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材料 > 正文内容

在高校思政主题座谈会发言材料汇编(4篇)

2025-01-03873

在高校思政主题座谈会发言材料汇编(4篇)

提升“大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校思政课建设,思政课建设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发展趋势令思政课教师倍受鼓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提倡理论讲授要与现实结合起来。思政课绝不能照本宣科。新时代要善用大思政课,思政课教师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深刻把握“大思政课”的丰富意蕴是高校思政课教师提升综合素质的基本前提。教育部等十部门联合下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指出,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要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真正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大思政课堂”之大”,在于其肩负的课程使命之大;在于其放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广阔视野之大;在于为实现共产主义而不断奋斗的远大理想之大。

“大思政课”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展示才华、建功立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同时也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提出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六要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又提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要针对青少年成长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这些重要论述,是全面提升“大思政课”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的根本遵循。

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具有深厚的理论素养和坚定的政治信仰。一位合格的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拥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只有真正掌握了理论精髓,才能把理论讲深、讲透、讲活;只有自己真信,才能让学生也信。当然,任何深刻的理论都不是枯燥的书本和一成不变的结论,而是三个理性的高度统一:第一,应该做到有历史的兼容性,也就是对人类认识史的精华有基本把握;第二,应该有同时代的紧密相容性,即善于对当代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总结,善于上升到理论高度;第三,要有内在逻辑的自洽性,即概念、观点和理论体系要有内在的逻辑发展系统。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既具有丰富的书本理论知识,同时又密切关注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还要注重理论教育的逻辑力量。要有富于创新的理论思维,善于运用新的理论创新成果引导学生。总之,思政课教师首先政治要过硬,才能培养真正有信仰的一代新人。

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领悟教育规律,掌握教学艺术。教学就是一种艺术活动,作为以理论思维见长的思政课,更需要靠教学艺术的魅力去吸引学生。部分思政课教师课堂学生抬头率低、教学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是教学方法不当,教学过程缺乏艺术魅力。在“大思政课”背景下,要提高教学效果,思政课老师必须遵循教学规律,掌握教学理论,对不同层次的院校、不同特色的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根据其专业特色开展教学,从而使思政课教学能和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使思政课教学焕发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一堂成功的课堂讲授,应该观点正确,重点突出,立意深远,教案ppt力求图文并茂,举例鲜活且紧密结合当下形势,讲授力戒平铺直叙,语气要有抑扬顿挫,肢体语言具有亲和力,使学生在情、理、美的享受中自然而然地接受理论教育。

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有宽广的知识视野,不断更新理论知识,善于引导当代大学生崇拜科学家和学术大家。在“大思政课”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速,新的学科不断涌现,要求思政课教师除了有深厚的知识储备外,还必须善于充实新的知识,这样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地信服老师并接受理论观点。“大思政课”时代的思政课教师,必须有广博的知识储备并善于知识更新,除了熟练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外,在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社会科学领域都应有一定的修养。在网络时代,网络语言变化节奏极快,因网络而产生的新词也越来越多,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要适应信息时代要求,在熟练掌握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技能外,还要善于语言更新、知识更新,这样才能与学生产生共情。

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既是“经师”,又是“人师”。它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以自身高尚道德和正直人格熏陶感染学生。中华民族历来有注重言传身教的优良传统,始终以“修身”为教育的首要任务。孔子主张正人者必先正己,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孟子也特别重视身教示范的作用,认为“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宋代朱熹也指出:“有善于己,然后可以责人之善,无恶于己,然后可以正人之恶。”也就是说,高校思政课教师在道德教育过程中,作为教育者应该首先行仁德之事,才能要求学生学仁德。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思政课教师必须做到“人格要正”“自律要严”,成为学生修身做人的楷模。青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实现“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能为引导青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发挥重要作用。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建强高素质教师队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教师队伍建设是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布局,将教育的战略地位提升到空前高度,赋予教育新的历史使命。作为教育工作者主体的教师,既是教育强国的第一资源,也是科技强国的关键支撑,还是人才强国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共有专任教师1880.36万人。在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中,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基础教育教师校长队伍,对于办好基础教育乃至整个国民教育至关重要。

