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陈张海:在厦门大学物理学科百年暨学科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5858
2023年
继往开来忆百年砥砺前行谱新篇
在厦门大学物理学科百年暨学科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 陈张海
(2023年4月16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亲爱的校友们、同事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是厦大物理学科创建100周年的喜庆日子,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欢聚一堂,回顾厦大物理学科发展峥嵘岁月,共同祝贺学科百年华诞。首先,我谨代表学院师生,向各位嘉宾、各位领导致以最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为厦大物理竭诚奉献的师生员工、广大校友及关心支持学科发展的各位领导和各界朋友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继往开来忆百年,砥砺前行谱新篇。自1923年学科创建至今,物理学科走过了100年的光辉历程。在这个不同寻常的100年里,厦大物理始终不忘国家使命,秉持“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精神,书写了充满荣光与梦想、开拓与奋进的时代篇章。今天我们在此欢庆厦大物理学科百年华诞,既是总结过往,更是展望未来。一个世纪的孜孜以求,绘就了厦大物理学科熠熠生辉的历史长卷。
102年前,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历史背景下,陈嘉庚先生以“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的信念,倾资创办厦门大学。
陈嘉庚先生怀抱创建“世界之大学”的宏愿,擘画学校发展蓝图。厦门大学成立之时,师范学部是当时最大的一个学部,下设“哲学教育科”、“文史地科”、“数理化科”、“博物科”四个分科。而在“数理化科”下设有物理学门,厦门大学的物理学教育由此发端。1923年以前,中国仅有京师大学堂、金陵大学、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齐鲁大学、燕京大学、大同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等几所高校设有物理学科或物理学系,校主陈嘉庚深知物理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高新技术先导的重要性,在1923年4月,厦门大学改学部为科,全校设置文、理、教育、工、商、新闻等科,厦门大学物理学科教育肇始。1924年6月,厦门大学物理学系正式成立。那个时期中国物理学教育刚刚起步,学校广求贤才、名师,聘请田渊添为我们的第一个系主任,培养专门人才,积极建设物理课程和实验设备,奠定了学科基础。
1926年,胡刚复前来物理学系任教,担任厦门大学理科主任兼物理学系主任。1918年他从哈佛学成归国,开了研习物理风气之先,是中国近代物理学发展史的“拓荒者”。物理学科在晚清引入我国之后,大学堂里尚无物理实验室。胡刚复以亲手制作的实验仪器充实了实验室并开展实验教学,从而把真正的物理学引进中国大学的讲堂。此外,他还聘请能人志士主持理科各系工作。秉承学校于理科“研究专门科学,传布科学智识,造就科学人才”的办学宗旨,积极购置仪器设备,建设实验室。
1952年,全国院系大规模调整,物理学系恢复成立,这一时期,厦门大学聘请了黄席棠等骨干教师来系任教,物理学系规模迅速扩大。黄席棠任教物理系主任期间对学生教育进行深入思考,他认为直观教学、示范试验十分重要。他亲自讲授《普通物理》课程,在他的努力下,亲自建立示范教学实验室,引进先进仪器,打造了当时国内先进的实验室。
1956—1958年,根据我国12年科学发展规划,厦大物理参与全国五校——北京大学、东北人民大学(今吉林大学)、厦门大学、复旦大学和南京大学联合创办新中国首个半导体物理专门化。
厦门大学刘士毅、吴伯僖和北京大学黄永宝等人主要负责半导体实验室和相关实验课程的建设,他们合编出版的《半导体物理实验》一书,在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被各高校广泛采用,引为实验教材。五校联合办学期间培养了大批物理人才,为我国半导体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57年毕业的物理系学生有许居衍、沈耀文、周必忠、郑健生;1958年毕业的有吕文选、蒋江涵等;由北京大学五年制毕业的学生有黄美纯、陈辰嘉、洪良基、王仁智。他们当中的许多人毕业后回到厦门大学,为母校半导体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此外,扛起职责和使命,厦大物理积极支援兄弟单位建设,1958年起,为帮助新建的福州大学筹办物理系,包括黄席棠、颜戊己、刘士毅等一批骨干教师被抽调到福州大学任教。
1958年7月,吴伯僖等几位参与五校联合计划的老师陆续回到厦大。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教学体系、科研平台和师资队伍培养体系,厦大物理建设了新中国第一个电致发光实验室。
1962年,半导体教研室分为发光教研室和半导体教研室,厦门大学成为当时部直属高校中唯一设有发光相关专业的学校。发光物理在厦大从此生根。1970年海洋物理专业支持创办了海洋系。
