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材料 > 正文内容

以“行走的思政课”推进区域思政教育有效实施

2025-01-03267

以“行走的思政课”推进区域思政教育有效实施

近年来,XX区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以“行走入心”为总体要求,通过整合本土资源、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探索,让资源“走进来”、师生“走出去”,打造全域思政实践育人模式,实现培根铸魂、启智润心。

一、整合本土资源,打造“一核三线五维”行走的思政课程体系

XX区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红色资源。为加强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机融合,XX以《新时代XX区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工程实施方案》为指引,将“目标+主线+特色”作为课程设计开发的基本思路,以学段衔接、学科融合为课程设计开发原则,将多方联动、协同攻关作为课程开发设计的重要策略,打造“一核三线五维”的行走的思政课程体系。

“一核”指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核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XX聚合区域各类资源,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贯穿于行走的思政课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一体化育人合力。从思政小课堂到行走的社会大课堂,XX不断织密立德树人的课程网络,努力培养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线”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条主线。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XX已有近1700年的历史,有凤凰古村、妈祖非遗文化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在革命文化方面,XX是深圳地区第一个中共党组织诞生地,有中共XX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纪念馆、XX抗日纪念馆等红色资源,具有深厚的红色基因积淀;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面,XX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核心区域,是深圳的经济大区、产业大区和人口大区,汲取改革开放精神和深圳特区精神,具有多重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平台项目汇聚的优势。

在思政课程建设中,XX以“行走”为抓手,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线,整合区域资源,并转化为优质的思政教育资源,不断丰富行走的思政课内容,把传统思政课堂延伸至社会空间和生活世界,让学生在承载优秀文化的遗迹旧址、红色场馆、科创企业中研学行走,在现实生活中解决问题,使核心素养培育落到实处。

“五维”即体现本土特色的课程模块,由五大课程主题、15门地方课程以及配套的175条行走路线组成。五大课程主题分别是“传承历史·魅力XX湾”“坚定信仰·红色XX湾”“改革开放·奋进XX湾”“创新创造·活力XX湾”“绿色环保·美丽XX湾”。五大课程主题聚焦XX的历史和发展,向学生展示中华民族自立自强、奋斗不息,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光辉历程,在此基础上突出重点,着重介绍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XX在改革开放、勇于创新、建设美好家园的过程中涌现的先进人物和事迹。

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正在大力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有着诸多体现新时代伟大变革的成功案例。基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资源优势,XX从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方面提炼典型性、示范性案例,并融入五个课程模块。比如,制度创新方面,学生探究深圳从一个边陲小镇到国际化创新大都市的蝶变密码,了解从改革开放到创建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党中央作出的系列正确决策;科技创新方面,学生走进华为、大疆、腾讯等高科技企业,探寻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产业创新方面,学生到比亚迪,了解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围绕五大课程主题,行走的思政课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深圳发展的历史轨迹和改革开放取得的非凡成就,触摸到改革和创新的时代脉搏,让学生在真“行”中收获真“信”,在真“走”中践行真“学”。

为确保课程实施取得实效,XX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研制配套实践手册—《行走的思政课教学实施指南》,为具体实施提供工具和支架,明确了课程的基本框架、主题内容和实施评价等。比如,“传承历史·魅力XX湾”主题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入手,紧紧围绕传统建筑和传统习俗两个方面进行学段贯通的一体化设计,开发了小学阶段的《走进凤凰古村落》、初中阶段的《XX传统习俗知多少》以及高中阶段的《非遗里的XX》等课程。

二、推进“行走的思政课”学与教方式变革

行走的思政课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要实施途径,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探索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不同的实践路径,使学生在实践中把道理学深、悟透、用活。

(一)小学阶段的体验式学习

基于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XX探索“创设—实践—建构—升华”的行走的思政课体验式教学实践路径。依托区域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借助大思政课建设社会化实践教学基地,以历史文化博物馆、红色革命纪念馆、科研机构等作为教学基地,开展系列体验式教学,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和亲和力。

以“追寻春天的故事,感悟改革开放精神伟力”主题为例,首先围绕改革开放设置情境,带领学生到莲花山邓小平雕塑、时间广场等地研学,引导学生在亲身探究和体验中形成对改革开放的感性认知;在“对话奋斗者,面对面采访”环节,通过对话改革开放的亲历者,引发学生的情感认同,让学生深刻感受改革开放的精神力量;带领学生走进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寻找“我心中的改革开放代表人物”,向历史人物致敬;最后是撰写行动方案并落实行动。

(二)初中阶段的项目式学习

思政课的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决定了这门课程不能仅仅局限于听教师讲课本知识,还要让学生真正走进社会生活、参与实践活动。通过项目式学习,教师将道德与法治课程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相连接,让学生进行项目设计、项目探究、项目论证,形成项目成果、开展学习反思和评价等。

比如,国家战略工程—深中通道建设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成就。在项目式学习中,为了让学生全方位了解和认识深中通道,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从地理、生态、人文、科技及产业链布局等方面进行深入调研,通过与工程师、设计师、企业家等对话,了解深中通道对区域经济布局以及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深刻理解国家重大工程对区域协同发展的推动作用。这样以问题为驱动,学生形成《深中通道建设中如何贯彻绿色生态理念》《跨越深中通道,续写正气精神》《从隔岸相望到并肩前行:深中通道驱动下的珠江口经济新篇章》等调研报告。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行走的思政课参与项目式学习,走向社会、投身实践、体会发现、感受意义,把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变为生动有趣的项目,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精神与求知热情,培育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合作品质,增强了学生的责任心、使命感、爱国情。

