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陈卫:在江南大学2023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6810
2023年
科技所向志之所趋
在江南大学2023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 陈卫
(2023年9月8日)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
白露暖秋色,月明清漏中。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在这个寓意“收获和丰收”的美好时节,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江南大学2023级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首先,我谨代表学校,向来自五湖四海的4066名硕士研究生和543名博士研究生新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向辛勤培育你们的老师和家长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是学校招收研究生人数最多的一年,也是疫情后学校首次举行研究生专属开学典礼,对于大家和学校来说,都具有特殊的意义。今年,又恰逢学校65周年校庆,对于一所大学来说,65年恰似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正如在座的你们一样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今天的蠡湖之畔、东氿之滨,因为你们的到来,更加充满朝气、熠熠生辉。去年年底,全国疫情处于“高峰爬坡”阶段,很多同学都经历了身心上的双重考验,克服了疫情带来的诸多困难和挑战,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大家通过自己的坚守和努力,最终圆梦江南。你们当中,年龄最小的18岁,年龄最大的50岁,年龄虽有差别,但大家对于学术科研的追求却是一样的热情和执着;你们当中,有1034名同学,选择了继续留在江南读书深造,延续与江南的不解之缘;你们当中,有3575名同学,跨越山河来到无锡,开启与江南的研途之旅;你们当中,有来自全球4个大洲39个国家的70名留学生同学,不以山海为远,共赴与江南的山海之约。大家的到来,为学校注入了青春活力,感谢你们在最美的年华选择了江南大学,也同样期待你们在江南创造出自己的光明未来!
城市因高校而盛,高校因城市而兴。江南大学地处江苏无锡,这里人文荟萃、崇文尚教,巨擘文豪层出不穷,是中国有名的院士之乡;这里生活富足、安逸宜居,人均GDP连续三年蝉联全国第一,是中国最具幸福感的城市;这里工业发达、产业完备,拥有10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是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源地。1958年,在国家建设百业待举,轻工业发展迫在眉睫之时,南京工学院食品工业系整建制东迁无锡,独立建校。由此,一所以“满足国家需求为已任、以培养轻工业人才”为使命的大学,在太湖之畔扬帆起航。在江南,老一辈泰斗先贤筚路蓝缕、励精图治,倾尽毕生奠定了江南大学坚实的发展基础,让“轻工高等教育明珠”享誉全国;在江南,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开始兴办研究生教育,招收了全国首批粮食加工、油脂工程、发酵工程等专业研究生,为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培养了大批兴国英才;在江南,设立了全国最早的发酵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点,以及全国首批粮食、油脂与植物蛋白工程博士点,建立了全国第一个食品学科博士后流动站,走出了全国第一批发酵和食品领域的博士研究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输送了大批行业中坚。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学校已形成了完备的研究生培养体系,一代代江南人,在薪火相传中不断开拓,在前辈创造的辉煌基础上踔厉奋发、续写光荣。
国之所需,吾志所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作为国家科技队伍的后备军和生力军,你们的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科学研究的高度和科技发展的速度。虽然我国科技创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大家必须清醒的认识到,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加速演变的世界格局,我们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作为一名研究生,大家应该主动扛起科技报国的使命担当,积极投身科技创新的时代浪潮。在此,我向大家提三点希望:
一是希望你们不负韶华,涵养科技报国的爱国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的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要弘扬科学家精神,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前段时间,教育部公布了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名单,目前,学校已有两个教师团队分别获评。黄大年是国际著名的航空地球物理学家,30多年前,他带着科技强国的心愿,出国留学工作,当听到祖国的召唤时,他怀着一腔爱国热情,义无反顾选择了回国,带领团队协同攻关,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为我国巡天、探地、潜海填补了多项技术空白。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只有牢记至诚报国的初心使命,才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我校食品学院姚惠源教授在大学毕业后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扎根食品科研五十多年,从“速煮米”“免淘米”“营养米”的成功上市,到“稻米及其副产品高效增值深加工技术”项目的广泛应用,姚老师数十年如一日,始终坚守食品强国梦的初心使命。