1977年,全国恢复高校统一招生制度。为加强数、理、化公共课的教学,学校于1977年12月决定正式恢复公共物理教研室,归属物理学系。1978年物理学系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0年,受中国科协、中国物理学会的委托,厦门大学物理学系举办了第二届全国发光学术会议。这是当时中国发光学领域的盛会,在这次会议的过程中成立了中国物理学会发光分科学会,时任厦门大学物理学系系主任吴伯僖担任副理事长、时任厦门大学发光物理教研室副主任黄启圣当选理事。1985年,创建电子工程系。1986年,正式招收首届博士生。
1995年7月31日至8月4日,第19届国际统计物理会议在厦门大学召开。这是第二次在亚洲召开、也是中国首次承办高规格的国际物理学学术会议。
迈入新世纪,物理学科的发展也进入新纪元,随着学校统筹发展,1999年,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正式成立。学院领导班子召开物理学系“十五”远景规划会议,筹谋新时代下学院发展大计。随着学科稳步发展,2000年获批理论物理博士学位点,2003年获批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2007年,凝聚态物理获批国家重点学科。厦大物理始终以培养社会需求人才为原则,2008年,为适应国家发展需要复办航空系。2011年,电子科学系成立。
2012年,天文学系正式复办。成为国内第五家天文学系。
随着办学规模逐渐扩大,2014年,学院从白城物理馆搬迁到海韵园物理机电航空大楼。
2015年,为“急国家之所急、忧国家之所忧”,航空系、机电工程系发展为航空航天学院;此后,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更名为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至2016年,电子科学系发展为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
2020年,物理学专业获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入选教育部首批“强基计划”试点名单,萨本栋物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入选教育部“拔尖计划”2.0。
2022年,厦门大学天文台正式揭牌。并逐步对社会开放,为天文科研、科普及教学提供了重要平台。
同年,牵头成立福建省高校物理学学科联盟。福建省物理学学科联盟整合省内优势学科资源,由厦门大学、福建省物理学会、福建师范大学、福州大学、华侨大学、集美大学、闽江学院、闽南师范大学、厦门理工学院等9家单位共同组建而成。
一百年来,厦大物理学科在历史的长河中奋发向上,不断积淀、厚积薄发,迎来了一个又一个的历史性突破和创新成果,在体现“世界一流、中国特色、厦大风格”的一流物理学科的发展之路上砥砺前行。
学院现已形成学科梯队合理、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拥有雄厚的教学与研究实力,现有全职教师105人,包括萨支唐院士,6名国家杰出基金获得者,6大学科方向学科带头人,3位其他国家高层次人才,5位国家级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1位其他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10位南强青年拔尖支持计划A类人才,15位青年拔尖支持计划B类人才。
学院下设物理学系、天文学系,拥有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教育部微纳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工程研究中心和教育部柔性物质研究及应用创新引智基地等研究机构,此外,还有5个省级科研平台、4个市级平台,5个校级平台。
近年来,形成了理论物理、半导体物理、凝聚态物理、软物质物理、光学、多信使天体物理六大学科方向。学科整体实力稳步提升。
经过百年积淀,厦大物理形成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和教学成果,在科学研究方面始终坚持创新、协作和服务的理念,积极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1955年,吴伯僖指导刘瑞堂、吴曾谟等学生研制出了中国第一块导电玻璃,并首先观察到了电致发光现象。这是厦大半导体发光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965年,研制出的电致发光计数器并在当年全国高校科研成果展览会展出。1973年,江炳熙等采用溶液生长法在国内率先研制出低位错密度的片状GaP单晶,并通过掺杂制成红、绿、黄发光二极管,进一步对金属半导体接触、发光器件制备、掺杂诱导的激子发光猝灭等课题开展研究,其中关于“磷化镓发光器件芯片制造技术”被国家科技部编列1992年“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并在第八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上获评“金牌奖”。
1970年厦门大学第一个恢复电致发光科研组,开展应用课题的研究,先后研制出电致发光平板示波器等多种具有应用前景的试验样机。为了与国际电致发光前沿研究同步,1979年科研组又开辟了薄膜电致发光的研究。
进入新世纪以来,学科取得了许多重大科研突破,在国家战略中主动出列,领命先行,创造了许多科技成果。
在统计物理基本问题之一的热律化规律研究方面取得突破,证明了一般非线性晶格只要足够大就能满足能均分假设,且其热化过程遵循普适的标度律。标志这一基本问题在经典力学的框架下已经基本解决。
