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材料 > 正文内容

关于中专学校2024年课程思政建设的调研报告

2025-01-03985

关于中专学校2024年课程思政建设的调研报告

******指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技工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为学生提供专业技能培训和职业发展支持,以适应社会对各类技术人才的需求。同时,技工教育更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这就要求技工院校必须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技工教育者也必须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重视对人的培养,重视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内容的有机融合。

一、调研背景

作为职业教育构成之一的技工教育,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应如何担负起为社会提供大量优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这是每一位技工教育工作者必须深思的问题。自开展第二批zt教育以来,xx市中等职业学校对课程思政建设情况进行了认真且细致地调查研究。课程思政是一种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到课程教学之中的新型教育方式。它强调传授知识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参与、全方位渗透、全课程育人的格局,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理念,是对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的所有课程的要求,这意味着学校要将思政课延伸扩展为全部课程,更意味着所有课程都要有“思政意识”。教师的课堂育人不再是个体行为,而是有组织的行为,要求更加明确,行为更加规范。

二、调研目的

了解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情况,探究教师(专业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在课程教学中思政元素渗透情况,分析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相关措施,改进育人方式,提升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三、调研方式

随堂听课,召开思政教师座谈会、专业教师座谈会、文化课教师座谈会、学生代表座谈会,参观红色教育基地。

四、具体措施

在深刻剖析问题根源和原因的基础上,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制定措施,狠抓落实,注重实效,确保问题逐一解决。

(一)加强课程思政顶层设计。课程思政建设的顶层设计要求技工院校必须坚持“为*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方针,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向前。基于课程思政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的特征,必须始终抓好顶层设计中的全面调研、理论论证、科学规划,必须精准把握课程思政的内涵、任务和目标,建立健全各种保障机制来保障“课程思政”的全面实施。从教育理论高度着手,以问题导向切入,结合专业特点,针对性地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教学方案,促进课程思政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建立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由学校教研发展中心牵头,各专业教研组配合,学科带头人跟进,实施校本教材,定期开展集体备课。要求教师认真分析教材、分析学情,深挖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备好每一堂课,关注每个学生个性发展,并根据专业特点,系统地组织安排思政教育内容。让学生在理解专业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能够规范行为、遵守道德、锤炼品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力度。教师队伍思政能力的提升是提高课程思政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个人的综合素质、思政能力和政治高度将直接影响到“课程思政”开展效果。因此,学校将进一步为教师搭建各类培训平台,为教师提供多渠道的培训方式,例如:在校集中培训、指定网络平台学习、“导师带徒”和专家指导培训等,全面提高教师“课程思政”的意识,全面提升教师的思政能力,不断深挖课程教学中思政元素,探索和创新“课程思政”育人方法,使“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课程同向同行,发挥协同效应。同时,通过校企合作和建立名师工作室,邀请知名企业家、专家和学者来校指导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确保“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有序稳妥向前迈进。

(四)推进工学一体化教学。工学一体化教学是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一种教学模式,具有“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的特点。通过工学一体化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有效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思政元素在内。我们所希望的专业课程和思政相融合问题,在这一教学模式下可以有效解决,因此推进此教学模式的进程,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创新精神和大国工匠精神,有助于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进一步形成。

(五)完善教务评价机制。为了促进每一位教师参与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建立健全思政课程建设的考评体系。一是教学评价机制。由学校、系部两级督导开展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检查;二是学生评价机制。由学生对任课教师进行评价;三是信息化平台线上评价。利用网络平台资源,线上线下相互结合,不断提升“课程思政”教学热度;四是建立健全“课程思政”教学考评制度。将“课程思政”项目列入教师教学业务考核,加大“课程思政”考评项目分值比例,全面提升教师参与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

(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竞赛。教学竞赛要围绕着“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互统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有机结合,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和所承载的育人功能,努力打造课程思政精品课。要求教师要依据课程特点、课程标准,找准教学过程中的切入点,将专业知识与育人元素有效融合,认真研究“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设计。通过竞赛方式,教师们不仅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同时也可以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增强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促进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

(七)营造课程思政氛围。以思政课程为主,课程思政为辅,协同并进,同向发力,催生倍增效益;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心桥”,建立课程相对应服务机制,推动双课程融合建设。鼓励教师开展“课程思政”专题研究,全力突破专业壁垒,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育人方法,例如通过课程育人、活动育人、管理育人、文化育人、技能育人等创新育人方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利用各种宣传平台,大力推广“课程思政”研究的最新教研成果,进一步扩大学校“课程思政”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五、获得成效

立德树人,关键在教师,学校以问题为导向,相继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多管齐下,层层监督,促使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稳步推进,取得一定成效。

(一)教学层面。全校教师在思想及认识上得以统一,深刻认识到技工学校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认识到课程思政在“政治引领、公民素养、爱国情怀、课程内涵、价值取向”五个方面的功能,及时纠正了部分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认识上的偏差,提升了教师从专业课程和实训课程中挖掘思政元素的能力,从而有效促进了我校“党j+大思政”局面的初步形成。

(二)学生层面。通过教师对课程思政重视程度的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也得到逐步提升。

1.课程思政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通过实施课程思政建设,补齐思政教育短板,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通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思政元素的有效渗透,引导学生全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通过教师对课程背景的介绍,增强学生集体意识、民族意识、爱国意识。

2.课程思政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实施课程思政建设,学生在获取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好地了解到了社会的运作规律和公民的行为准则。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社会担当得到加强,能够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3.课程思政有效帮助了学生提高自我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在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一些实际案例分析与教育故事导入,引导学生何者可为?何者不可为?让学生对标自己,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长处与短处,了解到自己的性格特点和行为习惯;明确了应该加强的方面和必须改正的方面,明确了今后个人的发展方向。在涉及学生自律、自觉、自强关键内容时,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让学生在制定个人日常生活和学习计划时,能够摆正位置,克服自身目标不明、内心不强、思想和行为懒惰等缺陷,从而促使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得到加强。

4.课程思政培育了学生“工匠精神”的初步建立。将“工匠精神”融入课程教学过程,通过思政元素的导入,增强学生自信和自我认同感,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进而提升了学生对苦练本领和钻研技能的意识。

5.课程思政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课程思政教学,能够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赛事、各种实践活动,达到不断积累经验,在思想上,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能力上,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本领。

在技工院校中,课程思政教育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内容,课程思政教育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技工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重塑专业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使“课程思政”实践化,促使“课程思政”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链接:https://aaghb.com/?id=6244

分享给朋友:

“关于中专学校2024年课程思政建设的调研报告” 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