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2019年11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明确教研工作是保障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深度教研是对传统教研目标泛在化、内容碎片化、参与形式化、评价空泛化的反思,旨在通过科学、系统、专业的方法,推动具体教研场域中的人和事实现高质量发展。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下,我们亟须完善教研工作体系、深化教研工作改革、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完善保障机制。县域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从传统教研走向深度教研,是新时代教研工作支撑县域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亟待研究的问题。
一、县域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三个侧重
县域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重在“育生”。高质量的“育生”指向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立足学生个体的知识、能力、品德和心理等。在坚持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下,了解和研究县域学生学习成长规律和特点,满足县域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是新时代县域义务教育在“育生”上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基于高质量发展需要,深度教研将学生视为独立的个体,而非普遍意义上的群体,让人人都能获得适合的发展。
县域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重在“培师”。高质量的“培师”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指导,显著提升教师个体在具体教育教学情境中的教学能力。在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目标的引领下,深度教研不仅能够提升教师对自我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度反思,还能促使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境,不断更新认知,激发创新思维。由此,教师不仅能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增强自我效能感,提升职业幸福感,更能够获得追求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从而有力推动教师队伍向更高质量发展。
县域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重在“强校”。高质量的“强校”旨在使每所学校都能依托地方特色,结合学校传统和优势,实现多元化、特色化的发展。在学校特色化办学、多样化发展目标的引领下,深度教研可推动学校充分认识自我发展规律,检视自身存在的难题与挑战,进而通过优化办学思路和提升治理能力,实现从县域薄弱校向县域强校的转变。县域学校的自强之路,需依托提升校长领导力、构建优质课程体系、深挖学校文化内涵等多重内源性路径,以有效盘活现有资源、激发发展活力,从而推动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深度教研支撑县域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四个转向
下移教研重心,从“省市为主”转向“县校为重”。综观我国教研机构的现有构成,省市教研机构较为完备,大体已形成覆盖全学科、全学段的专兼职教研队伍。然而,县级及县域学校教研队伍相对薄弱,主要表现为县级教研机构缺失或难独立、教研员学科不对口、县域学校教研工作开展难以常态化等突出问题。为实现县域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教研工作的重心应突出为“县校为重”的教研体系的完善。
拓宽教研内容,从“教师的教”转向“教学并重”。我国的教研工作虽随着基础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推进而不断发展,但长期以来,过于重视“教师的教”在课程、教材、教法上的表现,而相对忽视了对学生学情、学法关注的问题一直存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规模庞大,因地域、家庭背景等差异,不同县域学生群体和个体在知识和能力上表现出显著差异。为实现县域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教研内容应将县域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并重而置。
创新教研模式,从“自上而下”转向“自下而上”。在传统省、市、县三级教研组织结构下,我国教研工作通常遵循一种从省到市再到县的“自上而下”模式,多采用专家讲座、教研员或名师听评议的方法开展各项教研工作,这使得诸多县域教育教学难题并未获得针对自身需求的研讨。为实现县域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教研模式应以县级和县域学校的具体问题为导向,精准确定教研主题,形成省市指导、县校自主实施的教研模式。
丰富教研途径,从“单向单一化”转向“双向多元化”。常见的教研途径主要包括观摩课、示范课、说课、教法研讨等,县域一线教师在其中的角色主要是参与者和被评者,他们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难题往往难以被提炼并转化为普适性的教研内容。为实现县域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应借助数字化手段搭建教研资源库,在共享普适化教研内容的同时,收集并解决县域一线教师的个性化问题,实施线上线下多渠道教研,着力提升县域一线教师的教研热情和自主教研能力。
三、深度教研支撑县域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保障措施
改革和完善教研制度,加强县域教研队伍建设。在完善国家、省、市、县、校教研体系过程中,加强县域教研队伍建设是确保县域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一是,有条件的县域独立设置教研机构、学校设置分科和综合教研组,确保建立覆盖全学科、全学段的专兼职教研队伍。二是,明确县域教研员工作职责,制订教研工作标准,对专兼职教研员实施统一管理、分类要求,推进教研岗位职责科学化、规范化。三是,完善县校两级教研制度,深入调研并试点实施区域教研、校本教研、网络教研,着力构建以县促校、校校互助的教研联动体。
制订县域教研员全过程考评体系,提升县域教研队伍质量。在严格遵循基本专业标准和准入条件的基础上,完善教研员的遴选配备办法,并制订符合县域教研发展实际的全过程考评体系,是提升县域教研队伍质量的关键所在。一是,明确教研员准入标准。制订县域教研员在年龄、学历、职称、学科背景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二是,加强教研员专业培训。定期开展各级高质量、系统化的教研员专业培训活动,不断提高教研队伍整体素养和专业能力。三是,建立教研员退出机制。坚持教研队伍能进能出的原则,制订教研员聘任考核方案,对未完成任期考核的教研员实施灵活退出机制。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