名师名校长是推进教育改革的引领者和带头人,是教师队伍中的关键少数,不断加强其培养力度,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对于助推全体教师专业成长、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至关重要。建设好名师名校长队伍,等于牵住了整个教师队伍建设的“牛鼻子”。当前,*和国家高度重视名师名校长队伍建设,在大力支持国家级名师名校长成长的同时,也加快建立和完善各地的名师名校长培养体系,并将此作为强化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

名师名校长承载着学生家长对于美好教育的向往,是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典型体现。名师之名,首重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把“兴国”和“强师”紧紧联系在一起,提出要培养造就“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名师名校长培养的目标就是教育家型教师,名师的精神就是教育家精神的重要内容。去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致信中强调,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并深刻阐释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即: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教育家精神的提出为新时代广大教师树立了努力的榜样和坐标,也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师无精神则不优。名师名校长尤其需要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切实担起名师名校长被赋予的时代重任,引领广大教师做教育家精神的践行者和弘扬者。

名师之名,要在学识和品行。教师的学识和品行是教师专业性的集中体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说的都是教师的学识和品行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说:“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学生往往可以原谅老师严厉刻板,但不能原谅老师学识浅薄。”习近平总书记又说:“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老师的学识和能力,更离不开老师为人处世、于国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价值观。”名师之所以被人尊为名师,主要还是因为名师内在的学识和品行,而不是其他外在因素,这是名师成长的铁律。广大名师名校长背负盛名,尤其要不忘初心,不断充实内在的学识和品行,用高深的学识、端正的品行和“活到老学到老”的好学态度,化解“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焦虑和危机,向着教育家型教师的境界不断前行。

古语说:“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教师之所以能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职业之一,与一代又一代教师不断革新自我、紧跟时代变化、自觉肩负家国天下的神圣使命密不可分。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强国的任务迫在眉睫。新时代新使命新挑战,需要广大名师名校长带头去“探未发明的新理,入未开化的边疆”,主动思考国家战略重点和中心工作,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努力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发挥教育家型教师带头示范作用,引领更多教师校长专业发展,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师资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一个民族源源不断地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是民族的希望。培养源源不断的名师名校长是一项复杂而创新的工程,各师范院校、基础教育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教师自身乃至社会各界都需要高度重视、协同合作,不断完善名师名校长培养的创新机制,厚植名师名校长成长的环境和土壤,培育名师和教育家茁壮成长的良好生态。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呼唤更多的名师名校长,呼唤更多的教育家型教师。今年,《中国教师报》特别创办“名师”专刊,聚焦名师培养改革创新,并将全面呈现各地各校名师的风貌风采,介绍名师的经验理念,分享名师的成长经历,揭示名师的成长规律,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为教育家型教师培养探路,我们期待《中国教师报·名师专刊》能为推进新时代教师教育贡献一份力量,成为强化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加快推进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平台,为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作出新贡献。

在高校思政课用好xx文化资源

思政课的魅力源自深厚的学理支撑,要始终坚持理论为基、内容为王,真正做到以理服人,筑牢学生成长成才的思想基础。思政课讲好道理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其中,用好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xx文化资源,具有突出优势和积极的现实意义,值得深入研究与创新实践。

用好xx文化资源具有突出优势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是在中国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绵延不断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xx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传承着华夏文明的重要根脉,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基本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和价值理念。例如,“大同”“和合”的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礼义廉耻、仁爱忠信的价值观念等。

在思政课上用好xx文化资源具有突出优势。“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xx文化具有根源性、厚重性、传承性、包容性和辐射性等特点,用好xx文化资源,有利于阐释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和深层次精神追求,有利于深度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从而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

