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县教育系统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这一核心,牢牢扭住教师队伍建设、教育环境改善、教育改革创新、教育安全稳定“四个不放松”,教育发展成果持续巩固,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稳中向好,高质量教育体系根基不断夯实,全县教育事业发展呈现新气象。
一、抓牢抓强党史学习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呈现新气象
以建党“百年行动”为契机,进一步健全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着力提高教育系统党建引领水平,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一是在学习中提升政治素养。以党史学习教育为重点,坚持领导带头学、全员覆盖学,进一步强化党组“核心”,筑牢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按时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主题党日活动,不断提升党员干部政治素养。今年“七一”,榆社一中被评为“红旗党支部”,箕城小学、郝北中学、县直二幼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1名党务工作者、5名优秀党员获得县级表彰;1名党员获得市级表彰;1名获省级表彰。发展青年教师党员51名。
二是在活动中坚定理想信念。以“永远跟党走”为主题,深入开展专题党课、集体学习、征文演讲、文艺汇演等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师生头脑。前半年,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赴县委党校、县博物馆、马定夫烈士故居、鑫悦小区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不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慰问困难党员20名;为46名50年以上党龄的老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年”荣誉勋章。
三是在办实事中加强作风建设。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引领全体干部职工站稳群众立场,转变工作作风,不断增强为民服务意识。4月份在榆社二中召开师德师风教育整顿大会,9月份召开全县中小学有偿补课和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专项整治工作动员会,组织对在职教师在校外培训机构兼课任职进行检查摸排,严禁教师有偿补课,全面提升师德素养。为2018年36名乡村特岗教师、4个公费师范生办理入编手续,激励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加大教师培训力度,通过组织晋中市“名师工作室”送教活动、参与全市“空中课堂”录制、组织义务教育学校“人人讲公开课”和“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活动等,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不断提升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积极响应县委城市乱象整治专项活动,为美化榆社新家园贡献力量。
二、不断深化“立德树人”,教育改革创新实现新突破
紧盯“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这一核心,不断夯实教研工作,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以教研促质量,向课堂要效益。
一是认真落实“双减”政策。秋季开学初,依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精神和省市相关要求,定出台《榆社县教育“五项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关于调整全县义务教育阶段作息时间的通知》《榆社县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实施方案》《榆社县中小学课后服务指南》《榆社县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办法》等政策措施,在义务教育学校中全部启动课后服务工作,同时制进一步完善校内课后服务保障机制,有效推进“双减”政策落地见效。出台《榆社县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方案》《榆社县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实施方案》,将落实教育“五项管理”纳入全县中小学校日常考核督查范围。继续加大校外培训机构排查整治力度,实行“黑白名单”制,关停违规培训机构14所。
二是持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继续落实《山西省教育厅等九部门 关于印发<山西省中小学生减负实施方案>的通知》和晋中市教育局《关于构建减轻小学生学业负担体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改革意见》,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引擎,以设置实践性、创新性“前置作业”为抓手,全面优化小学生作业结构。推进以前置性作业为背景的作业改革、课堂教学改革和语文主题阅读活动、盟区教研活动,积极推进小学教育“轻松学”。开展规范办学行为专项整治工作,全面纠正小学化现象,学前教育迈向“科学保教”。召开3轮初中学科备考研讨会,实现学科、教师、学校全覆盖;举行薄弱学科薄弱环节专题研讨交流,实现初中教育“全面学”。高中阶段教育质量进一步夯实,我县获晋中市2020-2021学年度“高中教育质量先进单位”。初中教育质量跃居晋中市第五名,我县获2020-2021学年度“初中教育质量优秀单位”。
三是全面促进“五育并举”。以活动为抓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积极组织“科学家进校园”活动,推进开展“四创”教育;组织省市县级家庭教育专家库专家巡讲活动、心理专家进校园活动,促进家校协同育人;以庆祝建党100周年为契机,举行教育系统“阳光下成长”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依托6所乡村少年宫和更修村校外综合实践基地,实施综合实践课程。9月中旬,组织全县五年级学生参加研学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赛事促发展,各类比赛成果丰硕。今年,我县高质量承办了“2021年晋中市中小学生田径锦标赛”,我县代表队以10金9银15铜创近年来最好的成绩。在晋中市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我县11个文艺节目获得优异成绩,箕城小学面塑工作坊获国家级一等奖。榆社中学荣获“全国文明学校”“清华大学生源中学”光荣称号,先后被武汉大学、兰州大学、吉林大学、山西大学授予“优质生源基地校”。
三、扎实推进教育优质均衡,教育环境改善再蓄新优势
优质的教育环境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前半年,我们坚持教育优质均衡和教育软环境建设“两手抓”,着力夯实教育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根基。
一是教育布局进一步优化。顺利完成2021年义务教育布局优化“两集中”工作任务,全县义务教育学校由原来的40所缩减至25所,妥善安置学生442名,科学分流教师117名,农村中小学实现了由“量多点散”向“优化集中”转变,全县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榆社县第三幼儿园、箕城中学新建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以及滨河幼儿园立项工作正在积极推进。
二是教育软环境全面改善。一是强化宣传抓氛围。进一步加大“榆社教育”公众号建设力度,设立新的板块,扩大采编范围,传递教育好声音,积极弘扬正能量。二是建章立制促落实。印发《机关规章制度(修订本)》《教科局领导联系学校制度》等,进一步强化制度保障,实现让制度管人、管事。三是改革考核重实效。出台《学校及校园长年度综合考核办法》,实行“双百分”考核,促进教学成绩和教育管理齐头并进,实现双赢。四是保障公平促发展。严格落实各类学生资助政策和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受洪涝灾害寄宿生及非寄宿生生活补助,全县受助学生共计316人,补助金额10万元。2021年9月,教科局获“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先进集体”荣誉。
四、强力推进系统安全稳定,守好安全底线实现新目标
树牢“大安全”意识。按照“三管三必管”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原则,不断增强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出台《榆社县教育科技局科级领导岗位安全工作责任清单》《全县学校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集中攻坚推进方案》,全面落实安全责任制,形成自上而下抓安全,齐心协力保稳定的工作新局面。继续加大疫情防控力度,按要求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适龄学生、教职工疫苗接种工作。持续加强安全教育和“三防”能力建设,通过上好安全课程、组织应急演练、开展法制教育、举办主题活动等形式,全面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校园安全防控能力,教育系统安全稳定。