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材料 > 正文内容

院长阎凤桥:在北大教育学院2023届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2)

2025-01-03267

6486

扫描二维码关注“笔苑”公众号

2023年8月

大道多歧人生无悔

在北大教育学院2023届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院长 阎凤桥

(2023年7月10日)

各位毕业生同学、你们的家人和导师:

我想大家此刻的心情是相似的,既为自己即将踏上工作征程而感到欢愉,也有恋恋不舍之情。无论在学校还是走向社会,我们都难免会遇到一些令人纠结的事情,这时要认清方位,要有平和的心态,学会进行自我调节。

在现代社会中,人是容易膨胀的,基本的生活需求满足后,在欲望的驱使下,我们在憧憬着美好未来的同时,对于挫折的承受度反而降低了。这时,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可以帮助我们变得冷静和清醒一些。如同喜剧和悲剧都是艺术、都蕴含着对真善美的追求一样,对于现实的冷酷和批判,不能说都是负能量,同样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下面,我以“大道多歧人生无悔”为题,谈三点己见,作为临别赠言。

一、人性的弱点

人类学家和历史学家对于人性的弱点有不同的揭示,帮助我们反省并看清自己。我们知道,人从爬行到直立是进化的结果,但是进化也带来了问题,就是人在不成熟的状况时就要从母体中分娩,所以人类就其出生时的状态而言,生命力是极其脆弱的,不及其他动物,需要成人长时间的精心照顾,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由此而生。

从历史演化的角度看,人类的发展历史不都是进步的,也有退步的表现。智人至今有30万年的历史,其中95%的时间生活在狩猎采集型社会中,进入农耕社会仅有1万多年的时间,工业社会则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当然,人类在近两百年内创造的财富远远超过了之前全部累积财富的总和,人口规模得以极大地扩张。就个人方面看,狩猎采集时期,每个人每周有15个小时就可以解决进食的问题,我们今天法定的工作时间是每周40个小时,如果按照“996”来计算,那就是72个小时,用于生计的时间比远古时期增加了两到五倍。今天人均消耗的能量是那时的250倍,造成现在撑死的人与过去饿死的人同样多。1963年,人类学家理查德.李考察了博芝瓦纳狩猎采集社会,发现那里的人比工业化国家的人拥有更多的自由时间,营养状况反而更好,甚至比大多数工业社会人的寿命还长。当我读到这些材料时,真不愿意相信,但这却是事实!另外一个我们不愿意接受的事实是,人类在物质发达的同时,精神却变得颓丧了,心理变得脆弱了。这些告诉我们,当社会发展时,我们要谨防“现代病”的出现,要建立新的人生观,在急速前行的同时,不要忘记本真和必要的返璞归真。

谈到人类的工作,盖洛普公司2014-2016年连续三年对155个国家的在职人员的工作状况进行了大样本调查,公布了《全球职场环境调查报告》,结果是这样的:全球仅有15%的工作人员既热爱也敬业自己的工作,67%的人敬业却不爱自己的工作,18%的人既不爱也不敬业。所以,工作倦怠会是职场人士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热爱工作的问题,涉及工作的意义,没有意义的事情,人们就不会去爱它。在一个分工过度细化的社会中,如果每一个人都固定于流水线上的一个微小环节,就难以感受到个人劳动对工作整体的意义。有关劳动分工带来的人的片面发展,是马克思在一百多年前揭示的一个社会问题,也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学说的事实基础。因此,我们今后既需要增加工作本身的乐趣,也需要从工作之外寻求乐趣,以充盈我们的精神生活。

二、教育的本质

《礼记.中庸》中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句话道出作为万物之灵的人与其他动物之间的区别,只有通过教化,人才能学以成人,否则的话,人与禽兽无异。以自己看到和听到的两件事情作为反证。作家冯骥才在《一百个人的十年》一书中讲了一件“拾纸救夫”的事,事情的概要是,文革时期,一位姓李的老师把从书上看到的一个故事讲给学生听,因为含有对于领袖的不恭,所以被告发并判了八年徒刑,如果他可以提供故事出处的话,则可以免刑。但他自己找不到证据。他的妻子是一个不识字的乡下人,身怀六甲,矢志要找到那个故事的出处,救丈夫于牢狱之中。她把所有能够找到的印刷品都找来,请人帮着读,进行甄别,但如大海捞针,无济于事!在七年半头上,她堆满纸屑的房子失火了,她和孩子因此丧生。李老师在狱中知道后,痛不欲生,想要上吊自尽,就在这个瞬间,出现了奇迹,他无意中发现了载有那则故事的印刷品,在好心人的帮助下,他得到了平反,但是却再也挽不回妻子和孩子的生命,还有那无情的岁月。这个故事直击那个时代的人性问题。另外一个故事是从李小萌直播间听到的“最考验人性的残酷实验:善恶只在一瞬间”,事情的梗概是,1974年,南斯拉夫的行为艺术家玛丽娜将自己的身体麻醉,但保持头脑清醒,旁边放着从染料、羽毛到剪刀、枪支等器具,仍由旁观者用这些器具处置她的身体,在4个小时内,见证了旁观者一点点变得残忍起来,最后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还有大家所熟知阿伦特撰写的《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份关于平庸的恶的报告》。毋庸讳言,人性中隐藏着自私和残忍的部分,如果不加以教化,就会显露出来。

教育是要我们学以成人。人生道路上,存在着很多误区,我们要时常提防自己步入误区。台湾教育学者贾馥茗指出,“人我之别”和“人我相较”可能为自我期望所误用,从而造成莫大的困扰乃至痛苦。倘若取用了错误的比较对象,不是自己而是别人,必然问题丛生。和人比较会生出许多错误的结果,这是人类社会不可避免的现象。因此,希望大家在见贤思齐的同时,也要注重从独特性的角度审视自己,克服内卷,确立自己舒展的人生道路。

三、学而不已

北大校友张中行先生在80岁时写了《顺生论》一书,这是他对自己过往读书和思考的总结,读来颇受启发。书的封面上写着这样一句话:“率性是道,顺生自然同样是道,这道即通常的人生之道,用大白话说是自己觉得怎样活才好。”他希望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人生体悟,每一个人,既不要与自己过不去,也不要与他人过不去。他有如下一段读书学习心得:“对某一个问题,他(伯洛德)总是分析,就是从这个角度看,如此如此,从那个角度看,如彼如彼,都说完了,仿佛著者并没有什么主见,可是仔细想想,人类智力所能辨析的,不过就是这些,思想的高深就蕴含在这无余义之中。”鉴于人类对自然、社会和自身认识的有限性,所以怀疑态度是自然而然的,由来已久,并且推动着人类不断探索新知。古希腊就有不少怀疑论者,笛卡尔是,罗素也是。罗素在《怀疑论集》中写道:“能够让学生不信,教育就成功了。”希望我们不要忘记先哲的告诫,在走向社会时,不以大功告成者自居,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此作为新的发展起点,不断探索与进步。

上面,我分别从人性弱点、教育本质和学而不已三个方面谈了自己的一点看法,与大家共勉。我们要学会用非线性思维方式看待问题,从发展中看到问题,从消极中看到积极,诚实和善良地待事和待人,人生无悔。

最后,祝各位毕业生前程似锦!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链接:https://aaghb.com/?id=4048

分享给朋友:

“院长阎凤桥:在北大教育学院2023届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2)” 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