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董志勇:在2024年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在2024年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董志勇
(2024年9月5日)
各位老师、各位2024级新同学们:
大家好!
“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在这个象征着收获的季节,在座的诸位同学也斩获了求学旅途中的又一阶段性硕果,成为了北大经济学院的新成员。从今天起,我们就将共享这个共同体的荣耀,也将共同描绘她未来的璀璨图景。在此,我谨代表经济学院全体教职工,向大家郑重地道一声:祝贺你们!欢迎你们!
不知道同学们是否还记得中学时的一篇课文,名叫《送东阳马生序》,在这篇文章中,官至翰林大学士的宋濂深情回溯了早年求学历程中的重重艰辛——严寒酷暑间,穿越崇山峻岭求师问道;书籍匮乏时,只能借书手抄。但在如此困境当中,面对同窗贵族子弟的优渥条件,宋濂却说:“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如果用当下的说法来概括宋濂从寒门子弟到明代大儒的蜕变,恐怕就是“小镇做题家”的华丽逆袭。
然而,在现实的语境中,“小镇做题家”一词的意涵乃至价值取向却显得错综复杂。有人将其视为与宋濂比肩的励志故事,鼓励通过勤奋与坚持挣脱出身的枷锁、实现人生进阶;有人却将他们的成功解读为机械训练后的暂时红利,但在视野、思维、认知上却仍存在显著差距。现在,我想问在座的同学们,倘若这些差距确实存在,那么它们背后的根源是什么?很多人习惯性地在“做题家”前面加上两个字:“小镇”,认为原生环境对于个体成长成才的影响不可磨灭。然而,初始禀赋的约束固然重要,却并非难越的关山,教育资源的流动、前沿技术的革新应用、社会的包容与开放、个体的能动性选择,都将逐渐拓展每个人的可行空间。因此,真正值得我们共同关注甚至警惕的,可能是所谓的“小镇做题家”思维。
什么是“做题家”思维?我们不妨用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向做个类比。当前,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了生产生活的各个角落,它能写文章、画漫画、下围棋,乃至驾驶汽车、诊断病情、预测股价,也因此引发了各行各业劳动者能否被人工智能取代的热议。但如果大家仔细思考会发现,这些人工智能高度依赖于特定的前期训练和积累,并且通常专注于特定领域的任务处理,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就是人工智能领域的“做题家”。如今,科学家们孜孜以求的方向已不仅仅是培养精度更高、速度更快的“做题家”;人们更期待AGI也即“通用人工智能”的问世,到那时,智能体独立思考、感知环境、发现并解决任务的全流程才成为可能。
诸位同学能够顺利进入北大经济学院,这意味着你们已经具备了过人的知识储备、学习能力和意志品质。但我必须严肃地提醒大家,这里并不是知识的贩卖场,也不是人生赢家的速成班,倘若你仍然沉醉于接收知识、机械记忆、反复训练的狭隘闭环,那么你不仅将错失燕园的异彩纷呈,更将埋没自身的巨大潜能,甚至在未来的某一时刻被人工智能取代。因此从现在起,请大家远离“做题家”思维,跳出自己的舒适圈,在不断的自我反省与更新中,建立“大国理想家”思维,锻造成为未来“思想者”的潜质和素养。
远离“做题家”思维,就要摒弃对既有知识的盲从,在批判思考中提出新的问题。
当大家初次置身于未名湖这片海洋时,第一印象可能就是它所容纳的知识与课程的宏大,在这里,你们不仅能够接触到古今中外不同流派、不同领域的经济学知识,还能基于个人兴趣,自由访问社会学、心理学、数学等其他学科的殿堂。然而庄子有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古希腊哲人说:“人的知识就像一个圆,你知道得越多,与未知接触的空间也会越大。”哪怕你天天悬梁刺股、废寝忘食,也永远无法穷尽知识的浩瀚。如果你只停留在接收和提取既有知识的层面,那么面对从未遇到的问题,你就只能发出冰冷的机器提示音:“对不起,我好像不太明白。”
因此,比知识更有价值的是思想,而形成新思想的第一步是基于对现实的观察和总结,提出新的重要的问题。从做题家到命题者,正是建立“思想者思维”的第一步。既有的课程与教材,不过是你们探索世界、理解社会的素材与阶梯。经济学教科书曾经有一个铁律:公共物品由政府提供更有效率。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科斯,却发现英国18世纪的灯塔大部分都是由私人提供的,由此他提出了通过确立私有产权并使其通过市场交易以解决外部性的“科斯定理”。经济学教科书还曾有一个铁律,如果商品是同质的,那么竞争性市场是有效率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克洛夫却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二手车市场卖的都是质量差的车。从这个现象入手,他提出了买家卖家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会出现“逆向选择”和“劣币驱逐良币”的结果。就像《我的阿勒泰》中说的那样:“所有的传统,还有文明,都是世界变革中人类一点点摸索出来的。”
我所期望的是,你们能够对既有的精神财富不断反思和升华,乃至质疑和挑战,进而提出真正的新问题,在求解新问题的过程中创造出属于你们自己的、属于这个时代的智慧结晶。