我校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的2023届毕业生费良同学,九年本硕博的江南求学,让他坚定了心怀科技报国的炙热理想,读书期间,他围绕“国家双碳”战略,开展了一系列高水平研究,显著提高了分子太阳能储能密度,为太阳能储能分子在智能纺织品中的创新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同学们,希望大家能将自己的学术梦想植根于“国之大者”,不断增强科技报国的理想信念,聚焦新时代新发展阶段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扎根科研土壤、回应国家需求,把论文书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科技报国的青春抱负落实到科学研究的行动中。
二是希望你们不畏艰辛,提升科技报国的科研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7月在江苏考察时勉励年轻研发人员:“要立志高远、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往前走,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以‘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攻关高精尖技术,成就有价值的人生。”我校生物工程学院伦世仪教授,作为我国发酵工程领域的首位院士,与发酵工程相濡以沫一辈子。青年时期,为了更好开展教学科研工作,他勤奋求实、锐意进取,不分昼夜的自学了俄语和日语,只为能够及时掌握国际工业发酵的前沿动态,这也为他日后的学术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研精覃思,履践致远。只有具备了良好的科研素养,面对科研创新才能拥有无所畏惧的底气和勇气,科研素养不会与生俱来,需要大量的科研实践和专业训练。我校理学院胡博伦教授,博士期间围绕一个项目,进行了三年研究,平均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制定了上百个实验方案,收集到的实验数据装满了100T的硬盘,通过不断的重复实验,分析数据、总结规律,终于在声学非厄米拓扑回廊研究上取得突破性成功,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在线发表在《自然》(Nature)期刊上。进校后,又在国际物理学顶级期刊(PRL)发表学术论文。我校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陈杰、2021级硕士研究生查雅君,在导师的指导和团队配合下,经过无数次性能测试、上百次组会探讨、几十次方案优化,最终探索并设计出纳米“蓄水”膜反应器的全新催化体系,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一步近100%选择性高效转化为乙醇,这在碳一催化科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同学们,希望大家能够昂扬科学精神、秉承问题意识,夯实知识基础、恪守学术规范,锻造批判思维、培养创造思维,全方位熔铸科研素养。以“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坐得住,沉得下”的钻研劲,“立得住,行得远”的坚韧性,在科学探究的道路上敢闯敢试、敢为人先。
三是希望你们不负重托,勇担科技报国的创新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必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高可靠、高性能芯片是新一代信息化装备的核心器件单元,关键技术长期被国外封锁垄断。面对国家战略需求,我校物联网工程学院和机械工程学院的科研团队没有退缩,逆势而上,努力寻找突破,联合有关单位开展了芯片核心技术攻关,通过不断的突破和攻坚,终于成功攻克了核心技术,提升了芯片的性能、封装产线效率和良品率,为我国国防装备的自主可控研究做出了积极贡献。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只有坚守学术操守,保持创新冲动,树立敢为天下先的雄心壮志,才能在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征程上再立新功。我校附属医院吕国忠教授,从事烧伤整形外科近40年,抢救了烧伤面积大于50%的危重病人5千余例,他自主研发用于有效封闭创面的“仿生皮肤”,实现了我国创面修复理念的重大革新,荣获中华医学科学技术一等奖,并当选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让中国烧伤外科整体水平向世界一流进一步靠拢。我校精细化工专业1994届硕士校友、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获得者伍晓林,立志“一辈子要搞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被誉为“工业味精”,当时这项技术被美国人所掌握,对于大庆油田来说还是一个空白,但伍晓林没有畏惧,他一个人在实验室里摸索,一干就是3年,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破译了表面活性剂的“密码”,将大庆油田的的三元复合驱技术推到了世界领先水平,诠释了一个为祖国石油事业奉献全部心血的科技工作者的担当。
同学们,希望大家能够树立敢于创新的雄心壮志,围绕破解“卡脖子”难题,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处理好学术研究的“苦”与“乐”,学术规范的“道”与“术”,学术成果的“质”与“量”,励志成长为首屈一指的科技领军人才。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研究生生活令人向往,也充满挑战。同学们要牢牢把准科技报国的正确航向,牢牢掌握科研人必备的科研素养,牢牢扛起青年人的责任担当,驾驶科研的大船驶向更加美好的彼岸!
最后,祝愿同学们在江南,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谢谢大家!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