用好xx文化资源应注重有效性

xx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要用好xx文化资源,并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就要深入研究xx文化的发展轨迹及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在挖掘相关传统文化素材和思政元素的基础上,要注重叙述的有效性,采取适合现代年轻人的路径和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笔者认为,一是要善用历史事实。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事实胜于雄辩。例如,从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二里头文化等考古发掘出的大量遗址遗物,以及xx地区留下的很多典籍文献,都有力地证明着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对东方文明的重要贡献。

二是要善用生动故事。鲜活的故事富有亲和力,更吸引人,并易于入脑入心。xx文化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众多著名历史人物,他们身上发生的很多故事既能体现其人格魅力,也能启迪人们心灵、引发思考。例如,春秋时期思想家老子的《道德经》,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还有墨子、韩非、范蠡、张仲景、张衡、许慎、杜甫、白居易、吴道子等历史人物,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是要善用现代方式。在思政课上以现代方式诠释和讲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彩内容,具有较强的感染力、传播力和影响力。近几年,很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凭借创新呈现形式,特别是以新媒体形式频频出圈,说明与时俱进的现代方式能够吸引更多受众关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在社会上传播。xx文化辐射面广,群众基础广泛,可选取的素材多,因时制宜、守正创新,采取现代方式方法揭示其深刻内涵,有助于提升高校学生的接受度,取得预期的宣传和引导效果,更好实现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目标。

用好xx文化资源要与现实相结合

xx文化具有兼容众善、合而成体的特点,有着强大的辐射力及影响力,折射出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脉络,蕴含着深邃的思想智慧,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xx文化先贤们的许多精辟思想,如天下为公、民为邦本、尊道贵德、天人合一等,仍指导和启发着我们认识当今纷繁的现实世界、分析和解答现实问题。

用好xx文化资源,要学史明理、观照现实。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以及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特别是信息化时代各种思潮相互激荡,青年学生难免有各种现实问题需要答疑解惑,这对高校思政课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此,用好xx文化资源就要与现实相结合,回应学生关心的现实之问,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用好xx文化资源,助力xx更加出彩

xx文化以xx省为中心区域,逐层向外辐射,影响延及海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发源地和xx文化主要承载区,xx自古以来是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如今,xx正以兴文化工程为抓手,以建设文化强省为目标,不断加强xx文化资源的挖掘和阐发,推进xx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努力把xx兴文化工程打造成文化强省建设的标志性工程,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写好xx答卷,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xx独特贡献。

在高校思政课用好xx文化资源,可以助力xx更加出彩。第一,调动具有较高学识素养的高校教师队伍的专业研究力量,可以推出一系列课题研究成果,促进xx发挥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进一步展现xx文化的恒久魅力和时代内涵,用xx文化之光进一步照亮xx现代化建设之路,推动xx高质量发展。第二,弘扬xx文化中的“开放包容、自强不息、家国天下”精神,促进培养更多积极传承xx文化的青年人才,使其担当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持续深化xx兴文化工程。第三,营造出宣传xx文化的良好社会氛围,推介xx历史文化风貌和时代风采亮点,赓续文化基因、厚植文化自信,吸引更多人士助力xx“奋勇争先、更加出彩”。

提升思政课教师数字素养的三重维度

进入数智时代,教师数字素养已成为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根据2023年教育部发布的《教师数字素养》行业标准,教师数字素养的内涵是:适当利用数字技术获取、加工、使用、管理和评价数字信息和资源,发现、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优化、创新和变革教育教学活动而具有的意识、能力和责任。2024年世界教育数字大会专门开设了教师数字素养与胜任力平行会议。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思政课教师要把握发展趋势、适应角色转化、提升数字素养,坚持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重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具体而言,要着力从以下三个方面保障提升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数字素养。