远离“做题家”思维,就要打破对标准答案的迷信,在广泛求索后独立选择。
大学与中学教育的显著不同之一便是没有标准答案。面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课程甚至同一门课程都可能提供针锋相对、各具特色的观点;而在课堂之外,诸如学业建议、时间管理乃至发展去向等等人生课题,也少有千人一面的“最优解”。面对这样的情形,习惯于固有思维的“做题家”,可能会感到无比迷茫甚至痛苦。
在这里我希望大家尽快领悟到,生活并不是一份能够被标准化的试卷,它提出的问题也常常没有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答案,因为每一个答案背后,都承载着极具个性化的经验、阅历乃至价值观。我们需要建立的理想家思维,是凡事皆有利弊权衡(tradeoff),最优点在于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相等。而这个最优点有约束条件,所以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
在未来的几年中,北大经院的老师们将竭尽所能,通过完备的课程体系、多彩的实践活动、开放的国内外交流平台,为各位同学呈现真实世界的丰满。但最优点在哪里,我们只提供寻找的方法和路径,不提供标准答案!找寻真正的自我、发掘适合自身道路的主动权,将始终属于你们自己。(正如诗人所言:“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
远离“做题家”思维,就要告别结果至上的执念,抛却万事顺遂的愿景,在风雨洗礼中蜕变成熟,在试错探索中找寻真我。
曾有人不无调侃地总结说,中国人的每一年都是人生的关键节点,因为人们总是不厌其烦地叮嘱后辈,“初三是关键的”,“高三是关键的”,“三十岁也是关键的”。这一连串的叮嘱背后,实则反映的是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焦虑心理,是“毕其功于一役”的理想设定,是“成败在此一举”的短视思维。在长期、特定的重复训练下,“做题家”们逐渐形成了一种误解,认为只要准备充分,即可步步为营、直达终点。对于我们北大的同学来说,这种思维可能会更牢固,因为过往的经验告诉你们,似乎只要按照既定的路径努力,就能收获预期的成功。在这样的氛围烘托下,个体的每一个选择似乎都如履薄冰,承载着决定未来方向的重任,进而过分追求分数、排名与外在成就等结果式的指标,却忽视了过程的体验与心灵的塑造。正因如此,一些曾经和你们一样,在开学典礼上踌躇满志的年轻人,却总因一点小小的挫折或变数一蹶不振,错失了继续前行的良机。过度呵护也是一种伤害,老师心中眼里有爱,但手中也有戒尺。
行为经济学的发现告诉我们,人有追求确定性的天然倾向——所谓小富即安,而由于过分追求确定性,导致了各种错配,这解释了人们无法实现最优选择的大多数情况。而我们需要建立的思想者思维,是拥抱变化,拥抱创新,拥抱不确定性,思想者应该行动起来!这不仅意味着对外在环境的适应,更意味着内心世界的深刻革命。生活远比任何习题集都要复杂多变,它充满了未知与挑战,也蕴藏着无限可能;那些看起来风险和不确定性最大的未知之域,往往是机遇和可能最大的宝藏。
而在大学本科这个阶段,并不存在把成功和失败截然二分的一条分数线,因此正是你们通过试错发现自己的最佳时机。各种专业、各种研究领域、各种社团、各种团队,各种合作伙伴,都可以尝试,不断消除错配,找到最佳匹配。在这个过程中,暂时的“成功”不足喜,一时的“失败”不足忧,它们不过是为你们的背包里装进更加丰富多元的解决方案,进而为未来更多的试错与探索创设条件、奠定基础、准备信心。
远离“做题家”思维,就要摆脱零和博弈的桎梏,在交流合作中谋求共赢。
上中学时,在重要考试前夕,老师们总会这样激励你们:“多拿一分,超越千人!”当然,在未来的学习与工作中,量化指标与排名仍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左右我们的决策。但我想告诫大家的是,能与你构成比较的对手并不一定是针尖对麦芒的敌人,却在很大程度上是与你思想共鸣、旗鼓相当的同路人。与人工智能相比,人类还有一个重要的智慧来源,就是群体智慧。自人类社会诞生以来,人们总是基于同样的目标,确定统一的规则,使个体融于群体之中,又不使群体消弭个体的自主性,从而实现1+1>2的效果。而思想者往往是这样一群理想主义者,他们关注的是如何完成一个有意义的事业,使世界朝着好的方向改变,因此,加入一个这样的团队并为之奋斗,远远大于追逐个人的功名利禄。
我希望在座的同学们能够在这个共同的平台上学习并实践经世济民的学问,像团结的考古队员那样,一层一层向下挖掘,最终发现整个世界本质的、斑斓的样貌。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你们还需要面对:如何让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各尽所长?如何设定合理的激励机制,解决搭便车难题?如何确保信息传递准确有效?这是经济学孜孜求解的好问题,也是我们生活中的真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在这个新的人生起点上,希望诸位同学能够真正破旧立新,直面新挑战、锤炼新思维、培育新能力,奋力追寻自我与世界的新方向,在成为思想者的征途中行而不辍、勇攀高峰。
祝大家学有所成、青春无悔!谢谢大家!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