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大规模学校治理:释放年级分校治理的内在潜能
近年来,随着适龄入学人数和班级数量的持续增长,较大规模的学校治理成为教育高质量发展不可回避且亟待解决的问题。从目前已有研究来看,权力重心下移、激发中层活力、形成整体动能成为规模较大学校善治的基本共识与经验做法。作为一所拥有105个教学班、5482名学生和302名教师的区域品牌学校,湖北省武汉市光谷第一小学(简称“光谷一小”)在年级分校层面探索纵横交错的组织结构、构建多元共治的运行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制度,以释放年级分校治理的内在潜能,进而驱动学校走向更高质量的提档进阶。
一、纵横分合,设计“五脏俱全”的年级分校结构
作为学校中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年级分校(组)既与决策层的党组织、校长办公会、教代会,操作层的班级、教研组、备课组、德育组等机构之间形成了管理层级上的纵向关系,也与课程管理中心、学生成长中心、后勤保障中心等职能部门存在相互协调的横向关系。在纵横关系的交织中,年级分校如何有效做到承上启下、左右衔接,直接关系到学校各项中心工作实施的质量。为此,我们遵循多元共治的思想,通过纵横分合的方法,组建了六个年级分校管理团队,从而把权力下沉到距离师生最近的地方——年级。具体来说,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分”——把纵向关系的行政干部分配到不同的年级分校。一方面为每个年级配备一名校级干部全面支持、协助,以便整合资源、整体统筹协调年级各项工作;另一方面根据分管工作、任课或年级需要,把学校六大中心(党群服务中心、课程管理中心、学生成长中心、教师发展中心、信息资源中心、后勤保障中心)的行政干部调配到六个年级分校,以保障各个年级分校有效落实各个中心的工作。二是“合”——把各个年级分校的年级主任、备课组长、德育组长,信息官等组合为年级分校的三大组成部门(即教育教研、活动实施、日常督查部门),以协调负责相应事务。
年级分校结构具有“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特征,既有校级干部的资源支持、统筹协调功能,也有各中心行政干部的执行工作,更有年级分校管理团队的分工协作,这为学校各项中心工作的有效落实提供了重要载体。譬如,学校每年10月开展的“演诵节”活动,首先由学生成长中心总体策划活动方案,包括主题、内容、形式及评价等各方面工作的拟定与商定;其次,在人员分工方面,由各年级分校自选活动主持人,信息科技教师提供音频技术支持,音乐教师提供表演专业支持,体育教师提供队形排列支持;最后,具体实施中各年级分校团队成员齐上阵,在年级分校校长带领下各司其职,合作完成分校的整个活动。由此可见,年级分校的组织结构不仅较好地解决了以往纵向的宏观管理与横向的微观执行之间存在的“真空地带”问题,也可以有效避免各中心做活动或工作总体规划与工作执行存在的“两张皮”现象。
二、多元共治,构建“人人参与”的年级分校运行机制
纵横关系协调的年级分校结构意义呈现,需要有与之相契合的理念、内容和方式跟进。为此,我们主要构建了“人人参与、分工合作”的年级分校运行机制。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方面采取坚持标准、鼓励创新的年级分校治理理念。即在学校工作的总体安排下,年级分校明晰自身年级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内容和标准,并依据各年级自身实际特点对具体工作进行细化、完善或创新。譬如,围绕一日常规中的四大基本内容——课堂教学、清洁卫生、行规秩序、课后服务,各年级分校月工作会议讨论各自工作目标、标准、方式及专项或重点。具体来说,基于一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与幼小衔接的基本要求,把一年级学生的行规口令和课堂管理两个方面作为行规管理专项进行训练和强化;二年级在巩固上学期“好好吃饭”的成果基础上,开启“好好阅读”的新活动,设计流动书卡,午读半小时;三年级巩固“好好走路”的成果,打造学校好好走路示范年级;而四、五、六年级则迅速高标准落实常规,全面开启新学期的“好好阅读”“好好交友”两项主题活动,做出样子,做成常规。显然,因人人参与,少了传达、培训等管理流程,程序简单、流程清晰、标准一目了然,最大程度地让管理变简单,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
