数字化意愿。增强数字化意愿更多的是增强教师的数字化使用意愿,增强他们利用数字技术推进教学改革的动力。要着重提升教师对数字技术资源学习及应用的意愿,引导教师主动学习和使用数字技术,增强他们开展数字化实践、探索和创新的主动性。
联动多方资源,打造数字化大课堂
数字化大课堂是一个包括主渠道课堂、分渠道课堂、线上线下课堂、校内校外课堂在内的多元化共享课堂。要依托数字技术联动多方资源,不断增强资源的协同性和利用率,从而更好地推进资源的多元共进、优势互补。
一是要创新运用主渠道教学资源,利用数字技术重塑思政课育人模式。线下课堂要在传统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打造智能化教学场景,以身临其境、虚实结合的感知方式,促进学生与思政资源的交流互动,增强学生学习的体验感、参与感和获得感;线上课堂要推出优质内容,作为线下资源的补充和线下教学的延展。要通过线上线下主渠道课堂的携手并进,帮助学生线下学习、线上充电。二是要推进分渠道教学体系建设,依托数字技术突破空间限制。既要充分发挥校内学工部、团委、教务处、宣传部等职能部门的联动作用,又要发挥校外红色文化场馆、博物馆、名人故居等实践基地的育人价值。三是要打造多元共治的课堂教学新格局。借助数字技术促进思政教学资源开放合作,快速高效地把分散的优质资源聚合起来,如推进校—校合作、学校—社区合作、学校—民间组织合作等,在资源共享共治中打造内容丰富的数字化大课堂。
升级教学样态,建设数字化大平台
数字化育人大平台是依托数字技术来提升“大思政课”育人效能、管理水平与评价能力的一体化平台,包括理论育人平台和实践育人平台。推动数字化“大思政课”建设,要在教学样态逐步升级中推进数字化大平台的动态发展。
一是要通过数字技术助力教学载体优化升级。诸如微课、慕课、多媒体教室等理论载体要升级到数字赋能新高度,诸如实践教育基地、重大纪念活动、自然人文景观和重大工程等实践载体要融入数字化演示和交互技术。二是要提高“互联网+立德树人”效能。青年学生是“网络原住民”,与互联网保持着不间断的联系,因此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对“大思政课”氛围营造的强大功能,为学生创设全时段、不打烊、“超市式”资源服务,提高“互联网+立德树人”的效能。三是要生成完备的教—学平台评估体系。教—学平台评估体系包括对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估和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估。学习成效评估平台可通过数字统计与回溯来追踪学习过程、描绘成长轨迹、评估学习效果,通过把握个性化差异实现因材施教;教学评估平台主要利用学生反馈和督导评课的大数据对教师教学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估,如数字马院虚拟教研室在为教师提供集体备课平台的同时,也便于对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
发展复合主体,培养数字化大师资
发展复合主体是“大思政课”之“大”的重要条件,不仅要求传统思政课教师开拓视野、学习专业以外的技能,也要将其他领域人才更多地纳入到思政课教师队伍中来,这是提升思政课教师群体素养、培养数字化师资队伍的有效途径。
一是要发展专技相通的复合型思政课教师队伍。要加强思政课教师数字化技能的培训,丰富数字技术知识、增强运用数字技术的能力,同时将思政课教师的数字化技能纳入考评范畴,努力培养思政课专业知识与数字技术相融通的复合型师资。二是要推动师资间互联互通、协同共进。要推进教学主体的联合,利用数字技术增强不同学段、不同部门、不同领域的教师、学者、工作人员的交流联通,努力将其他领域的专家学者、一线工作人员纳入到“大思政课”的授课群体中来,提升协同育人实效。三是要保障复合型师资队伍的实际效益。随着“大思政课”建设和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加入到“大思政课”建设的队伍中来,其中既有主动参与,也有被动为之。为了更好地调动教师依托数字技术开展育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实效性,必须确保数字技术效益普惠,让数字化资源均衡地惠及不同部门、不同领域的师资建设平台,在基地资源建设、评奖评优、教学科研等方面给予相应保障。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