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情况调研报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立教的根本,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指导者。教师的心理健康不仅影响着教学的效果,还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教师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为了解XX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XX调查队实地走访XX县教育局进行调研,并请思政室等相关科室协助,以线上问卷方式对XX县在职教师开展心理健康调研。共回收问卷547份,回收问卷有效率98%。
调查结果显示:XX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态整体良好,有较强的职业荣誉感,但还存在教学之外的社会性事务繁重、在校时间长、工作与家庭不能很好兼顾、考评制度引发的精神焦虑等问题。
一、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XX县共有学校26所,其中:幼儿园15所,小学5所,初级中学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高中1所,全县共有教职工1186人。参与调研的547名教师中,小学教师占比77.3%,初中教师占比12.7%,高中教师占比10.1%。
二、XX县教师心理现状
(一)热心从教,做幸福教师
从教师的工作热情来看,75.2%的教师始终保持高涨的工作热情,即使工作热情偶尔受到影响也会逐渐恢复,工作热情随着时间递增在逐渐变淡的占比21.7%,没有工作热情的教师仅占3.1%,绝大多数的教师始终对本职工作保持热情,始终践行教书育人初心。(如图1)
图1 教师的工作热情变化情况
(二)立志从教,做最美教师
从选择教师职业的原因来看,参与调研的教师大部分是因为热爱教师这个职业才选择教育行业,其中59.3%的教师热爱教师职业;22.4%的教师认为教师工作相对稳定;5.0%的教师因为假期比较多;6.6%的教师希望获得桃李满天下的成就感;6.8%的教师源于没有找到其他合适的工作无奈进入教师行业。
从再次择业意愿来看,如果可以再次择业,愿意再当教师的占比31.6%,可能会选择教师职业的占比27.7%,坚决不再当教师的占比21.7%,不能确定的占比19.1%(如图2)。调研结果显示,XX县的老师热爱教师职业,再择业仍选择教师职业的居多,教师的获得感、幸福感、成就感逐年提高,形成了良好的择业氛围。
图2 再择业选择教育行业的情况
(三)释压从教,做积极教师
从缓解压力的处理方式来看,教师主要倾向于倾诉,通过表达的方式释放压力。通过倾诉方式缓解压力的占比40.2%,通过分析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压力的占比25.3%,花更多时间做其他事情的占比15.1%,通过发脾气释放压力的占比17.8%,放任不管不采取任何措施的占比1.65%(如图3)。调研结果显示,超过80%的教师在遇到困难或有压力的时候都会积极主动想办法去化解压力、释放压力,主动作为,不让压力长期积压,影响正常教学。
图3 教师释放压力的方式
三、教师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一)校园环境不适,工作时间长,压力大
从工作时长看,XX县教师工作时间较长。除教学、备课、批改作业外,还要承担许多额外的工作,如:值班、开会、参加培训、撰写其他材料等。50.8%的教师每天花在工作上的时间超过10小时,44%的教师工作时长在8小时-10小时之间,仅有5.1%的教师工作时长控制在8小时,能够正常上下班。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教师平均每周工作超过60小时,生活被工作占据,休闲时间较少,导致身心疲惫,健康堪忧。
从教师工作压力程度来看,XX县教师普遍认为工作压力大,认为工作非常轻松的占比5.0%,认为工作比较轻松的占比4.8%,能够正常应对的占比17.8%,认为工作压力比较大的占比41.1%,认为工作压力非常大的占比31.4%。调研结果显示,教师工作压力主要集中在教学活动以外的文书工作、职称评定和单位规章制度三方面(如图4)。
图4 导致教师工作压力大的因素
许多教师对学校的环境和氛围感到身体不适、心里压抑,存在大量的情绪问题。从学校带给教师的感受来看,32.1%的教师在学校总感到身心疲惫,20.6%的教师在学校感觉良好与糟糕时常交替。
(二)教师满意度偏低,身体健康堪忧
从教师满意度来看,17.6%的教师对工作环境不满意,32.3%的教师工作成就感低,24.6%的教师对工资收入不满意,18.9%的教师对职业展望存在消极思想。教师需求得不到满足,实际所得与期望所得存在差距,影响工作满意度。
从教师加强体育锻炼方面来看,22.6%的教师每天都锻炼身体,51.7%的教师偶尔锻炼身体,25.7%的教师很少锻炼。调研结果显示,77.4%的教师锻炼频次较低,身体机能下降,容易疲惫失眠。缺乏锻炼非常不利于教师的身心健康发展,严重甚至影响正常教学工作和生活。
调研结果显示,教师身体不适症状主要表现为健忘、失眠以及疲惫。其中:失眠占比59.8%,神经性头痛占比42.4%,神经衰弱占比39.3%,健忘占比64.4%,食欲不振占比24.8%,上班感到疲惫占比45.1%,其他症状占比7%,无上述表现占比10.1%(如图5)。教师长期缺乏身体锻炼,面对常态化的高强度工作,非常容易积劳成疾,不利于教师队伍的建设,更不利于新时代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
图5 教师身体不适的表现症状
四、相关建议
(一)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测评常态化
一是始终把教师心理健康始终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来研究,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测评,科学运用心理健康测评结果,积极探索新方式、新措施,减少教师的一些不必要的、与教学无关的社会性活动;二是构建教师良性互助机制,建立区域性教师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优化心理辅导机制,常态化关注教师心理动态发展;三是打造“书香校园”,营造良好健康校园氛围,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引导教师通过阅读提升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提升教师职业满足感,让教师更加热爱教育行业,热爱校园。
(二)合理引导,增大心理健康宣传力度
一是学校、社会要加大心理健康的宣传力度,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教师形成“心理亚健康是一种常见疾病”的观念,理性面对,减少偏见;二是学校应招聘专业的心理健康医师,耐心倾听,及时有效解决教师的心理问题,让教师的心理疾病消弭于萌芽,杜绝心理健康问题扩大化;三是引入专业压力释放设备,增设健身活动室和情绪宣泄室,鼓励教师利用碎片时间加强身体锻炼,改善身心状态,强壮体魄,强大内心,提升活力。
(三)开阔眼界,切实落实教师轮岗制度
教育部已经发布通知,教师将全面启动轮岗制。随着国家援疆政策由资金、项目向智力援疆的转变,XX县作为新疆的边塞县城,在落实教师轮岗的同时,应积极向上级部门申请把老师轮岗到内地发达省份,对接当地的名校、强校。一方面通过轮岗提升教师新教学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通过耳濡目染,感受这些名校的人文关怀。通过轮岗的教师,把这种人文氛围传达回疆,让XX的教师和学生接受到发达省份的思想教育熏陶,从思想深处缓解心理健康问题。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