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材料 > 正文内容

教师代表陈壁生:在清华大学人文学院2024年毕业典礼上的发言:做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君子

2025-01-03914

在清华大学人文学院2024年毕业典礼上的发言:做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君子

教师代表陈壁生

(2024年6月29日)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上午好!

首先祝贺各位同学经过了三年、四年的学习,终于彻底完成学业,如愿以偿,即将踏上人生道路的新阶段。毕业典礼拿到两证之后,你们的一生就多了一个称号:“清华校友”,而清华也成为你们永远的母校。

作为陪伴了你们度过数年时光的老师,在这临别一刻,我想跟大家重温清华人文学科的传统。清华大学有两块刻石,集中地体现出清华的人文学科传统,尤其是在人文学科的教育精神传统。我们可以通过这两块刻石,重温清华的先贤给我们留下的教诲。

清华的人文传统,最重要的源头是著名的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他们的伟岸人格、道德文章,塑造了清华的人文传统。虽然清华人文学科的发展历经演变、中断、重建,但是,学脉却不会真正中断。

第一块刻石,是清华校门口的校训碑,上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在校史上,塑造这所学校自我理解、自我期许的,是梁启超。民国肇建,何谓现代国家,何谓现代国民,仍然是悬而未决的问题。梁启超一面从政,一面涉足现代大学教育,而最重要的教育试验田就是在清华。110年前的1914年11月,梁启超在清华作了一场著名的演讲,以“君子”为主题。梁启超说:“英美教育精神,以养成国民之人格为宗旨。国家犹机器也,国民犹轮轴也。转移盘旋,端在国民,必使人人得发展其本能,人人得勉为劲德尔门,即我国所谓君子者。”梁启超对“教育”的意义,有其独特的认识,就是养成“国民之人格”。臣民与君主、奴隶与主人,都不是“国民”,国民是构成现代国家的独立主体。但教育的意义还不止于此,国民人格,不是知道国民的权利、义务等等,而是通过“发展其本能”,而成为“君子”。简言之,大学教育不仅要培养某一专科特长的“人才”,而且要培养完整的“人”,这个完整的大写的“人”,梁启超认为就是中国传统中的“君子”。

在中国传统中,君子是一个非常泛的称呼,梁启超用《周易》乾坤二卦概括君子的特征,即乾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古圣先贤把人看成融汇于天地之间,构成与天地万物共生的有机体,因此,以天地之象说君子之德,日月循环,生生不息,山川湖海,厚载万物,由此成就君子法天、法地的道德品质。拿“自强不息”来说,清华校歌有“行健不息须自强”,我们的书院叫“日新书院”,清华还有一条路叫“日新路”,日新,就是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座诸君在学校是学生,是被教育者,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都把大家当成保护、教育的对象。但走出校门,马上面临角色的根本转换,则成为完全独立的公民,独立地选择努力与躺平,都会塑造自己不同的人生。诸位工作之后,前十年经常是最为关键的时间,尤其是到高校、科研机构工作的同学,博士论文经常耗尽数年的学术积累。但博士论文写完之后,会触动你接下去继续关注相关的很多学术问题,这个时候,需要有十年沉潜,完全沉浸在读书与写作之中,才可能真正地形成自己对学问更为广阔的理解与认识。希望各位同学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能够沉潜十年,自强不息,日新又新,以成就自己真正的大事业。

第二块刻石,是矗立在二校门内,陈寅恪于1929年所写的王国维纪念碑。这个碑铭,是对“君子”人格的另一种阐释。陈寅恪一开始就说:“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在梁启超、陈寅恪的表达中,士、君子几乎是同义词。士之所以治学,是要使自己的心志,摆脱俗谛的桎梏。“俗谛”是个佛教词汇,与“真谛”相对。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大众意见、审美潮流、不二法门,这些意见一旦形成风潮,往往众口一词,席卷一切。但风潮过后,也往往一无所有。因此,对每一个人文学科的学习者、研究者而言,治学最重要的意义,是在与古圣先贤沉默的对话之中,在深入生活的浮尘之上,在体验生命存在的理性与冷静之中,成就自己的内在世界。用心灵去理解外在的世界,更能理解世界的变化,贞定自身的位置,认识自身的价值。

梁启超在“君子”演讲词中赞美清华学子说:“清华学子,荟中西之鸿儒,集四方之俊秀,为师为友,相蹉相磨,他年遨游海外,吸收新文明,改良我社会,促进我政治,所谓君子人者,非清华学子,行将焉属?”前辈的期待,即是后学的方向。愿诸位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秉持清华人文学科的传统精神,做一个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君子。

谢谢大家!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链接:https://aaghb.com/?id=6023

分享给朋友:

“教师代表陈壁生:在清华大学人文学院2024年毕业典礼上的发言:做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君子” 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