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明德中学校长王胜楚:在2024年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10559
2024年2月
在2024年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用“明德”引领风尚
长沙市明德中学校长王胜楚
(2024年2月26日)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新春伊始,虽然天气寒冷,但我们满怀热情、满怀希望,在这里隆重举行2024年新学期开学典礼,我谨代表学校向全体师生员工致以新春最美好的祝愿:祝愿同学们新的学期生活快乐,学习进步,健康成长!祝愿老师们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工作顺利!
岁月更迭,不改其志;明德致远,大道向前。这是学校继“明德树人,五育融通”主题之后的,第一个典礼主题——明德致远,大道向前。不仅因为是站在新的起点,我们明德人要沿着正道、大道,一路向前,创造新的成就、获得新的突破;更是因为要想“大道向前”,就必须“明德致远”,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涵养自己的精神世界。
“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构建我们的精神世界,实现自己的内在成长与进步,我们需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用明德引领风尚,诚意正心,修身立德。在此,与大家分享我的三点思考。
首先,用“明德”引领风尚,诚意正心,修身立德,需要我们有“在明明德”的自信。大家都知道“明德”的校名来源于儒家经典《大学》,开篇第一句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意思是“真正的学问之道,在于弘扬内心光明美好的品德”,在古人的理解中,“明德”就是光明美好的品德,这种光明和美好,不是别人给你的,而是我们内心中本来就有的,我们要有这样一份自信,将它弘扬出来,让自己变得光明而美好。胡元倓老校长作为明德的创始人,之所以能够历经艰难险阻,坚持磨血育人,就是因为他有这样一份自信,时时以“此身誓已成千古,不为崎岖有变迁”自勉,他曾在《明德之精神》一文中提出:“办学必有主旨,学校所以陶铸人才,自与科举利禄之途异趣,则尤应确定所宗,以端趋向;……使莘莘学子不徒以学校为仕进之阶,而先务立其远者大者,以默持世运于不坠。”一个人有了这样一份自信,他的人生才会变得坚强不屈、百折不挠,他的一生才会乘风破浪、底气满满。
其次,用“明德”引领风尚,诚意正心、修身立德,需要我们有“笃实无我”的自立。走进明德图书馆的大厅,墙上有“笃实无我”的四个大字,这是著名革命家黄兴的座右铭。明德创办之处,黄兴兼任历史和体操教员,但当其他教员缺课时,文科课程一般由黄兴代课,从不计较。民国成立后,作为革命元勋的黄兴,多次在各种演讲中谈到教育的重要,并表明自己的愿望,其实是当一位教师。“譬如办理一良好之学校,得十百优秀子弟以磋磨之,皆足以告无愧于国家……”,“真有志气者,不必当官,即居一乡为小学校长,年年替国家培植出十数高尚纯正之人才,微特顾而可乐,功亦不鲜。”黄兴只活了42岁,前半生教书,后半生革命,最后连住宅也捐出来了。他一生为革命奔波,百折不挠,地位崇高却又淡泊名利、从不居功,黄兴这种无私付出、百折不挠、淡泊名利的精神,生动诠释了“笃实无我”的精神气象。明德师生也应该从“小我”走向“大我”,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成就卓越的人生。
再次,用“明德”引领风尚,诚意正心、修身立德,需要我们有“坚苦真诚”的自觉。大家都知道,“坚苦真诚”是我们的校训,也是121年来明德人能够坚韧不拔、有所成就的原因。在这里,我和大家分享著名校友肖纪美院士求学的例子。1920年,肖纪美出生于湘西凤凰,1933年,年仅13岁的他长途跋涉,来明德中学初中部念书,由于成绩优异,1936年9月他升入本校高中部。抗战爆发后,中国内忧外患、苦难深重,肖纪美在完成高一上学期的学习后,有意投笔从戎,参加了湖南省的集中军训,以备抗战之需。在思考祖国的贫穷与落后之后,他又意识到必须好好读书,掌握科技,才能让国家富强。肖纪美又克服困难,翻山越岭,追赶到已搬迁至湘乡霞岭的明德中学继续求学,1939年肖纪美以优异成绩考进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本科求学期间,他的父亲和祖父双双离世,家庭巨变让肖纪美一时难以接受,但出于对祖国的责任感让他重新振作,毅然投身于科技救国之中。1948年,肖纪美赴美国留学,他勤奋攻读,仅用两年时间,就获得冶金硕士及博士学位。1957年,肖纪美携家人克服了当时美国政府设置的重重障碍,毅然回到祖国,最终为我国冶金、机械、国防、原子能、航空航天等工业部门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并获评中国科学院院士。肖纪美院士的漫漫求学与科研之路,正是我们“坚苦真诚”的明德精神的体现,这种精神在明德历史上代代相传,影响深远。
老师们,同学们:最大气磅礴的书写,源于精神;最令人振奋的变化,始自本心。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拥有“在明明德”的自信,孕育“笃实无我”的自立,实践“坚苦真诚”的自觉,用“明德”引领风尚,诚意正心、修身立德,以藏龙卧虎的底气、龙腾虎跃的姿态、生龙活虎的闯劲,书写明德新的诗篇!
谢谢大家!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