二是在教育教研工作方面坚持学科统筹安排、年级分校自主实施的方式。学科教研工作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为此,光谷一小采取了学科组、备课组、德育组与年级分校的协调并进思路,即学科组长负责统筹全校不同年级的教研工作安排,在此基础上,各年级分校据此工作安排进行本年级不同学科内部的教研、备课、德育工作。比如一年级分校秋季开学校园主题课程的推进,由一年级分校语文、数学、美术、道德与法治等学科教师共同参与,分别从我的学校、班级、自己、同学、老师五个方面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目前这五个项目已经完成,成果也正在以专题展示、主题班会、作品展览等方式呈现。另外,主题教研活动在分校开展时错开或同时进行。如六年级上学期项目式学习“建筑的前世今生”内容发端于语文非连续文本阅读单元学习期间,项目中有数学、美术等学科,于是六年级这三个学科主题教研的主题聚焦这一项目,参访中国建筑科技馆,绘制自己的参观路线并设计解说词是语文学科的研究内容;了解应县木塔的结构及形成,由数学和科学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完成;整个活动的设计及实施由六年级分校独立完成。由此可见,不同年级的不同学科教研活动的统筹、协调成为年级组的重要工作任务。
三是在日常工作检查落实方面采取人人参与的年级自治模式。对于学生规模较大的光谷一小来说,每天大量的日常工作落实情况如何?年级与年级之间、同一年级的不同班级之间是否有执行落差?这些工作的监测与把控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科学、有序开展。我们分析了工作的属性、特征,采取了以年级分校为基本单位的“人人参与”的年级自治模式。具体来说,年级内将全体教师以月为单元,每天四人组团排班,以发现者的眼光进入每天日常“巡查”,在学校办公OA“人人通”平台的“日常巡查”中进行“即查即评”。教师用拍照方式记录看到的师生互动的课堂、午读安静的教室、课间井然的秩序,标注场景所在地所在的时刻。刚开始大家不以为然,但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这样的课堂、行为或场景越来越多,每天四人团团长会在年级分校群里做简单的小结分享。年级分校由一线教师进行的“巡查”自我检查方式,不仅很好脱离了强制的行政命令之嫌,也回避了表里不一的现象(形式上的检查与评价挂钩,表面情况与实际效果大相径庭)出现;这也迅速建立起整个年级的教育教学秩序。尤其是每学期的第一个月作为制度固化月,给了大家学习、练习、改善的时间和机会,因此这种“人人参与”的治理模式不仅大大减少了管理环节,而且是教师们一起将制度的“最后一公里”走完。
三、竞合关系,优化“权责利”统一的年级分校评价制度
一套科学、合理的年级分校工作的考核评价制度是年级分校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然而,什么样的年级工作考核评价指标与赋分原则才能得到每个年级教师的认可与遵循,又可以客观、真实地呈现教师工作表现与实际业绩?这是一个需要专业探索和实践修正的重要问题。
一是以团队目标为驱动,制定年级分校考核评价办法。采取团队评价的理念和方式,评价团队才能形成团队。因为只有团队才具有良好的组织能力。我们首先讨论出台年级分校的考核评价办法。从一日常规、年级活动、学生安全等方面进行细则描述。年级分校优胜者全组成员在个人成绩中均加入相同分值,评价以团队目标为价值导向。学校工作中,年级分校内的常规工作、年级活动大家努力做到目标明确、集思广益、密切配合。与教师切身利益相关的绩效工资、职称竞聘、评优评先等均先进入年级分校内部民主推荐或考评后,再到学校层面进行集中评议。只有将年级分校“权责利”相对完整地下放,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内动力才能得以释放或激发。
二是以评价个人为引领,开展年级分校工作的自评与他评。评价个人才能引领团队。任何一个组织都要有自己的荣誉体系,因为不是每个成员的价值都是显性外在的,所以组织的价值导向需要优秀的个人来引领。我们设计了按比例每月产生月度教师,评选条件是在当月教育教学、活动管理、课程建设、家校沟通等方面作出成绩或贡献的教师,采取自我申报、年级分校会上竞聘、分校管理团队集中评议、学校复评公示的推荐产生流程。这些年来,每月产生近20位月度教师,一年有160多位教师成为学校名师路上“最闪亮”的人。学校聘请专业摄影记者为月度教师拍摄照片,做成光鲜、耀眼的“月度教师”宣传栏,让普通教师通过个人努力成为当月学校最受关注的教师。今年,我们又增加了月度教师评选的自主度,为每位月度教师寻找特点并命名,以此放大优点、形成辐射。可以这样说,优秀的“月度教师”就是校园行走的教师文化。
用制度激活学校组织,用共治搭建工作机制,用评价发现团队的潜能,这一切思考和探索都是基于对学校中人的充分尊重和信任。因此,不管学校之间差异有多大,让集体中的每一个人参与其中、获得其中乃至贡献其中,这是学校组织持续健康优质发展的重中之重,更是学校现代化治理的最高理想。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