(三)高中阶段的议题式教学

高中阶段,教师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实践、时代命题等有机融合,以情境为载体、以活动为路径、以任务为旨归设计若干教学议题,探索形成“一议三线”的教学实践路径,引导学生思辨、探究,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彰显思政课程的育人价值。

比如,《走进科创企业,筑梦科技强国》一课,以“新质生产力如何推动科技强国建设”为总议题,在情境、活动、议题三条线下设计若干子课题,主要包括:情境线“杭州亚运会—洲明创业历程—八大赛事服务”,构成教学载体;活动线“展厅参观—学生访谈—分享科学家的故事—报国宣誓”,形成教学路径;议题线“洲明科技何以亚运出圈—探究洲明公司取得成功的密码—科技强国,我们应该怎么做”,拓展教学思维。通过研发人员介绍产品、学生体验和使用产品、参观生产线等活动,让学生在情境学习中认识到: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拔尖创新人才、先进的产业基础和良好的市场环境等因素的支撑。

三、打造高质量专业化思政课教师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行走的思政课注重教师群体的广泛性和多样性,从校内外同时发力,内培外引,多元协同,打造了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让学生的学习走得更远、走得更实。

(一)优化思政课教师队伍结构

XX将思政课建设作为重大任务,重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和资源支持,努力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有效应对新时代学生思想成长的新挑战,更好满足行走的思政课开展的新需求。

一是配齐师资。在合理规划思政课教师队伍规模、科学测算思政课教师合理需求的基础上,制定明确、科学的选拔标准,从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知识水平、教育教学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等多个维度综合考量,选拔思政课教研员和教师。目前,中学已全部配齐专职思政课教师,小学思政课教师专职率达73.7%。

二是优化结构。注重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年龄、性别、学历、学科背景等结构的合理性,确保队伍具有较强的活力和创新能力。根据各校的实际需求统筹规划,通过政策引导和资源调配,确保师资力量的均衡分布,形成稳定的师资梯队。例如,通过“跨校评聘”等方式,促进优秀思政课教师向薄弱街道、薄弱学校流动,缩小校际差距。

三是推动交流。以教研机制创新为契机,构建跨区域、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平台,打造形式多样的思政教学共同体,如学科共同体、跨学段共同体、名师共同体、课题研究共同体等,通过校际交流、区域合作、网络教研等方式,促进思政课教师之间的思想碰撞与经验分享,实现课程资源共享、教学研究共进,共同推动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

(二)多种形式促进思政课教师专业成长

思政课教师是行走的思政课的实施主体。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新时代思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是以“研、训、展、赛”提升全体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素养。通过研究、培训、展示和竞赛,全方位、多层次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研”—以课题研究、学术交流、集体研讨等方式,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拓宽教师视野,通过研究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训”—定期组织思政课教师参加集中培训、网络研修、校本培训等,提升教师的政治修养、理论水平和教学技能;“展”—通过教学观摩、公开课、教学案例展示等,让思政课教师展示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成果,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赛”—举办思政课教学比赛、活动竞赛等,以赛促教、以赛促研。

二是以“领航行动”和“双师课堂”引领思政课教师成长。“领航行动”旨在树立思政教育的标杆与榜样,通过选拔一批政治素质过硬、教学能力突出的思政课教师作为领航者,引领区域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发展方向。每学年开展“XX十佳思政课教师评选”、每学期开展“十佳思政金课评选”“党员名师宣讲课”等活动,每月举办全区“书香XX、校长领读”活动,充分调动全体教师参与思政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广大教职工坚定政治信仰和教育初心。同时,实施特聘制度,组建思政教育讲师团,打造“双师课堂”,一方面邀请校外专家、学者或行业领袖作为线上或课外讲师,为学生带来前沿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另一方面,校内思政课教师作为课内辅导者,负责答疑解惑、组织讨论,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通过线上线下、课堂内外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优质思政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互补。

三是以雏鹰计划、新秀计划、薪火计划提升思政课教师的育人能力。雏鹰计划主要面向新入职的思政课教师,该计划通过设立导师制度、开展岗前培训和教学实践指导等,帮助他们快速适应教育教学工作,为其打下坚实的育人基础,促使新教师快速成长。新秀计划着眼于培养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教师,通过组织专业培训、教学观摩、学术研讨等活动,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提升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培养一批教学能手和科研骨干,为思政课教师队伍注入新的活力。薪火计划聚焦资深思政课教师,通过搭建老中青教师交流平台,实施传帮带工程,发挥其经验优势,传承其教育智慧。

四是建立思政课教师激励机制。通过目标激励,引领思政课教师筑梦树标。通过制定《XX区思政课教师专业成长手册》,指导全区思政课教师制定“专业发展规划”和“教师个人成长计划”,通过明确发展目标、实施个性化激励、建立反馈机制、强化正向激励以及促进团队合作等措施,充分激发思政课教师的内在发展动力,引导他们明确方向、持续进步。通过荣誉激励,引领思政课教师成就自我。XX实施思政课教师发展名师工程,分层次、分梯队推选区级名师及培养对象,激励思政课教师成长为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名师等,引领思政课教师对标发展,增强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和幸福感。

通过不断探索,XX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在课程建设、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等方面均取得实质性成效。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可度、满意度达97.6%。未来,XX将继续把行走的思政课走深、走实、走远,探索培育更多思政教育改革创新成果和经验,努力培养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链接:https://aaghb.com/?id=3875

分享给朋友:

“以“行走的思政课”推进区域思政教育有效实施” 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