树立数字化教育教学理念。根据马克思主义观点,人的意识认知会对实践活动产生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树立科学正确的数字化教育教学理念,是思政课教师提升数字素养的前提。首先,要把握好“变与不变”原则。所谓“变”,指的是数字技术引发的思政课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教学形态的变化;所谓“不变”,指的是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的出发点没有变化。作为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上述“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既不搞“唯数字论”,也不搞“弃数字论”。其次,要明确思政课教师在数字化教育教学中的定位和角色。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使“教师+学生”的“二位一体”的课堂主体拓展为“教师+学生+ai”的“三位一体”的课堂主体,并且呈现“去教师中心化”的趋势和特点。由于ai可以帮助思政课教师承担大量基础性工作,思政课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唯一叙事主体,而是承载着教学环节的设计者、教学过程的把关者、教学重点的传播者的职能。最后,思政课教师要对数字技术有可能引发的风险充分审视。尽管数字技术赋能教育教学已是大势所趋和国家战略,但也必须防范数字技术有可能引发的诸如数字迭代悬浮、数字学术规范、数字“信息茧房”等一系列风险挑战。在课堂准备环节,思政课教师在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对教学资源筛选和教学过程设计中,要有意识地对课堂上有可能出现的数字技术风险作出评估和预判;在课堂呈现环节,思政课教师要对课堂的政治性、理论性、互动性进行把关和引导;在课堂评价环节,思政课教师要客观准确评价课程的数字技术隐患和未来的改革路径,做到防患于未然。

加强数字化制度机制保障。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数字素养,关键要依靠制度机制的保障作用。一方面,要加速制定思政课教师数字素养的独立评判标准。目前,教育部出台的《教师数字素养》行业标准,为教师素养的界定和提升提供了基本框架和宏观指导。但是,思政课肩负国家教育体系中铸魂育人的重要使命和光荣任务,因此亟须探索研究和出台颁布适应思政课教师数字素养评判的标准。总体而言,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总要求,并适应思政课数字化转型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评判指标。另一方面,要建立思政课教师数字素养奖惩机制。目前,思政课教师队伍对于数字化技术融入思政课大多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并且相当一部分学校和团队已经对“数字技术+思政课”教学理念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但也毋庸讳言,仍有部分思政课教师抱有“得过且过”“到站下车”“敷衍了事”的思想,因此,必须构建正向奖励机制和反向惩戒机制,双向发力确保思政课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把思政课教师数字素养与胜任力作为职称评定、业绩考核、晋升晋级的核心指标;要建立严肃恰当的惩戒机制,对数字化转型秉持消极推诿的思政课教师,要采取耐心引导和敲打鞭策相结合的方式,督促思政课教师自觉掌握数字教育理念和方法。

构建数字化教育培训体系。构建科学完备的数字化教育培训体系是提升思政课教师数字素养的基础。首先,思政课教师要增强对数字教育的研究和学习。一线思政课教师大多都具备较高的学历水平和学习能力,要依托国家智慧平台、数字教学资源库、慕课资源等平台主动思考思政课数字化转型的方向和方法,要在实践教学中深度探究思政课教学数字化转型的经验和挑战,要在教学改革研究中积极思考思政课教学数字化转型的模式探索和实践创新。其次,要运用组织力量加强思政课教师对数字教育的学习和培训。在学校、学院和教研室集体备课中,要把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数字素养作为关注热点和常规议题;教育行政部门要定期组织举办思政课教师数字素养集体备课会,并着力打造一批优秀教改范本和模式供思政课教师学习与参考;要鼓励召开教师数字素养学术会议,积极探索提升思政课教师数字素养的可行性路径。最后,要锻造思政课数字教研共同体。要动员社会、学校和研发部门协同发力,构建一批思政课教师自主交流的数字平台和虚拟空间,加大思政课数字化转型的投入和研发力度,使思政课教师能够交流学习ai、ar、vr、数字孪生、数字画像、数字教师等前沿技术,并将其有效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

总之,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思政课教师数字素养关系着思政课改革成效和教育质量,因此必须从理念、制度、培训等维度多措并举,予以关注、持续发力。同时,要给予思政课教师更多包容关怀和成长空间,协同助力思政课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和胜任力的增强。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链接:https://aaghb.com/?id=5849

分享给朋友:

“在高校思政主题座谈会发言材料汇编(4篇)” 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