超大功率短波长激光二极管关键技术实现进口替代,与三安光电联合研制出我国首个超8W大功率蓝光激光二极管。其中,该项目的多场调控化合物半导体量子结构关键技术及其固态光源应用2017年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高效柔性多结太阳能电池首次应用于我国空间站的天和核心舱,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学院与厦门乾照光电基于在三结砷化镓太阳能电池研发与生产领域的技术优势,设计多带隙匹配的倒置四结太阳能电池结构,研制出的柔性高效率薄膜太阳能电池阵列。该产学研成果荣获2022年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成果奖一等奖。
推动了二维热输运理论的发展,开发出了石墨烯/环氧树脂、石墨烯/尼龙等复合导热材料。
利用光场调控技术将人脸频谱信息加载到泵浦光,通过自发参量下转换过程实现了纠缠双光子波函数的有效调制,从而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量子关联成像的人脸识别技术。
在蛋白质折叠与去折叠动力学方面取得新的研究进展,发现典型的两态模型蛋白质GB1在折叠去折叠过程中会经过一个不稳定的隐藏中间态,并且在自然状态与这个中间态之间存在两条不同的转变路径。还主编了《国家发展战略》软物质凝聚态物理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首次在微波段利用钇铁石榴石铁氧体(YIG)在自由空间里设计实现了隐藏通道,该研究成果文章入选PRL编辑推荐,并被Nature和Phys.Org等亮点报道。
开展致密星搜寻研究,发现了一个处于宁静态的中子星—红矮星双星系统候选体,完整地刻画了双星系统的完整物理图像,测量了中子星候选体的质量,是迄今第一例依靠光学时域观测发现的隐藏在双星系统中的宁静态中子星候选体。
深入从黑洞到大尺度结构下物质和能量在星系中的循环研究,从黑洞到大尺度结构下物质和能量在星系中的循环研究是当前天体物理最重要的前沿领域之一,也是下一代天文观测的关键科学目标,2022年,从黑洞到星系周介质:星系的物质和能量循环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性研究群体。
在教学方面,取得了许多优秀的教学成绩。九十年代,厦大物理教学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1993年,陈丽璇、严子浚、陈金灿、林国星等人的“坚持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获得福建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近年,学院青年教师在各类教学比赛中屡获佳绩。
两门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课程,一门课程入选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学院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形成了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体系,近年来,学生在各类学术竞赛、志愿者服务、科创体育赛事中频频传来喜报。
学院走出社会服务创新路,推进产学研协同育人,与多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基地。学院还拥有厦门大学“格物致理”科普科创空间和厦门大学天文台两大科普平台。自2017年以来,学院连续举办全国优秀中学生物理科普拓展营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百年物理,百年树人。一个世纪以来,厦大物理师生继承和发扬“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精神,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培养了一大批人才,曾在物理学系学习和工作过的系友中,有老一辈杰出的物理学家。如谢希德、曾融生、许居衍、上官世盘、陈传鸿、戴念祖、赵建辉、洪晓瑜、洪永淼、洪明辉等杰出校友,他们活跃在科技创前沿领域。厦大物理学子还活跃在教育、军事、经济建设等领域,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做出了贡献。
近年,在学校、校友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学科教师们同心协力、踏实工作,物理学科也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
2022年,在各方校友及学校校友会的支持下,厦门大学校友会物理分会成立。校友分会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校友活动,开展校友讲座、参访校友企业不断促进校友和学院的联系。百年物理,校友也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接力对学科的建设,随着校友工作的深入开展,截至目前校友捐资设立24项奖助学金,捐资设立4项专项资助基金并成立2家校友合伙基金公司。
“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润,非一流之归也”。厦大物理学科的百年成就中离不开陈嘉庚校主、萨本栋校长等为学校建设、学科发展筚路蓝缕、呕心沥血的先驱,离不开在百年历史中兢兢业业、严谨治学的教师们,离不开百年历程中给予我们支持的兄弟院校,也离不开心系母校的校友们。
新百年,我们一同再赴征程。让我们共同努力,“弘扬嘉庚精神,再创本栋辉煌”!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