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教育根基
近年来,推动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自觉行动,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系统阐明了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深刻指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度提升为核心标志,本质是先进生产力。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不断升级,转换速度加快,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区域之间协调性、平衡性明显增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统筹推进效果日益显现。但面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还存在一些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堵点卡点,比如人口质量还不够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要素优化配置效率还需要提升等。这些堵点卡点问题的解决,与教育息息相关,如何发挥好教育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作用更为关键。作为高质量教育体系基点的基础教育须筑牢根基,不仅要围绕提高人口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筑牢人才成长的基础教育链,全面提升基础教育育人质量,推动培养高质量劳动力和各类创新人才及其自主创新能力,为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和联动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更要用新质生产力理念来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从培育发展先进生产力入手,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加强人才培养贯通链、学科融合链和部门及区域协同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从规模发展转向提质增效,全面提升教育生产力,筑牢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底,不断增强基础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
高质量人口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
人口高质量发展是针对我国人口危机(包括总量、结构和质量)提出的战略性举措,对于培育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劳动力质量是全面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
新质生产力已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指导力、推动力和支撑力。从生产要素质量看,劳动力质量是一个关键变量。从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和科技创新角度看,提升劳动力质量,从人口规模红利转向质量红利,是全面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基础。因此,要用新理论指导新的发展实践,提升劳动力要素质量,优化要素配置水平,大幅度提升全要素生产力;以教育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人口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二)教育是人的再生产,可增强劳动力价值、改变劳动能力的性质和形态
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口受教育程度越高,教育质量越高,劳动生产率就越高;人口的综合素质越高,劳动者的科技创新能力就越强,全要素生产率就越高。随着我国各级各类教育普及,劳动力人口受教育年限逐步提升,已由人口大国发展为人力资源大国。2022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4年,[1]?人口质量显著提升。但区域之间平衡性、协调性仍需加强,区域内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仍需提升。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91年,其中在9年以下的省份有4个;城市、镇、乡村15—19岁人口中高中及以上学历的占比分别为83%、78%和52%。从学校教学和学生发展看,各学科教学质量与融合、多学科人才培养仍不平衡,一些学生畏惧理工科,在填报高考志愿专业时文科专业人数远超过理工科专业。不协调的发展状态导致一些地区“理工科人才严重失衡”,成为制约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瓶颈。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因此,筑牢基础教育基点,提升劳动力价值,不仅是总体水平的提升,更是教育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人才支撑力的提升。
自主创新人才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
高质量教育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其不仅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根本手段,也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重要体现。
(一)科技创新是全要素生产率全面提升的关键基础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创新,这就需要大量的创新人才加入生产者队伍,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全面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从经济发展规律看,在发展到一定阶段水平,单纯依靠生产要素提升生产率的空间在逐渐缩小,更多依靠科技创新等全要素生产率的全面提升,这也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所在。在影响创新活动的各种要素中,劳动力始终是基础,其创新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始终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关键变量。
(二)教育是培养自主创新人才的主渠道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教育作为培养自主创新人才的主渠道,不仅要培养劳动者的基本素养,更要培养大批创新人才,实现在普及基础上的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发展,为积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可持续的人才支撑。近年来,全国各地推出一系列面向中小学生的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探索了新的人才培养路径和模式。《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建设数理化生等基础学科基地和前沿科学中心。因此,建好符合人才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的培养机制、强化教育链,成为新时代培养自主创新人才的重要课题。
(三)以新质生产力理念深化提升教育理念
首先,创新人才的培养不是针对少部分超常儿童青少年的教育,是要提供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努力使不同禀赋、不同兴趣特长、不同素质潜力的学生都能接受符合自己成长需要的教育。也就是说,我们要按照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禀赋才能发展素质教育,让每一个学生成才,既包括基础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的拔尖人才,也包括服务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工程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既包括各领域领军人才,也包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种教育体现了教育的差异性公平,是更高层次的教育公平。
其次,要深化因材施教理念。从课堂教学看,既要注重提升各学科教学质量,也要提高学科之间的融合度。近年来,国家深入推进“双减”中的科学教育加法,就是让学校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推动育人方式改革,提升育人质量。提质与“双减”并不矛盾,都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强化人才贯通培养,从大规模走向高质量发展
人才培养不仅需要各级教育普及和良好的办学条件,更需要各学段之间贯通、各学科之间融合和各部门、各区域的协同发力,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全面提升教育生产力。
(一)加强人才培养的学段贯通链
从人才培养的出口成效看,高等教育是显现学段,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龙头。2023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60.2%,提前实现了“十四五”规划目标。随着我国高等院校学科专业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培养了一大批创新人才。但毋庸置疑的是,高等教育虽然是人才培养的龙头,但基点在基础教育。因此,必须加强各学段人才培养的贯通机制。
近年来,很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与中小学特别是高中学校建立了多种形式的人才共育模式,比如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实验室向中小学开放,开发面向中小学的课程及资源包;科学家和高校教师到中小学开展各种科普教育活动,兼任任课教师;中小学组织多种形式的夏令营活动,让青少年感受科学的魅力等,取得了一些成效。
要从教育的大规模发展走向高质量提升,还要继续加强学段之间的有机衔接,而不是各管一段,须总体规划,在早期培养、课程体系(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和实践课程)、教学方式、评价机制和人才使用等方面衔接起来,挖掘青少年的创新潜质,激发他们对科技创新的浓厚兴趣。在学校课程中增加校本课程和自主课程课时,多设置科技、音乐、美术、体育、社会实践和劳动等课程,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探究的机会,充分培育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鼓励学段贯通还体现在一贯制学校建设上,要总结过去几十年的办学经验,将一贯制学校建设重点放在人才的贯通培养上。支持鼓励学校拓宽高考升学渠道,主动开展跨学段的贯通培养方式和跨学校、跨界的联合培养方式探索,并将学生的特殊才能、专长特长等培养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框架。特别是高中教育阶段学校要围绕强基计划、艺体类特长生,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成长、成才通道。有些高中阶段学校可探索弹性学制,部分学校与高校少年班、高职技能班贯通培养,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参考相应高考。
(二)加强人才培养的学科融合链
随着社会发展,创新能力往往具有综合性和多学科等特征,具备典型的复合意识和能力,这就要求在中小学教育中把学科之间的融合链条搭建起来,通过跨学科深度融合,提升青少年的多学科融合意识、素养和能力。以科学教育为例,首先要修订完善中小学科学课程体系,对科学课程目标、内容、课时、形式、开设年级等进行论证。不仅要在中小学落实设置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科目要求,加强实验教学,更要在其他学科中强化学科渗透,在思想政治、历史、语文、数学等学科明确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等要求。其次要加强各学科课程开足开好。以实验教学为例,《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明确规定:小学科学教学时间占九年总课时比例为8%-10%,初中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或科学)教学时间占九年总课时的比例为8%-10%,初中地理、历史教学时间占九年总课时的比例为3%-4%。这就对科学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2023年,全国普通小学数学自然实验仪器达标学校比例为96.93%,全国初中理科实验仪器达标学校比例为97.68%,全国普通高中理科实验仪器达标学校比例为96.85%。[2]?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中增加科技教育主题。
(三)加强人才培养的部门和区域协同链
随着对学生综合性核心素养要求的提升,教育越来越需要充分用好校内外教育资源。以中小学科学教育为例,不仅需要开齐开足科学课程,科学教师扎实推进,更需要校外科普教育队伍的广泛参与。从校内看,较多科学教师均是兼职教师,还有一定比例的科学教师没有参加过专业培训。从校外看,校外科普资源深入学校还不是很充分,存在简单移植现象,没有充分与学校课程和学生成长特点结合起来。这就需要校内外相关部门协同起来,按照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安排课程和活动,充分用好科技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纪念馆、少年宫等社会资源,结合学生需求和部门、机构资源,开设专门课程,设置实践教育基地。
随着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统筹推进,区域之间的协同性越来越重要。由于人口和劳动力供给的流动性及产业发展的关联性等原因,国家提出要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这就要求各地根据各自区位优势特征,优化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同时加强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增强区域之间的协同性、联动性,根据区域优势特征设置课程和协同内容,增强课程的多元性,各区域特色学校之间加强相互交流,这样可整体增加人才培养的综合性和通用性,形成多层次、多方面的区域协同,实现共建共享,共同发展。鼓励区域中小学主动与高新企业、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开展多层次的教育与实践活动。引导企业和科研机构在中小学设置创新实验室,开设创新课程,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实现人才早期培养、创新能力提升、人才就业与企业发展的“多赢”,在更大范围内联动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更好发挥人才的基础性和战略性支撑,推动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集聚效应、倍增效应。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从“物”到“人”,提高人才培养的人力支撑
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教育资源投入从“物”转化到“人”,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可有力推动让一流教师培养一流人才,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一)提高中小学教师收入水平
工资收入水平一直是广大教师最为关心的问题,是影响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和保持教师队伍稳定性的最直接、最现实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教师实际工资收入水平不断上升,教师职业吸引力显著提升,教师队伍稳定性得到加强,教师质量素质不断提升。但中小学教师工资水平的行业外部差异仍存在。从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结构看,中小学校教师居于前50个行业首位,且成为本科毕业生五年内行业岗位转换率最低的前五位行业(第四)。[3]?如何吸引优秀人才“进得来”“留得住”“教得好”,其中提升工资收入水平是一个关键基础。未来各级政府要将教育经费投入从“砖头”转向“人头”,向教育教学人员倾斜,不断提高教师工资待遇水平。
(二)加强对教师的科学素质培养培训
在各级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和培训课程中,要增加科学内容,提升教师科学素养,培育教师科学精神。加大对科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的培养培训力度。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联合各级科协等相关部门,以提高教学实践能力为导向,创新培训方式,切实提高教师队伍指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跨学科学习以及科学探究与工程实践活动的能力。要鼓励支持高校设置科普专业,培养科普教育通用人才,从源头上解决科普人才短缺问题。鼓励综合院校构建科普人才培养的新范式,打破学科壁垒,用好“交叉学科”门类学科设置,强化科普人才综合素质。推动高校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对学生科普意识、方法和能力的培养。
未来,要以新质生产力理念推动筑牢基础教育基点,全面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力度,全面提升自主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确保人才要素提升生产力,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的堵点卡点,全面打造新质生产力和新质战斗力增长极。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